身高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長得很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身高可以體現孩子的成長程度。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長高是有一定條件要求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長不高,往往容易以為孩子只能長這麼高,但實際上,孩子只是發育比較晚而已。
阿雯的孩子今年14歲,理論上處於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但孩子看起來只有一米五,跟其他孩子比起來要矮上一截。阿雯並不矮,而丈夫則有一米八,阿雯就覺得可能是孩子營養沒跟上。於是阿雯每天都會準備一些營養品,給孩子補這補那的。吃了一段時間,孩子不僅沒長個,反而長胖了,遠遠看起來就像個小胖墩。這讓阿雯失望了,覺得孩子可能只有這麼高,從而不再給孩子準備營養品。而孩子經過這段時間的折騰,反而變得有些自卑,沒有了以前的自信。後來在16歲的時候,孩子喜歡上跑步,每天都會在外面運動。也正是這段時間,孩子反而長高了,甚至超過了爸爸。這讓阿雯非常開心,但儘管孩子長高了,卻沒有改變他自卑的性格,阿雯一時間又開心不起來了。
孩子的成長有其獨特的規律,像阿雯的孩子就是發育得比較晚,只要適當運動,一般都可以長高。但有些孩子則是天生個子矮,不管後天怎麼補充營養,加強運動,都長不高。那孩子究竟是屬於長得矮還是長個晚呢?父母可以從一些幾點判斷出來。
1、父母的身高
身高是受遺傳基因影響的,一般來說,孩子的身高會和父母的身高成正比,父母高的話,孩子也不會矮到哪裡去。因此,如果父母本身就很高,而孩子比較矮的話,那可能是因為孩子攝入的營養不夠,沒能滿足身體成長所需。家長要適當給孩子補充營養,同時督促孩子多運動,就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了。
2、成長環境
影響孩子身高的並不只有遺傳因素,後天的成長環境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孩子在晚上深度睡眠的時候會分泌生長激素,這可以促進孩子長高,而分泌高峰期在晚上11點到1點。很多孩子都是到了很晚才睡覺,從而錯過分泌高峰期,影響身高。此外,運動和營養攝入也會對孩子的身高產生影響。有些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比較矮,從而對自己的身高自暴自棄,這是不對的。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同時注意運動和營養,孩子同樣可以長高。
3、骨齡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補充營養,從而促進孩子長高。如果孩子要比同齡人矮,那麼家長可以直接帶孩子去醫院做骨齡測試。如果骨骺線沒有完全閉合,那孩子還有長高的機會,如果骨骺線已經閉合了,那孩子就是屬於長得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