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平均身高已居東亞首位,學會這些科學方法,才能正確幫娃長高

2020-12-05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

01 鬥轉星移,中國人平均身高增長進步不小。

小時候,老師說起外國人罵我們身材矮小,是東亞病夫,那時他的難過和憤怒還讓人記憶深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終於慢慢摘掉了中國人身材矮小的帽子,吐氣揚眉。

根據一則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三十年來,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以19歲左右的人群為例,我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cm,女性平均身高為163.5cm,男女性平均身高均為東亞第一。單以這一數據來看,我國人的平均身高並不起眼,但是在三十年內,我國身高增長趨勢是全世界漲幅最大的。這說明了什麼?

一方面,說明國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足夠的能量供給滿足生長發育需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國民對於身高增長越來越重視,採用了多種方法促進身高增長。

能在身高增長上取得如此大的進步,可喜可賀!

02 身高不是你想長就能長,明星家庭為孩子長個也尤其用心。

有些家長在孩子很小時,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孩子長高。有些家長卻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到了要長的年紀自然就長了。孩子到了年紀會長高,但家長要能採取手段輔助,那孩子能長得更快。你看那些明星家庭,為孩子長高的問題操碎了心。

在《爸爸去哪兒》裡,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冠軍田亮,也看到了運動員家庭是怎樣帶娃、促進生長的。因為田亮是運動員,平時訓練強度大,運動量大,他在運動的時候也會順便帶上自己的女兒森碟。可憐軟糯糯的小美女森碟,很小的時候都要和爸爸一起出去運動。

但運動的好處顯而易見,森碟才12歲,身高足足有158釐米,不僅比同齡人高上一大截,很多成年人的身高都沒有她高。

國際名模張亮的兒子天天,不僅是個會照顧小朋友的小暖男,還是個像爸爸一樣的大長腿,13歲時身高172釐米,就問你羨慕不羨慕?儘管遺傳因素佔了很大一部分優勢,張亮也經常帶孩子運動、保證營養充足,讓孩子能有個好身體。

金鷹獎最佳男演員任達華的女兒任晴佳,年僅16歲,身高178,光腿就有110,名副其實的腿精。除了後天的努力,先天因素也很重要,任達華和妻子都是模特出身,身高腿長基因好,給了孩子資本。

縱觀娛樂圈的星二代們,不管是父母輩身高很佔優勢、先天條件好的家庭出身的孩子,還是父母身高平平、遺傳因素不佔優勢的家庭出身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孩子能有個更高的身高,多運動、高營養飲食、生長激素等很多方法都用上了。

身高對未來生活影響不大的明星家庭,他們對孩子的身高都如此關注,作為普通人,又怎麼不想辦法幫助孩子長得更高呢?

03 孩子長高有時間限制,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長高的關鍵期

在以前,父母輩想長高但又不得其法,所以個子偏小。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專業的科學的指導意見,能幫助我們用最合適的方法促進孩子身高增長。比智高在2019年出版了一本《中國青少年兒童成長指導手冊》,讀懂他,你關於長高的疑惑會迎刃而解。

1.答疑:家長哪些失誤造成了孩子長不高。

別著急,有些孩子長個子晚,等到他長大一點就長高了;孩子不長個兒,多給他吃點好東西,營養多一點就能長高了;爸爸媽媽都這麼高,不用做什麼,孩子肯定也能長高的,怕什麼;我的孩子就是長慢了一點,還需要生長幹預,什麼無良醫生,就知道亂說;孩子不長個子就是缺鈣了,多補鈣就能長高……

這些關於孩子長高的謠言,你聽過幾個?試了幾個?

在成長手冊一書裡,你會發現這些都是很明顯的謠言和無知。因為家長對於孩子長高背後的原因認識不明確、觀點不正確,所以輕信謠傳、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生長發育的時期,想長個子也長不高,孩子不長個子,怪家長呀。

2..講解:哪些原因是決定孩子長高的關鍵期。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走訪,了解不同人群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習慣,經過大量的數據論證,發現決定孩子長高的關鍵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睡眠:

個體生長離不開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孩子越早進入睡眠狀態,生長激素分泌越多。加上睡眠時身體消耗的能量少,保證身體裡的大部分能量都能用於生長發育,所以多睡覺、睡眠好餓孩子長得更高。

營養:

假設肚子不餓的標誌是兩個饅頭,如果每天吃三個饅頭,就會多出一個饅頭的營養儲存在身體裡;每天少吃一個饅頭,肚子就會餓得咕咕叫。要想孩子長個子,一定要保證營養充足,在飽腹同時還能有剩餘營養滿足生長需要。身體所需營養很多樣,還要保證營養均衡,各種食物都吃,不挑食偏食。

運動:

家長都知道不長個子可能是缺鈣,卻不知道鈣吸收需要維生素D來幫忙。如果身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補多少鈣身體都吸收不了。想要補的鈣全部被骨骼吸收,一定要多運動,因為運動能促進維生素D在體內的合成;還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讓你長高。

心態:

從小壓力大的孩子長不高,家長在幫助孩子長個子時,還需要調整孩子的生活結構,避免每日任務太多、太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儘可能的讓孩子心態輕鬆一點。

3.方法:哪些方面的運動能促進孩子長高。

孩子身高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只見於骨骺線未完全閉合之前,只有在這一階段,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才能起到促進生長的作用。大多數涉及拉伸筋骨的運動,都能刺激大腦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長高。同時,運動時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體內鈣的吸收。

所以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做進行一些拉伸筋骨的運動,比如遊泳、跳高等。

影響一個人身高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各方面因素通力合作,共同促進一個人的身高增長。在想辦法幫助孩子長高時,一定要多管齊下,缺一不可。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身高已衝東亞第一!你家孩子達標了沒?這些「長高秘訣」收藏
    >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在1985-2019年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cm,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仔細想一想其實這項數據也蠻真實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都長了不少。
  • 我國人均身高已衝東亞第一!這些「長高秘訣」快收藏→
    數據顯示,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 7cm,全球排名65,在亞洲中國排名僅次於黎巴嫩、土耳其、以色列和喬治亞。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在1985-2019年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cm,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仔細想一想其實這項數據也蠻真實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都長了不少。
  • 00後身高超越父母?我國19歲平均身高東亞第一,和基因關聯不大
    有一天去劉阿姨家串門,她家的兒子和女兒正好放學回家,兄妹倆往門口一站,身高著實是嚇到我了,尤其是哥哥的個兒頭都快頂住門框了。 讀高中的哥哥身高將近一米八,念初中的妹妹也有一米六多了,比現在很多成年人都要高,他倆年齡尚小仍有很大的長高空間,這以後長大了還了得?
  • 中國19歲男孩平均175.7cm,東亞第一!你拖後腿了嗎?這份長高秘籍請...
    19歲男生平均身高比較本組數據來源:《柳葉刀》雜誌最高與最矮製圖/張平原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刊登一項全球身高增長研究:截至2019年,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達175.7釐米,在世界身高排名中由第150位升至第65位,東亞第一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在1985~2019的這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長了8cm,增幅達到世界第一。而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也增長了6cm,增幅全球第三。在這份研究中,中國19歲男性與女性,分別以175.7cm和163.5cm的平均身高,超越韓國,冠絕東亞。
  • 影響身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科學增高的方法有哪些?
    據日前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近年來,我國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那麼,影響身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矮個子後天還能再長高嗎?科學增高的方法有哪些?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為了增高,很多人求索於各大網站,在各類增高信息前徘徊踟躕。但是,目前網上檢索到的增高信息多為「偽科普」,相關問答往往含混不清,極易對公眾產生誤導。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本是好心想讓孩子「竄一竄」,卻辦成了壞事,悔恨和淚水也難以改變孩子不再長高的事實。其實,類似的悲劇不在少數,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報以殷切希望,卻又一腳踏進了一個個長高「陷阱」。  這些長高「偽科學」,正在耽誤孩子身高!  身高決定論——父母高孩子也高?
  • 父母低於平均身高,孩子長成了1.78,沒有基因優勢也能長高個?
    說得不錯,現在長高個就是時代的潮流。有個標準的身高可為眾多迷妹迷弟們的執著追求。可高個、高個,這長高個究竟需要什麼條件呢?方華是個三十開外的時尚女士,有個十三歲的兒子。說起來也怪,方華身高將近一米七,可以說是要個有個、要樣有樣,可她的寶貝兒子長得倒也周正,就是這身高有點叫人擔心。按理說孩子已經十三歲了,卻在班裡男生是最低的,大概剛一米五多點,並且孩子爸爸也是一米七多。
  • 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長高?|生長激素|身高|骨齡|-健康界
    推薦以下這幾個標準,家長對照看一下:  ▼3歲前,每年身高生長低於7cm;  ▼青春期階段,每年身高生長低於6cm;  ▼3-18歲期間平均每年長不到5釐米;  ▼長期在班裡坐第一排;  ▼身高與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相差5釐米以上;  ▼3-18歲期間平均每年長不到5
  • 怎樣可以長高,長高最科學的方法
    本人19歲,鄰居27歲,去年他一直在到處整理關於增高的資料,因為身高很影響對象問題,所以曾經他也幾乎花了血本買各種產品什麼的,也沒見效。不過如下的方法是他整理的很有效的方法,我去年才172,今年177了,覺得方法有效,就把這個方法貼出來了吃的哲學在於營養均衡,營養充分很容易,難的是要保證重要元素的攝取可以達到最好配置。
  • 金賽藥業金磊博士:我國3900萬長高兒童需要科學身高管理
    閱讀提要:「(身高偏離兒童)他們非常需要科學的身高管理。然而現實是,我國兒科醫生少,生長發育的專科醫生更少。」金磊博士介紹,《2018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顯示,我國平均每1803名兒童配備一名兒科醫生,而每39000名有長高需求的兒童才配備一名生長發育專科醫生。
  • 我國男女平均身高體重是多少?看完數據,你拖後腿了嗎?
    身高是由什麼決定的?長高受什麼影響?所以8小時的科學睡眠是應該保持的,長高離不開充足的睡眠,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大家儘量早睡早起。 2、營養失衡 人體長高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營養元素。可是據調查顯示,80%以上的人營養攝入不均衡。
  • 為什麼荷蘭人很高,相同環境的東亞人卻不高?科學家提三個原因
    人們都說,身高跟地理環境有關,荷蘭人身高突出,與其沿海低地環境息息相關,然而,東亞三國也有很多沿海低地,為什麼身高卻不如荷蘭人呢?荷蘭人「高人一等」不只是主觀印象,其實也是事實:荷蘭男子平均身高182.5釐米,女子平均身高168.7釐米。
  • 讓孩子科學長高10釐米的多種方法,幫你做個有譜爸媽
    在大多數家長考慮到具體方法的時候,都會發現對孩子的身高竟是一籌莫展。基於此背景下,專業兒童生長發育平臺「有譜爸媽」聯合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矮小門診主診醫生潘慧教授,特別為兒童打造了線上系列視頻長高課;作為領域內擁有24年豐富經驗的頂級專家,潘慧教授更希望的是將科學的身高管理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幫助家長們建立起科學的身高管理機制,助力更多孩子科學健康的長高,為孩子的未來創造出更多可能。
  • 《柳葉刀》:中國人均身高東亞第一!各年齡段身高,你的孩子達標了沒?
    數據顯示,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 7cm,全球排名65,在亞洲中國排名僅次於黎巴嫩、土耳其 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
  • 這些「長高偏方」不僅沒啥用,還會讓孩子變成「小胖墩」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在如今的社會中,身高對於一個人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根據2020年最新統計,中國19歲青年男女平均身高為東亞第一。
  • 身體「停止長高」的4個信號,學生黨若全收到,身高或已成「定局」
    對於初中階段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們來說,身高問題至關重要,對於五官不夠完美的人來說, 她們可以通過髮型、化妝來掩蓋缺點,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高個子,那基本也就跟「男神」、「女神」無緣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青春期這段時間,為我們的身高「加把勁」,那麼,你知道什麼時候,身體就不再長高了呢?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呢?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關於監測身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測量身高最準確的還屬於測量床,但很多家庭並沒有測量床,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法、比較法以及計算法,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異常。
  • 最新研究:中國人平均身高位居東亞第一,身高增速全球第一
    (男性 175.7 釐米 / 女性 163.5 釐米)均超過韓國(男性 175.5 釐米 / 女性 163.2 釐米),位列東亞第一。結果發現,不同國家人群的平均身高最高比最矮高出了 20cm,二者之間的身高差距在男孩中為 6 年,女孩中為 8 年。也就是說,孟加拉國(世界身高最低的國家)19 歲女孩平均身高和荷蘭(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11 歲女孩平均身高相同。
  • 這些長高方法不靠譜,別讓你的「努力」害了娃
    父母「望子成龍」,除了讓孩子拼成績外,身高也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可有時候家長想讓孩子長更高,卻用錯了方法。市中心醫院兒童診療中心兒童保健科主任顏美玲介紹,真正的矮小症患者中,確實有一類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但這需要通過專業的醫學檢查才能判斷是否需要補充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是處方藥,且必須注射才能管用,口服的藥物會被胃內的消化酶分解。更有一些無良商家在藥品裡面加入違禁物品,比如性激素。性激素會導致孩子提前發育,雖然在短期內會長個頭,但同時會使骨骺提前閉合,反而導致最終身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