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2020-11-27 騰訊網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11歲的小女孩,因為個子偏矮,父母很是心急,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為了孩子能長個兒,不少媽媽們都使盡了洪荒之力,像新聞中的媽媽一樣,心急讓孩子吃增高藥的比比皆是,為孩子瘋狂買補品、變著花樣的「虐」孩子:各種拉伸、籃球、倒掛樣樣不落下的父母也不少,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的身高潛力無形中被壓抑了。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孩子成年後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身高遺傳,30%取決於後天的「打拼」。據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潘慧教授在《協和專家說長高》一書中明確指出:「只要孩子的骨骺線未閉合,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孩子就能比預期多長高10-20釐米」。

也就是說,一對身材矮小的父母,只要能夠對孩子的身高進行有效的檢測、並抓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充分發揮孩子的生長潛能,將來也有可能長成「大高個」。

01、0-3歲孩子如何健康生長

0-3歲是孩子長高的第一個「黃金期」,同時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常言道「嬰兒一天一個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關於監測身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測量身高最準確的還屬於測量床,但很多家庭並沒有測量床,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法、比較法以及計算法,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異常。

·觀察法:觀察孩子平時穿的衣服是否變小,褲子是否變短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0-1歲會長高25裡面,1-2歲會長高10裡面,2-3歲會長高7-8裡面。

·比較法:給孩子找一個參照物,比如院子裡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在相同時間段比較孩子的身高。也可以對比百分位數值表(通過百分位來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或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曲線圖(根據生長發育的折線,來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

·計算法:一般而言,0-3歲的孩子平均能長高40釐米,但孩子的生長不是勻速的,有些孩子在0-1歲長得快,而有些孩子1-2歲時長得快,這都是正常的。

父母可以用一個計算孩子生長速度的公式,來準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只要孩子的生長速度在正常範圍內,父母皆可不用心急。

孩子的生長速度=(第二次身高-第一次身高)/間隔月數*12

備註:兩次身高測量需間隔3個月以上。在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可以跟該年齡段正常的生長速度進行比較(第一年大約25釐米,第二年大約10釐米,第三年大約7-8釐米)。

關於餵養

當正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發現: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遠低於正常範圍,此時父母就該注意了,要及時找出孩子身高偏矮的原因,以防萬一。

據目前的研究發現:在0-3歲的孩子中,錯誤的餵養或經常生病,是導致2/3的孩子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

因此,對於0-1歲的孩子來說,最好是母乳餵養。此時的孩子免疫力、抵抗力較差,喝母乳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若母乳充足,可以繼續母乳餵養。若母乳不充足時,可以選擇「母乳+奶粉」混合餵養的模式。

母乳餵養,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因此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儘量選擇母乳餵養,是保證孩子長個子的前提。

關於運動

一般而言,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成年後身高會高出2-3釐米。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適當的運動(翻身、練習坐、爬、站、走等)不僅有利於長個子,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文文剛學會爬的時候,文文爸媽總是會陪著孩子一起爬,並在本子上記錄孩子每天爬行的時間、坐立的時間、運動的時間。將孩子每天的運動記錄可視化,以評估和調整孩子一段時間的運動能力。

關於睡眠

據很多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矮。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在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

孩子在睡眠狀態下,肌肉會得到放鬆,這樣將有利於孩子骨骼、關節的生長。反之若孩子睡眠差,頻繁醒,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受到限制,從而也就影響身高。

02、3-7歲孩子如何發揮生長潛能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數據都不敏感,更不會分析和判斷孩子的身高數據。為了準確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父母應學會準確測量孩子的身高,並通過數據能夠評估出孩子的生長狀況。

關於監測

一般情況下,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長高的理想速度是7釐米,4歲到青春期,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5釐米,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6釐米。

備註:孩子的生長速度計算公式及百分位數值表的查看方法同「0-3歲孩子長高的相關問題」中的類似。

關於運動

大量的學術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身高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普遍要高出2-3釐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運動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是運動之後,孩子的睡眠質量會明顯提高,而好的睡眠質量,能夠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眠越好,個頭兒自然就高。

適合3-4歲孩子的運動:爬行、攀登、爬沙發、做操、跑步、打球、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肥皂泡泡等有助於提升協調能力的運動皆可;

適合5-7歲孩子的運動:健身操、引體向上、跳繩、快走、慢跑、遊泳、單槓、雙槓都有助於拉伸關節間隙的運動皆可。

家有3-7歲孩子的父母,儘量帶著孩子每周運動3-4天,每次運動25-35分鐘左右。

關於睡眠

「我家孩子就是一個永動機,似乎每天精力都用不完,一到晚上就特別興奮,各種唱跳,好像一晚上都不用睡覺」,6歲的壯壯媽抱怨道。

對於3-7歲的孩子來說,活潑好動都是天性,很多孩子晚上不容易入睡,常常半夜12點,還能聽見隔壁鄰居家孩子嬉鬧的聲音。殊不知,每晚10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量最多的時候。倘若這個時間孩子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長期以往,身高必定受影響。

3-5歲的孩子,最好每晚9點開始洗漱,9點半準時上床睡覺,每晚睡眠時間在10-13個小時之間。同時第二天起床時間儘量在7點以後,因為早上的5點到7點,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有一個小高峰期。

6-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控制在9-11個小時,保證每晚10點到凌晨1點處於深度睡眠時期,同時不要錯過早晨5-7點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對於部分入睡困難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或鼓勵孩子多運動,以達到改善睡眠質量。

關於飲食

3-7歲的孩子,正處於長高的「黃金期」,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保證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均衡安排,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色水果與蔬菜,比如青蘋果、獼猴桃、綠葡萄等,能有效的促進骨骼發育。

仔細觀察眾多矮小的兒童,2/3的孩子都存在各種各樣的飲食問題,比如偏食、挑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不愛吃飯等。無論是哪種飲食問題,勢必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輕則出現偏瘦或肥胖,重則營養攝入不足,導致長不高。

03、8-14歲孩子如何抓住最後的生長「黃金期」

此階段的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也是快速長高的最後一個「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可能再也無法長高。因此,趁著孩子的骨骺未閉合之前,父母要抓住青春期發育的關鍵點,讓孩子快速長個兒。

跟前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父母應學會根據「8-14歲孩子的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來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就要注意了,看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情況。

一般而言,女孩一般在9-11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28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8歲,就可能是性早熟。

男孩一般在10-12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30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9歲,也有可能屬於性早熟。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發育過早,都將會影響最終長高。因為體內的性激素是影響骨骺閉合的主要因素,孩子的骨骺提前閉合,成年的身高就會受影響。

對於學習繁忙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運動。因此,可以利用課間10分鐘、放學後等碎片化時間,來做一些可促進骨骼生長的運動。比如彈跳類(跳繩、跳遠等)、伸展類(單槓、體操、仰臥起坐等)、全身類(遊泳、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對於一些不愛運動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當然,運動也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為了逃避繁重的學習壓力或是貪玩,容易沉迷於手機或是電腦遊戲,從而嚴重影響睡眠。孩子若長期睡眠不足,勢必會引起生長障礙,抑制長高。

世界睡眠協會建議:8-13歲的孩子,推薦睡眠時間應在9-11小時;14-1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在8-10個小時。

為了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一方面可以清除孩子房間影響睡眠障礙的因素,從而減少睡覺前的不良刺激(比如選用避光的窗簾、舒適的枕頭、晚上不要吃太飽等);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科學管理作息時間,不要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兩個高峰期(晚上10點-凌晨1點;早上5點到7點)。

合理的飲食,均衡的營養是孩子長高的前提。但很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飲食習慣,而偏食挑食勢必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父母應儘量提醒孩子不要暴飲暴食、應少食多餐,均衡飲食。

同時給孩子普及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告訴孩子,想要長個子,就得多吃一些含高蛋白質、高鈣、高維生素的食物。

相關焦點

  • 讓孩子科學長高10釐米的多種方法,幫你做個有譜爸媽
    孩子的身高問題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在伴隨孩子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長高個永遠是家長們重中之重的「任務」,特別在每個小區裡,我們常會看到只要是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家長們免不了談到身高問題,會不由自主的給孩子們比起身高,哪怕微小的身高差都會刺激到家長內心的焦灼
  • 孩子進入猛漲期,身體會發出信號,父母抓住一個,娃能多長几公分
    孩子長不高一直都是寶媽們頭疼的問題,雖然說身高靠遺傳,可如果後天寶媽努努力,孩子長高也不成問題。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身高增長的幅度不盡相同。細心的爸媽也許會發現:自家娃在某個時期身高呈直線上升趨勢。
  • 吃小公雞喝骨頭湯,能幫娃長身高嗎?兒保專家說出真相,嚇我一跳
    怎樣才能正確幫助孩子長個?爸媽們操碎了心,總想幫娃贏在「身高的起跑線」上。△圖自視覺中國7月30日,南京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劉倩琦作客《荔直播·名醫問診》直播間。教大家避開誤區,抓住孩子的「生長黃金期」。
  • 想讓娃多長10釐米,這5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01 爸媽的身高,決定了孩子長多高 很多人都覺得身高全靠遺傳:個子矮的爸媽,覺得孩子一定也高不了,個子高的爸媽則高枕無憂,覺得孩子一定高。
  • 想讓孩子「高人一頭」?抓住長高關鍵期,再長10釐米並不是夢
    小樂的父母發現已經上初中的他,身高還停留在小學三四年級階段,他們班的男生普遍都比他高了一頭。於是心急的四處求醫問藥,終於在一位「老專家」處尋到一份特效增高藥——號稱30天長高10釐米。然而,小樂吃了兩個多月後,僅長高了一釐米,但是體重卻增加了20多斤,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增高藥的成分中激素超標,還會影響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注意力下降等問題。
  • 2歲娃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偏矮?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快收藏!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餵養上都會萬分小心,就怕孩子營養不好,但是左看右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也沒什麼變化,老母親都著急上火了。最近,也有寶媽在後臺諮詢說:我家孩子2歲身高85釐米,體重21斤,正常嗎?今天,就和藍老師一起來看看你家娃的身高體重是否符合標準。
  • 父母都矮,孩子能長高嗎?答案來啦
    比如籃球明星林書豪,他身高191釐米,比身高168釐米的父母,整整高出一大截。而他能長這麼高,靠的就是後天的努力——青春期充足的營養、運動和睡眠,都是長高的關鍵。抓住兩個「長高黃金期」,矮個兒也能逆襲成高個兒。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對於身材矮小的人,無論臉蛋身材再好,可身高太矮達不到標準要求,出門在外難免都會變得不自信。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害怕兒子步其後塵,聽信網上的長高「秘方」,給孩子吃了一年的仔公雞和三七粉,沒想到卻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最終定型在了158釐米。  研究表明,身高70%由遺傳基因決定,後天因素則佔了30%,尤其是營養因素。新聞中的媽媽正是矮個父母的代表,他們寄希望於後天的努力,希望能突破遺傳限制,讓孩子身高更上一層樓。與之相反的一些高個父母,似乎並沒有這樣的煩惱,認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事實並非如此,遺傳給的只是身高的範圍,上下有10釐米的偏差,而這10釐米的差距就是由後天因素決定了。
  • 孩子出現這4個異常,暗示正在悄悄長個,及時抓住多長5釐米
    眾所周知,決定孩子未來身高的因素,除了70%的先天遺傳影響外,後天30%的人為因素也至關重要。只要抓住了孩子生長中出現的4個異常情況,孩子就有機會多長高5釐米。 案例: 肖女士的個頭屬於中等,加上老公的身高也不算「出類拔萃」,所以肖女士很擔心孩子的未來身高。
  • 只要用對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多長10釐米
    很少有父母知道,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有兩個: 3-7歲和8-14歲,如果在這兩個年齡段父母沒有做到位,有可能孩子的身高就定型了。 常有家長問一個問題:身高對孩子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0-18歲身高體重表已公布,矮個的孩子,或能抓住「黃金期」躥一躥
    一、媽媽抓住孩子黃金「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俊俊從小個頭就偏矮,瘦瘦小小的,在排上的很多活動裡面,都被安排在比較前面,起初媽媽也並不在意,覺得孩子到時間就會長個的,直到比俊俊小兩歲的表妹都比俊俊高了一點,媽媽才開始著急了,帶著俊俊看醫生,經過醫生的一些列指導後。
  • 4歲孩子宅家兩個月身高一點也不見長,同年齡100個孩子97個都比他高…
    宅家兩個多月,你家娃長高了多少?5釐米?3釐米?男孩安安(化名)的媽媽卻有些心焦,因為自家孩子個子怎麼都不見長……孩子怎麼吃都不長個安安今年4歲,個子在幼兒園班小朋友裡墊底。家裡人都說,孩子太瘦,要多吃點。
  • 父母個子矮,孩子抓住這兩個長高黃金期,也能長得又快又高
    但是,個子矮的父母,就比較著急了,孩子怎麼才能長出高個子呢?其實,在長高這件事情上,個子矮的父母也不必灰心。孩子這一輩子能長多高,並非百分之百取決於遺傳因素。孩子長高,遺傳因素只佔到百分之七十,還有百分之三十靠後天努力。父母個子矮,只要幫孩子抓住長高的黃金期,孩子還是有機會踏入高個子行列的。
  • ...表公布,你家孩子達標沒?長身高黃金季,讓孩子這麼做多長4釐米!
    來源丨朗讀君ID:langdujun120夏天是孩子一年中,長個的第二個黃金季節。有權威專家做過研究,孩子夏天長個的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孩子的身高問題可以說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更是操碎了心。
  • 14歲娃長年吃補品骨齡18歲 醫生稱難以自然長高
    肖延風說,一名家長說,她和丈夫都是中等身高,因此在兒子小時候就特別關注他的身高。「從小就給孩子吃各種補品、增高藥,上小學時孩子身高也一直排在班裡前幾名。」肖延風說,沒想到14歲的兒子上初中後身高長到162釐米卻再沒有長過,甚至比許多同齡人都矮。  「骨齡測試他已達到18歲的水平了,骨骺也已完全閉合,不可能再自然長高了。」
  • 有人說,孩子長個先長腳,孩子的身高和腳掌的大小真的有關係嗎?
    對於腳長和身高的關係,古人早就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說的是人站立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7倍,坐著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5倍,而當人盤緊雙腿坐的時候,兩膝之間的距離是腳長的3倍。現在人們研究得出這樣一個計算公式:成人身高(釐米)=13歲時腳長(釐米)x7±3(釐米)。
  • 2020年最新身高標準表:快對照一下,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沒?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長成一個高個子,也是很多家長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實,要想孩子長高,除了營養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體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 孩子如何才能長高呢?4個方法,讓寶寶多長5釐米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是4歲的孩子,有的孩子都快1米2了,我們家孩子才1米多一點。也有人問我,我和我老公個子都不高,非常擔心孩子也長不高,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增高啊。遺傳學家認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和遺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媽媽的身高關係更大。
  • 最新身高標準出爐,拒絕「矮個子」,刺激長高最簡單的3招都在這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擔心的,生怕某一環節出了差錯,讓孩子原本該長的身高沒有長,那就很遺憾了。2020年,最新的1-6歲兒童身高標準出臺,你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其實,不止這些情況,當孩子缺鋅,還會出現這幾個信號:1)營養不均衡,生長發育的速度也會減慢,身高會比同齡的孩子矮3到6釐米,體重輕4到6斤。2)免疫力降低,容易發燒感冒,出汗、睡覺盜汗等。3)孩子多動、反應不靈敏、注意力容易分散難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