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高人一頭」?抓住長高關鍵期,再長10釐米並不是夢

2020-12-05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身高主要由基因決定,但後天的營養補充也不可忽視,尤其是對於本身身材矮小的父母來說,他們更將希望寄託於後天的努力來提高孩子的身高。但是有時會過猶不及。

就像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們安排喝「高樂高」,「蓋中蓋」。小樂的父母發現已經上初中的他,身高還停留在小學三四年級階段,他們班的男生普遍都比他高了一頭。於是心急的四處求醫問藥,終於在一位「老專家」處尋到一份特效增高藥——號稱30天長高10釐米。

然而,小樂吃了兩個多月後,僅長高了一釐米,但是體重卻增加了20多斤,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增高藥的成分中激素超標,還會影響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注意力下降等問題。

家長們想盡辦法只為了讓孩子能再「高人一頭」,但往往用力過猛成為反面案例,必須採用科學的方法才能矯枉過正。

專家指出:長高與骨骺線息息相關,在孩子的骨骺線處於未閉合狀態下,輔以科學的飲食和運動,至少還可以再長高10釐米。

那麼,符合上述條件的關鍵時期是什麼?家長們又該如何做呢?

01生長最快的時期——三歲之前

這一階段的孩子生長迅速,往往上個月買的衣服下個月再穿就小了,所以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變化,可以通過每周量身高或者與同齡孩子的比較來觀察孩子的生長情況。

專家建議本階段儘量以母乳為主要食物來源,因為母乳的營養均衡全面,孩子更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以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並且避免對所謂「配方奶粉」的依賴,以免出現「大頭娃娃」的悲劇。

同時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證其在充足的睡眠下能正常分泌生長激素,並且要多陪伴孩子進行爬行、行走鍛鍊,或者在家長的輔助下練習跳躍,這些都可以加速孩子骨骼肌肉等的生長。

02激發孩子的生長潛能時期——三歲至上學前

該階段孩子的精力格外旺盛,常常從早上七八點一直玩鬧到深夜,但根據科學研究指出:生長激素分泌得最旺盛的時間段是晚上十點到凌晨一點,因而給孩子培養科學的作息習慣是這個階段家長要格外注意的。

除此之外,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培養相應的運動方式,以消耗多餘的能量來輔助科學作息習慣,還可以加快孩子的身體成長,比如:外向性格,喜歡與人交往的孩子,可以培養其參加球類運動;而內向的孩子可以帶其做跑步、爬山之類的運動。

孩子消耗量的增大,需要攝入更多的食物以保證營養均衡。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喝牛奶、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以保證鈣質和蛋白質的吸收。水果和蔬菜的攝入也非常關鍵,尤其是一些綠色水果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並且培養孩子不挑食的好習慣。

03長高的最關鍵時期——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骨骺線閉合前的最後時期,家長們如果能充分抓住和利用好這一時期,孩子的個子可能會再長高20釐米左右。

青春期意味著孩子要開始發育,發育會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的分泌會影響線的閉合。如果發育過早,很大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再次長高,家長要格外留意。

青春期也是孩子課業繁重的時期,家長要注意為孩子疏解壓力,督促其保證足夠的睡眠;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加強運動,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和骨骼的生長;還要科學膳食,保證各營養素的均衡吸收才能為長高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家長只要抓住並利用好這三個時期,科學搭配,孩子再長高10釐米不是夢。

【文章結語】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高,身高除了會受到遺傳的影響,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所以,孩子身高不理想的也不要氣餒,只要多加注意後天的培養,相信你家孩子也會擁有一個大高個。

相關焦點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 讓孩子科學長高10釐米的多種方法,幫你做個有譜爸媽
    ,都期盼著自家孩子能「高人一等」,那怎樣做有助於孩子長得更高? 家長們對於理解身高管理的誤區比比皆是,就拿生長激素來講,潘慧教授指出:它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對任何矮小都有效,例如大家俗稱的「晚長」孩子,一定建議去拍骨齡做檢查,最終如判定生長速度不慢,那就是體制性生長發育延遲,這一類孩子是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的,未來的身高也不會受影響;再如家族性矮小,這類孩子用生長激素的治療效果可能也不會太好。
  • 只要用對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多長10釐米
    在門診,一天多則可以遇到8~10個這樣的孩子。 身高不到1米6,導致主持夢、教師夢、藝人夢、軍人夢就這樣破滅了。實在是讓人心痛! 小時候,孩子長不高,每天坐第一排,天天吃粉筆沫,唾沫星子…… 不但被同齡人瞧不起影響學業,更有可能落下「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長大後,孩子不夠高,再有才華,也沒資格當老師,護士、主持人,更別提從軍或者上藝校了。
  • 孩子出現這4個異常,暗示正在悄悄長個,及時抓住多長5釐米
    眾所周知,決定孩子未來身高的因素,除了70%的先天遺傳影響外,後天30%的人為因素也至關重要。只要抓住了孩子生長中出現的4個異常情況,孩子就有機會多長高5釐米。 案例: 肖女士的個頭屬於中等,加上老公的身高也不算「出類拔萃」,所以肖女士很擔心孩子的未來身高。
  • 男孩子到了多少歲才會停止長高,不是18歲,而是這個年齡
    也就意味著,當孩子到25歲的時候身體才會真正停止發育,而不是我們認為的18歲。但是這樣的前提是,男孩子的骨骼線沒有提前閉合。我記得我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每到新學期開學,便會發現,原本班級裡和我差不多高的男孩子,都悄悄的長了個子。
  •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
    她懷疑這段時間是孩子的長高關鍵期,得讓孩子吃好喝好,才能長得更高。,生長速度是肉眼可見的快,剛生下來的小糰子,可能一天就能長接近1釐米。 有研究發現,這時期的孩子,只要每多吸收3萬毫克的鈣質,身高就能長高1釐米,所以家長可一定要抓住這一機會。 另外,這裡的鈣指的是身體吸收的量,可不是補充的量喔,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鈣反而弄巧成拙。
  • 想讓娃多長10釐米,這5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長高這件事,趕早不趕晚,從孩子一出生時就要開始操心了。 因為出生後第一年,就會迎來第一個身高突增期,也是一生中身高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這一年,平均身長會增加25cm。 但是有的孩子身材矮小、不長個、晚長發育遲緩。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對於身材矮小的人,無論臉蛋身材再好,可身高太矮達不到標準要求,出門在外難免都會變得不自信。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 以下年齡段,是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家長可別錯過
    有的家長滿臉愁容,自己家孩子拖後腿了。而且,還拖了不少。 一般來說,影響身高的因素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是後天。根據上面這個數據顯示,我國的基因還是不錯的,畢竟,是平均增高了8釐米。但想要不拖後腿,那多半還要靠後天養成。 因此,就體現出抓住孩子身高增加的「關鍵期」,是多麼重要。
  • 兒童身高體重「新標準」,看看你家孩子達到沒?早了解早增高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類也不例外,在春天是最容易長個子的時候,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時期,很容易讓孩子長高個子。雖然話是這麼說,但還是有許多寶媽非常擔心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眼看著春天就要過去了,孩子卻依舊沒有長高。小明今年都5歲了,和別的小朋友比起來還是矮了一點點,每次在排隊時都能看見小明站在最前面,甚至還有的小孩子會調侃小明:你最低,你要去最前面。
  • 父母都矮,孩子能長高嗎?答案來啦
    比如籃球明星林書豪,他身高191釐米,比身高168釐米的父母,整整高出一大截。而他能長這麼高,靠的就是後天的努力——青春期充足的營養、運動和睡眠,都是長高的關鍵。抓住兩個「長高黃金期」,矮個兒也能逆襲成高個兒。
  • 孩子如何才能長高呢?4個方法,讓寶寶多長5釐米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是4歲的孩子,有的孩子都快1米2了,我們家孩子才1米多一點。也有人問我,我和我老公個子都不高,非常擔心孩子也長不高,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增高啊。遺傳學家認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和遺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媽媽的身高關係更大。
  • 最新身高標準出爐,拒絕「矮個子」,刺激長高最簡單的3招都在這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比較擔心的,生怕某一環節出了差錯,讓孩子原本該長的身高沒有長,那就很遺憾了。2020年,最新的1-6歲兒童身高標準出臺,你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一、孩子長不高會出現3大「反常」現象,家長別大意了1、經常生病有些孩子從小的體弱多病,身體內的生長激素就會受到限制,經常生病對於長高是致命的打擊。2、經常挑食鋅元素是最影響孩子食慾的,缺鋅孩子的味覺降低,食慾減退自然就不愛吃飯了,不會主動進食也不會覺得餓,挑食、厭食那是肯定的。這類孩子營養不夠全面,身高也會上不去。
  • 我國平均身高已居東亞首位,學會這些科學方法,才能正確幫娃長高
    02 身高不是你想長就能長,明星家庭為孩子長個也尤其用心。有些家長在孩子很小時,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孩子長高。有些家長卻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到了要長的年紀自然就長了。孩子到了年紀會長高,但家長要能採取手段輔助,那孩子能長得更快。你看那些明星家庭,為孩子長高的問題操碎了心。
  • 父母個子矮,孩子抓住這兩個長高黃金期,也能長得又快又高
    文|秘籍君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營養問題,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長高上。父母都希望孩子長成高個子,提升形象,幫助以後找工作、找對象。個子高的父母不用愁了,只要照看好孩子的營養,靜靜地等著孩子長高就行了。
  • 有人說,孩子長個先長腳,孩子的身高和腳掌的大小真的有關係嗎?
    對於腳長和身高的關係,古人早就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說的是人站立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7倍,坐著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5倍,而當人盤緊雙腿坐的時候,兩膝之間的距離是腳長的3倍。現在人們研究得出這樣一個計算公式:成人身高(釐米)=13歲時腳長(釐米)x7±3(釐米)。
  • 秋天是長個「低谷期」?專業寶媽:把握這幾點,讓孩子多長5釐米
    有了孩子就知道,父母都盼著自家寶寶「高人一等」,無論是成績、特長,還是身高外形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從食物中獲取了很多的營養,確實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平均身高大幅度提升,但仍有很多孩子發育緩慢,長不起來,個頭比同齡人矮了一大截。
  • 孩子臨睡前有這幾種習慣,過了14歲就很難再長高,白白損失10釐米
    娃睡覺時有這2個習慣,以後很難長高個人體中負責長高的最重要的激素就是生長激素,所以如果孩子的習慣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就自然長不高了,那麼究竟是哪兩種習慣,會導致孩子難以長高個呢?1、睡前吃東西有些家長害怕孩子晚上餓,於是在睡前還給他們準備一頓宵夜,讓孩子們吃飽了再入睡,但是如果吃得太飽,會讓他們的身體、器官一直處於運轉狀態,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勢必導致睡眠質量下降,也將影響熟睡中生長激素的分泌。
  • 給孩子的運動處方:矮小症男孩靠運動長高16cm的秘密
    自己個子小 孩子註定長不高。青春期才是孩子長身高的時候,之前不用著急。,抓住這個時間段,孩子成年後甚至可以突破遺傳身高的限制,再多長10釐米。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會長高5~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來長不到4公分,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秘方」,給孩子吃了一年的仔公雞和三七粉,沒想到卻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最終定型在了158釐米。本是好心想讓孩子「竄一竄」,卻辦成了壞事,悔恨和淚水也難以改變孩子不再長高的事實。其實,類似的悲劇不在少數,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報以殷切希望,卻又一腳踏進了一個個長高「陷阱」。  這些長高「偽科學」,正在耽誤孩子身高!  身高決定論——父母高孩子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