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臨睡前有這幾種習慣,過了14歲就很難再長高,白白損失10釐米

2020-11-27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一些自己身高不高的家長,往往擔心孩子也遺傳到自己,身材矮小,於是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用或科學或迷信的辦法,人工幫助孩子長高。

但是家長朋友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孩子長高不僅受基因的影響,同時還會受日常習慣的影響,有些不好的習慣將影響他們的生長。

娃睡覺時有這2個習慣,以後很難長高個

人體中負責長高的最重要的激素就是生長激素,所以如果孩子的習慣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就自然長不高了,那麼究竟是哪兩種習慣,會導致孩子難以長高個呢?

1、睡前吃東西

有些家長害怕孩子晚上餓,於是在睡前還給他們準備一頓宵夜,讓孩子們吃飽了再入睡,但是如果吃得太飽,會讓他們的身體、器官一直處於運轉狀態,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勢必導致睡眠質量下降,也將影響熟睡中生長激素的分泌。

專家指出:飢餓狀態下人體所分泌的生長激素會增多,而在飢餓狀態下還進行運動最有利於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另外還有醫生提醒:胃裡食物過多時入睡,容易引起胃壓增高,如果遇到胃部入口的肌肉收縮無力,則有可能出現食物被逆向排出、嗆入氣管,導致窒息的情況。

2、睡覺開燈

有些孩子怕黑,從小就養成了睡覺不熄燈的習慣。

影響:(1)形成錯誤的生物鐘:孩子還處於新生兒階段時,對白天黑夜是沒有概念的,就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適應這種「晨起夜眠」的生物鐘,最後隨著生長發育,逐漸形成與成人一樣的晝夜作息習慣。

如果嬰兒的夜睡環境仍然是「 亮如白晝」的狀態,就可能導致孩子分不清白天黑夜,養成錯誤的生物鐘,睡眠時間出現混亂,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再加上嬰幼兒的視力發育尚未完善,長期處於明亮環境將阻礙其視力發育。

(2)生長激素分泌減少:當孩子進入深度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最多,在血液中的濃度達到最高峰,而這個高峰期通常處於晚上9時到次日1時,如果孩子晚睡或是沒有進入深度睡眠,分泌量都會大打折扣,久而久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身高增長。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青春期在14歲左右,而這段時間被稱之為「終點前的衝刺期」,一個人80%左右的身高是在此階段完成,一年大約可增長到十釐米左右。有研究發現,孩子每天在小夜燈下睡覺,體內的松果體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比較容易誘發性早熟,導致孩子的身體提前發育,其生長空間反而被壓縮,到14歲之後身體很難長高,白白損失十釐米。

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如果孩子能擁有充足的睡眠和高質量的睡眠環境,都將影響孩子體內的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孩子長不高。

此外,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身高的60%~80% 是由父母的基因所決定,而剩下的 20%~40% 則歸結於環境因素,那麼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幫助孩子增高?

想要娃長高,家長應該這樣做

1、飲食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營養是長高的首要保證。

要想孩子長高,就要保證飲食營養均衡,脂肪、維生素、蛋白質都要攝入,意味著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壞習慣,只有營養均衡,才能促進生長。

值得強調的是,說起長高,家長們立馬想到的就是補鈣,但這不說明補鈣一定能幫助長高,過量的鈣攝入反而還可能會增加其代謝負擔、影響胃口,適得其反。

2、運動

我們不難發現,從事如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的運動員無一例外都是高個、大長腿。

研究發現,合理的運動有助於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可以不間斷地擠壓刺激骨骼,促進骨骼的健康發育、並增加骨骼長度,同時還有助於增加他們的食慾,更加有利於長高。

不過由於孩子骨骼尚未完全發育,要注意運動類型和運動強度,像跑步、遊泳這類運動更適合孩子。

孩子的身高可以說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握機會,幫助孩子長高。(fjn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2種「睡前習慣」,影響身高發育黃金期,白白虧了10釐米
    過了一會兒,莫先生才想起來女兒睡覺還有一個小習慣,就是女兒從小就比較膽小,所以多年來都習慣開著一盞小燈睡覺,雖然說沒有平時的燈光那麼明亮,但是光線也足夠看得到房間裡的物品擺設。醫生說,這就是孩子長不高的關鍵所在了。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對於身材矮小的人,無論臉蛋身材再好,可身高太矮達不到標準要求,出門在外難免都會變得不自信。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睡前一個習慣讓孩子提前發育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 家住浙江寧波市的7歲女孩彤彤,近一年裡長高了十多釐米,彤彤媽起初覺得很高興,但最近,她卻發現孩子有早發育的表現,到醫院一查,醫生竟說骨齡超齡了
  • 想讓孩子「高人一頭」?抓住長高關鍵期,再長10釐米並不是夢
    於是心急的四處求醫問藥,終於在一位「老專家」處尋到一份特效增高藥——號稱30天長高10釐米。然而,小樂吃了兩個多月後,僅長高了一釐米,但是體重卻增加了20多斤,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增高藥的成分中激素超標,還會影響青春期的生長發育,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注意力下降等問題。
  • 9歲女孩大補被「催熟」 骨齡已16歲很難再長高
    9歲女孩大補被「催熟」 骨齡已16歲很難再長高   該院兒科門診主任陳少科介紹,缺乏生長激素,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很多家長都忽略的:晚睡。生長激素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在晚上分泌。晚上9時開始,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前提是孩子已進入深度睡眠,否則,分泌量會大大降低。這就是小「夜貓子」難長高的原因。  欣欣的母親說,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兒子精力充沛,越晚越精神,經常到晚上11時才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11歲的小女孩,因為個子偏矮,父母很是心急,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 讓孩子科學長高10釐米的多種方法,幫你做個有譜爸媽
    家長們對於理解身高管理的誤區比比皆是,就拿生長激素來講,潘慧教授指出:它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對任何矮小都有效,例如大家俗稱的「晚長」孩子,一定建議去拍骨齡做檢查,最終如判定生長速度不慢,那就是體制性生長發育延遲,這一類孩子是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的,未來的身高也不會受影響;再如家族性矮小,這類孩子用生長激素的治療效果可能也不會太好。
  • 男童5歲長期積食,個頭半年沒長,醫生:3種食物睡前少給孩子吃
    當過父母的人心裡應該非常清楚,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碰到讓人非常頭疼,苦惱的問題,大致是小孩消化不良,積食的問題。眾所周知,"小兒積食則百病生"。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積食了,沒有及時進行調理,將會生病不斷,比如:感冒、發高燒、咳嗽、肺炎等。
  • 17歲女孩10歲骨齡 今年你家孩子長夠5釐米了嗎
    昨天,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兒童保健科的義診現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檢測身高是否達標。一位17歲的女孩只有10歲孩子的骨齡,身高僅1.37米。17歲女孩只有10歲骨齡昨天下午,在義診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測量身高等。
  • 孩子如何才能長高呢?4個方法,讓寶寶多長5釐米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是4歲的孩子,有的孩子都快1米2了,我們家孩子才1米多一點。也有人問我,我和我老公個子都不高,非常擔心孩子也長不高,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增高啊。遺傳學家認為,孩子長大後的身高和遺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媽媽的身高關係更大。
  •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
    >14歲男孩身高定格158釐米,家長千萬別掉進這些長高陷阱!,害怕兒子步其後塵,聽信網上的長高「秘方」,給孩子吃了一年的仔公雞和三七粉,沒想到卻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最終定型在了158釐米。新聞中的媽媽正是矮個父母的代表,他們寄希望於後天的努力,希望能突破遺傳限制,讓孩子身高更上一層樓。與之相反的一些高個父母,似乎並沒有這樣的煩惱,認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事實並非如此,遺傳給的只是身高的範圍,上下有10釐米的偏差,而這10釐米的差距就是由後天因素決定了。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上限靠近,身高就較為理想,反之身高就偏矮小。也就是說,父母高,孩子未必一定高。
  • 8歲女孩1年長高10釐米,兒科醫生:飲食習慣很不錯,值得學習
    爸媽們注意了:孩子常吃這10種食物,每年多長5釐米小穎今年8歲了,讀小學2年級,今年入學後,她的座位從第一排調到了最後一排。短短一年的時間,小穎成了班上最高的女孩,這讓很多同學和家長很是意外。很多家長和老師紛紛詢問小穎媽媽,讓孩子增高的秘方是什麼。
  • 只要用對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多長10釐米
    很少有父母知道,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有兩個: 3-7歲和8-14歲,如果在這兩個年齡段父母沒有做到位,有可能孩子的身高就定型了。 常有家長問一個問題:身高對孩子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燉小公雞湯可以長高嗎?14歲男孩身高158釐米因吃了一年半小公雞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王春林在朋友圈裡感嘆:「門診工作中遇到太多因盲目吃小公雞、三七、海參而錯過最佳幹預時機的孩子。」  記者採訪時,王春林說,有個14歲的男孩身高158釐米,同齡的孩子平均身高要比這高11釐米。而原因竟然是吃了一年半的小公雞。
  • 14歲娃長年吃補品骨齡18歲 醫生稱難以自然長高
    典型案例  從小吃補品,14歲娃有18歲的骨齡  「那位媽媽帶兒子來時非常自信,說孩子從小就吃各種補品和增高藥,以後身高肯定沒問題,沒想到一測骨骺已經提前閉合了。」昨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兒科副主任肖延風提到了她曾接診的一個案例。
  • 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長高?|生長激素|身高|骨齡|-健康界
    推薦以下這幾個標準,家長對照看一下:  ▼3歲前,每年身高生長低於7cm;  ▼青春期階段,每年身高生長低於6cm;  ▼3-18歲期間平均每年長不到5釐米;  ▼長期在班裡坐第一排;  ▼身高與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相差5釐米以上;  ▼3-18歲期間平均每年長不到5
  • 0-12歲身高體重表標準出爐,家長快來圍觀!打開孩子長高開關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身高體重與之前就有很大差距了,新的一年快要到了,自己的孩子在今年有沒有正常發育呢,身高體重還達標嗎,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今年的兒童身高體重表,快來圍觀一下,看看自家的孩子是過矮還是過胖。
  • 00後身體出現這3種「現象」,說明要停止長高,再努力都沒用!
    現在人們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不論是從小孩還是到大人,大家都覺得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對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樣貌之外,還有你的氣質,更是還有你的身高,但是有些孩子卻沒有長高的跡象,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00後身體出現這3種「現象」,說明要停止長高,再努力都沒用!
  • 11歲孩子一個月左右長高近4釐米,原因竟是……
    楚天都市報4月29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代雨朦 譙玲玲)父母個子都矮,擔心孩子長不高,所幸去年貼敷一個月左右的「生長發育貼」,孩子長高了3.5釐米。4月29日,父母帶孩子又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兒科門診,諮詢今年是否可以再次貼敷。
  • 這些「長高偏方」不僅沒啥用,還會讓孩子變成「小胖墩」
    不得不說,當下的孩子較比我們90、80後要更高,但總有些孩子不太給力,一些家長不知從哪翻出了「長高偏方」就給孩子用上了。 但你知道嗎?這些長高偏方其實早已經被官方闢謠了,家長可別再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