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測量身高
2016即將結束,你的孩子今年長夠5釐米了嗎?昨天,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兒童保健科的義診現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檢測身高是否達標。一位17歲的女孩只有10歲孩子的骨齡,身高僅1.37米。
17歲女孩只有10歲骨齡
昨天下午,在義診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測量身高等。該科帖利軍教授,看著一個女孩的骨齡檢查結果,有些遺憾地說,17歲只有10歲的骨齡,身高僅137釐米,正常身高應該在160.3釐米!」最終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
今年14歲的小東,身高163釐米,正常的標準應該在165.9釐米。在醫院進行精準身高測量後,發現孩子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僅長高了0.8釐米!小東媽媽說,她和丈夫忙生意、應酬多,孩子吃飯一直不太規律,少運動,還養成了晚睡的習慣。這麼看來,對身高影響較大的三因素:營養、睡眠和運動他都佔齊了。
今年你家孩子長夠5釐米了嗎
2016年馬上要結束,今年,你的小孩長了多少,達標沒?你幫他量了嗎?
該科史曉薇副教授介紹,嬰兒一般足月出生身高平均50釐米,第一年平均增長25釐米,1歲達到75釐米;第二年平均增長10釐米,2歲時達到85釐米;第3年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度為每年平均5-8釐米。
怎樣判斷孩子的生長速度慢了?如果3歲以下生長速度低於每年7釐米,3歲至青春期生長速度低於每年5釐米,青春期低於每年7釐米,提示孩子的身高長的慢,需要查找原因。
生活中,如果孩子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衣服鞋子穿一二年都不小,發現孩子的身高跟同性別、同年齡的別的孩子相比,總是低於正常兒童身高第3百分位數。通俗地說,100個孩子裡,你家孩子的身高老是倒數前3名,懷疑是生長發育遲緩,需要及時帶到正規醫院就診。
3-10歲是矮身材幹預黃金期
帖利軍教授說,長高是有時限的,臨床醫學表明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骺在14、15歲(初中二、三年級)時候就會閉合,一旦骨骺閉合,無論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長高,只有極少數孩子確實屬於「晚長,晚發育」。
發現孩子身高不長後,該怎麼辦?首先要找是否存在營養、睡眠、運動等方面的問題,如果有,加以糾正,通過對膳食配比的改善,增加一日三餐蔬果量,改善營養結構,增加生長發育必需營養素的吸收;制定適量的運動,促進新陳代新,增進食慾,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和生長板的增生;改善睡眠質量,延長深度睡眠的時間,促進夜間生長激素分泌高峰的出現。還應該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
3-10歲是矮小症治療的黃金時間。97%的家長不知道孩子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80%以上的家長無法提供孩子一年前的準確身高;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遲緩時盲目等待,固守「晚長」老觀念;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考慮使用增高保健品等,甚至盲目進補等等。這些往往耽誤了孩子的最佳升高干預期,造成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