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某種程度上,身高決定了個人形象,望子成龍的各位父母親們,自然也不希望孩子的身高輸在起跑線上。
眾所周知,決定孩子未來身高的因素,除了70%的先天遺傳影響外,後天30%的人為因素也至關重要。只要抓住了孩子生長中出現的4個異常情況,孩子就有機會多長高5釐米。
案例:
肖女士的個頭屬於中等,加上老公的身高也不算「出類拔萃」,所以肖女士很擔心孩子的未來身高。
可偏偏肖女士的兒子身高一直都落後於同齡人,為此肖女士想過很多辦法,託人從國外代購各種高級促進身高發育的藥,給孩子報名籃球訓練班。
可效果甚微,孩子個頭並沒有明顯增長。
幸運的是,肖女士後來結識了一位育兒顧問,在她的指導下,肖女士算是鬧明白孩子平日裡的各種看起來不經意的「小毛病」,原來正是悄然生根的信號。有了這些「信號燈」指引,肖女士抓住了孩子長高的關鍵期,對症下藥補營養,孩子的身高很快就追上了同齡人。
孩子長高的4大信號,作為家長的您都讀懂了嗎?
1)胃口增長
一直以來吃飯不讓人省心的孩子,突然胃口大增,出現這樣的情況排出孩子脾胃虛弱的因素,那代表孩子釋放出第一個長高信號,也就是老一輩人口中常說的「吃長飯」。「吃長飯」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為身高發育需要大量的能量供應,孩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
出現這一「吃長飯」的信號後,家長可別不明所以責怪孩子「貪吃」,更不要意圖控制孩子的食量,相反這個階段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營養是否供應充足,可以多給孩子提供一些高蛋白、高鈣的食物,以供應孩子生長發育所需。
2)易打瞌睡
「貪吃貪睡」都屬於孩子身體長高的一大信號。有常識的家長都知道,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孩子熟睡狀態下完成,因此表現出貪睡孩子,排除白天疲勞或者身體勞累的因素外,多半就是身體釋放出的「長高」信號。
面對「貪睡」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以「學業為重」進行幹預,相反要幫助孩子制定好合理的作息時間,營造好良好的睡眠條件,以確保孩子睡眠充足。
值得提醒各位家長的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夜間10點到凌晨3點之間,清晨6-7點是另一個小高峰,家長給孩子制定的作息時間,以「早睡早起」為原則,不要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時期段。
3)腿部疼痛
腿部疼痛,排除受到外傷因素影響,是第三大身體長個的信號。一部分粗心的家長,在孩子腿部沒有發現淤青、紅腫,就誤以為孩子是「小題大做」,其實這是一種「生理上的生長痛」。
這種「生長痛」通常集中發生在膝蓋、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在腹股溝的地方也會出現,而且大部分生長痛的出現會是在晚上比較清晰。
家長發現孩子釋放出「生長痛」的長高信號,記得要加強孩子的營養補充,同時督促孩子要在營養上多給予補充,同時督促孩子參加一些戶外運動。以打籃球、蹦床、引體向上、跳繩等縱向運動為佳,因為這類似的運動都具有拉伸性質,有助於孩子長個。
4)抽筋
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抽筋是人體缺鈣的表現,孩子出現抽筋的確跟鈣質缺乏有關,但造成孩子鈣質缺乏的根本原因是骨骼被拉伸過程中的鈣質消耗太大,鈣質攝入不足。
當孩子出現抽筋的長個信號,家長要做好高效補鈣的準備,食補自然是優先,奶製品鈣質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其他如豆腐、蝦皮、核桃、海帶、銀耳等鈣質含量也很豐富。
除了高鈣食物的補充外,還要給孩子額外補充維D,以促進鈣質吸收,增加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因為皮膚直接曬太陽,也有利於促進合成維D。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都有對應的身高標準,身為父母要時刻觀察和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做好監測記錄,一旦發現孩子有發育遲緩、身高偏矮的情況,那麼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在醫囑下進行幹預治療,不要忌諱就醫,以免錯過幹預的黃金時期,給孩子一生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