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出土,或揭開秦人身高之謎,學者:不比現代人矮多少

2020-12-05 騰訊網

古今中國人身高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因為缺少足夠的古人樣本,只能通過考古挖掘管中窺豹,大略獲知古人身高,總體比現代中國人略矮。但8000多件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卻提供了較大規模的樣本,可以比較精確的揭開秦國士兵身高之謎,學者研究之後發現,秦國士兵身材比現代人平均數還要高不少。

1974年,陝西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秦始皇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埋入地下2200多年的兵馬俑重見天日。

兵馬俑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其中,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軍吏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每一件兵馬俑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等都各不相同,武器裝備、衣著打扮等都符合各自身份和級別,猶如真實的士兵。比如,車兵俑的裝備打扮姿勢,仿佛就是在駕馭戰車;跪射俑位於弩兵軍陣中,就仿佛引弓待發。根據兵馬俑透露出的種種信息,讓人不難判斷這就是按真人大小製作的陶俑,在陰間守護秦始皇的另類軍團。

迄今,兵馬俑已經出土8000餘件,對於研究秦國士兵身高問題提供了足夠多的樣本。那麼,秦國士兵身高究竟如何呢?

兵馬俑考古研究報告顯示,兵馬俑通體高度基本都在180釐米以上,最高在250釐米左右。網上誤傳的秦軍身高最低180釐米,以證明秦漢中國人身材比現代人高,其實不準確,因為報告上說的是包括底座的「通高」,如果去掉底座,那麼兵馬俑身高普遍在170.5cm—181.5cm,平均身高約為178.5釐米。

顯然,與現代人172釐米的平均身高相比,秦國士兵身材更高大一些。不過,兵馬俑是秦國士兵,身材肯定有特別要求,大約會比當時普通人高出10釐米左右,畢竟在冷兵器時代,打仗靠的就是身體。由此可以推斷,秦國普通人身高約在168釐米左右,也沒比現代人矮多少。

問題在於,兵馬俑的數據靠不靠譜呢?考古發現比較接近事實。

針對考古發現的古代屍骸,學者做了一個身高統計,結果令人驚訝,因為秦漢之前的古人身高真不低,尤其原始人身高,並不比現代人矮多少。甚至,河南、山東部分地區原始先民的普通身高,都接近了172釐米,與現代人平均身高一致。

統計結論:自新石器時代起,中原地區先民身高普遍在166左右,內蒙、黑龍江這些地區身高反而比較矮(詳見下圖)。可見,這份報告進一步佐證了兵馬俑數據的可靠性。

關於秦人身高話題,湖南雲夢睡虎地秦簡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答案。

睡虎地秦簡《封診式》中,提到「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一個「小」字,說明「高六尺五寸」則仍屬「未成年」。六尺五寸以上的身高是不是成年,秦簡上沒有給予說明,我們姑且認為這個身高是成年與未成年的分水嶺。

上世紀70年代,在甘肅嘉峪關,考古專家發現兩把漢代骨尺,一把骨尺長23.8釐米,一把長23.6釐米。由於漢承秦制,因此秦代一尺可能與之相同,秦朝「身高六尺五寸」,大約就是153.4-154.7釐米之間。

如今,身高150釐米以下,在購票時或免費或兒童票,而現代正常成年人身高在172釐米左右,兩者相差20釐米左右。秦朝未成年人與正常成年人身高差,與現代情況大致相同。可見,這一類比就從側面佐證了秦人身高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史記·七十列傳·張儀列傳》記載,「秦人捐(棄)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即秦軍打起仗來,兇狠的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這一描述從側面說明了秦軍身材高大,也說明秦國最終滅掉六國,身高可能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裡耶簡牘揭開帝國之謎 秦人確曾避世桃花源
    中國的報紙迅速地以諸如「改寫秦史」、「二十一世紀最重大發現」一類讚譽之辭予以報導。且不說此事於二十一世紀如何,至少它已入選了2002年中國重大發現之一。1974年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一千一百餘枚竹簡文書的發現已是振聾發聵,時隔二十七年的2002年6月,不能不說有了更大的發現。簡牘即木札,上面書寫有數十萬的文字。
  • 兵馬俑揭秘:你不知道的兵馬俑黑科技!
    不僅如此,秦人的劍更修長,在短兵相接時更易擊中敵人。而在上世紀70年代,人們甚至在檢測兵馬俑武器的化學成分時發現:有些武器的表面居然存在「含鉻化合物」,並推測秦人可能已經學會用含鉻氧化層來防止兵器生鏽!要知道,用鉻元素防鏽的技術直到近代社會才出現。如果秦國人已經掌握了這門技術,那說明中國古人的「黑科技」足足領先了世界兩千多年。
  • 西方學者:古希臘人指導製作了兵馬俑!中國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在這一部紀錄片中,觀點就更鮮明了,幾乎認定是古希臘人指導秦人製作了兵馬俑!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這一部紀錄片還提到:在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一顆可能是西方白人的頭骨,由此推測很可能是古希臘人教會中國人製作兵馬俑!
  • 山東發現遠古「巨人族」遺骸,平均身高2米,外國網友的評論絕了
    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相傳兵馬俑就是秦始皇設置給自己的守陵軍。這些兵馬俑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大致上都是描繪人們的日常生活或是出徵時的軍隊種類,栩栩如生。 只是現在所有出土的兵馬俑平均身高180釐米,非常讓人意外,因為在很多人眼裡土人都比現代人要矮小很多,可是兵馬俑卻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個約定俗成的想法。
  • 央視今日將直播考古發掘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
    今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和百戲俑坑發掘將通過央視和陝西電視臺現場直播。  2009年6月,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考古發掘,有何意外發現?揭開了哪些歷史謎團?
  • 英國作家稱發現兵馬俑數字密碼(組圖)
    ……」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儘管已經面世30多年,但仍有許多秘密存疑。這些秘密也吸引了一位英國人。這位名叫摩利斯科特羅的英國作家,寫了一本叫《秦俑密碼》的書,對秦俑之謎給出了迄今最大膽、也最具想像力的分析。
  • 沉寂千年的地下軍團 千年風霜不能侵蝕 秦始皇陵之謎
    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展廳。這個被稱為「世界文化遺產八大奇觀」之一的兵馬俑坑,面積廣達2萬平方米以上。一尊尊兵馬俑仿真人身高,最高達1.8米左右。塑造風格古典寫實,栩栩如生,神態各異。青銅劍挖掘兵馬俑一號坑時,一把青銅劍被一陶俑壓彎了,陶俑抬起後,一瞬間,這把青銅劍竟神奇地反彈變直了。匪夷所思啊,因為這種被稱為「形態記憶合金」的技術,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發明出來。始皇陵出土了19把青銅劍,遊標卡尺測量發現,劍身的八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出土的青銅劍除去土銹,光亮如新,鋒利得一下竟可以將19層報紙劃破。
  • 中國四大未解之謎,你知道幾個?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歷史,其中催生了多少謎團,無人能數的清楚。有些神秘事件已經被專家學者挖出謎底。而另外一些,窮盡人類之力,卻也只是越解釋越矛盾。再加上一些傳奇的歷史傳說,讓本來就若隱若現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中國的四大未解之謎,看看哪一個能激起你的好奇之心。
  • 兵馬俑這麼高大,古人真比現代人高嗎?
    以前聽評書或者聽老人說,古代某某名將或者大俠,往往身高八尺甚至丈二;之後也經常有人說古人多高如何;然後隨著兵馬俑的發掘,加上網上一些資料,比如西歐冰川期的克羅馬農人身高184,河南發現8000年前體型巨大的人骨等等。網上往往有很多古人比現代人高,現代人相比古人變矮了,或者說中國現代人相比古人變矮了的說法。那麼古人真的比現代人高嗎?
  • 秦人尚黑,士兵統一服裝?打仗時黑壓壓一片嗎?兵馬俑告訴你真相
    看戰國題材電視劇,上至國王,下到士兵,秦人的服飾基本以黑為主。選擇如此服飾的原因是因為秦人尚黑。秦人尚黑,並不代表我們都是黑色士兵。」 隨著秦陵兵馬俑的不斷挖掘,考古學家通過陶俑身上的衣甲,為我們解開了秦軍服飾顏色的密碼。 秦俑原本是彩繪的,只是經過2000多年的重土覆蓋、山洪衝刷,再加上人為的破壞和盜掘,上面的顏色幾乎全部脫落。
  • 1把新出土的漢尺揭開答案
    古代文學作品中,其他人的身高同樣震驚國人,比如說《三國演義》中曾經記載:「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按照我們的固定觀念進行換算,關羽身高將近3米,宛若行走的大樹,那麼關羽真的有這麼高嗎?
  • 秦始皇究竟身高几許?為何嚴苛的秦法中,身高不足6尺可不坐牢?
    關於歷史上秦始皇的身高之謎,人們曾經有過這樣的討論,那就是  在秦始皇遭遇「荊軻刺秦王」的時候,荊軻追著他轉了幾圈,他都因劍身過長,而很難一下子從腰中拔出佩著的長劍。因此,不少人覺得歷史上的秦始皇應該是個矮子  ,如果不然,他怎麼連腰中的劍都不容易拔出呢?
  • 中國出土的古人類,有些身高超過2米4,如今個子為什麼越來越矮?
    文/玉濁清中國出土的古人類,有些身高超過2米4,如今個子為什麼越來越矮?或許我們能夠從考古出土的古人類身上尋找到答案!考古專家在不斷的探索過程當中,曾在賈湖遺址當中發現了一批上古時期人類的遺骨,而通過對於這些遺骨的測量發現個子普遍都比較高,身高平均大概在1米8左右,而最高的已經超過了兩米。
  • 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而成?專家將裂開的兵馬俑拿去檢測,真相大白
    引言2008年9月2日,一部由李連杰主演的《木乃伊3:龍帝之墓》上映以後,迅速引起國內觀眾的關注和討論。電影中,龍帝一聲令下,成百上千的兵馬俑從地層中拔土而起、氣勢如虹,給人以極大的震懾,秦始皇的千軍萬馬真的復活了一般。後人將秦始皇定義為「暴君」,是從他的一生的所作所為來定義的。
  • ...帝陵博物院院長揭秘:秦始皇陵除了兵馬俑,還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日前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
  • 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未解之謎」——秦兵馬俑中最詭異的一張臉!
    秦始皇陵兵馬俑前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如今已發展成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名片,被世界人們公認是「世界第八大奇蹟」,而今天主要就為大家講講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未解之謎——秦兵馬俑中最詭異的一尊兵俑!
  •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我國的考古學家和團隊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保護性挖掘,兵馬俑等國寶級文物才紛紛出土,寫下我國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尋找秦人墓葬的考古工作長達十年沒有進展後,1976年,一位陝西寶雞的村民在打井的時候,挖到了秦皇先祖的墓穴。 重大的考古發現有時候偏偏是在無意中出現的,這就是我國考古學界的一大戲劇性。這一個秦皇先祖的墓穴就是現在的「秦公一號大墓」,位於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
  • 矮行星上疑似出現金字塔,或可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
    其實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上,也存在著許多生命誕生的秘密,甚至能夠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科學家就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發現了這樣一顆隱藏著大秘密的矮行星——穀神星。穀神星最早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剛開始發現的時候,穀神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但是,在2006年,科學家重新將它定義為一顆矮行星。
  • 兵馬俑最初顏色竟是彩色?麻草鞋印裡暗藏的燒制秘密
    當考古工作者掘開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馬俑坑的時候,除了謎一般的巨大陶俑兵陣矗立在我們面前之外,還有銅車馬坑、馬廄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部分陪葬墓等大型陪葬坑
  • 鄂州「高矮兄弟」身高之謎
    矮哥哥接受了兩個月的生長激素的治療後,已經開始長高了。...[詳細報導] 鄂州「高矮兄弟」武漢破解身高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