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職務侵佔罪被判刑 藥痴獄中兩年成功發明新藥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南方日報報導,一個年輕人一時失足陷入囹圄,這個年輕人憑藉自身的努力和親情的支持,將監獄變成實現人生升華的平臺———雅瀾(化名)在獄中研製出治療血管性病變的新藥並獲得國家專利。根據法律和政策及其改造表現,他終將獲得減刑。

  奇蹟:國家新藥證書發往番禺監獄

  2005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往廣東省番禺監獄的《新藥證書》和發明專利書申請公開說明書送到正在服刑的雅瀾手中。雅瀾入獄兩年來潛心研究用於治療血管性病變及其出血性疾病的新藥複方血栓通滴丸獲得了成功,這在廣東省監獄系統尚屬首例。

  血栓通滴丸是中藥配方,由三七、黃氏、丹參、玄參、聚乙二醇4000或6000按一定重量分配比製備而成,具體適用腦血管疾病、眼底病、糖尿病性血管病等。從收集材料、研製到專利申請和臨床實驗,雅瀾花了兩年時間,2005年底完成了這項研究。

  今年34歲的雅瀾入獄前前途光明,他拿到藥學學士和管理學碩士的學位,先後在深圳、廣州等幾家大型醫藥企業工作,主持和參與過30多項中西藥開發和研究。2002年,剛過而立之年的他沒能抵禦住物慾的侵襲,終於把自己送進了囚籠。「我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敗下來……」因犯職務侵佔罪,雅瀾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次年9月被投入番禺監獄服刑。

  奔突:靈感形成因激動徹夜難眠

  入監伊始,雅瀾像其他犯人一樣,根本無法面對巨大的人生反差。因為自己的專業和經驗,他參與了搶救危重病犯的工作,獲得監獄的信任,後被調到監獄醫院服刑。監獄醫院接診的都是在監獄服刑的犯人,由於監獄的特殊性,除了常見的病例外,血管性病變及出血性疾病的發病率較高。他剛到監獄醫院不久,就親見兩例病犯因血管突發病變死亡的個案。

  從那時起,治療血管性病變的問題就縈繞在他的腦海裡,靈感的火花在不斷撞擊。一個針對病人的血管性病變及出血性疾病新藥研發的創新構想形成了,他激動得徹夜難眠。新藥品的研發絕非兒戲,在監獄為他提供的研發平臺上,他重新整合自己多年積累的項目管理和開發經驗,並結合臨床實際和醫學實踐,開始了艱難的信息收集、資料查找、臨床調查、數據分析、模型建造、處方調配和科學實驗。

  一行行技術參數,一本本關於血管性病理專業書籍擺在他面前,他對國際國內西醫對血管性病變治療經驗進行分析後,認為當前藥品領域對治療血管性機理病變多採取保守療法,而對發生病變的部位缺少功能的修復作用,於是他確定了自己研發新藥的功能範圍,不能光治標,要標本兼治。

  兩年來,他幾乎沒有節假日,別人晚上休息看電視、打撲克、下棋,他都是在床鋪上整理材料、推演數據,白天的改造休息間隙他也全部用在實驗上。面對著成堆成摞的資料,看著自己一身的囚服,他告訴自己「男兒當自強。」身邊有人讚賞他的頑強執著,也有人報以冷嘲熱諷,更有甚者懷疑他精神有問題,他說,「如果自己的行為也算精神病,願為此瘋狂」。

  條件:監內監外架起合作橋梁

  做這項研究雅瀾有兩個合作人,他負責技術。在監獄這樣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環境中,做這樣一個前沿課題,可以想像其中的艱難,單是在信息溝通這個環節就困難重重。雅瀾將技術上的困難總結為兩點:「一是資料、信息來源少,沒有圖書館,二是做項目定位分析難。」監獄領導知道這個情況後,給他訂閱了不少專業方面的報刊雜誌,並提供電腦等硬體設備,大體解決了第一個難題。

  項目定位要看市場前景,「不能為技術而技術」他看到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這方面的市場需求大,加上與外界專業人士的交流,確立了這個項目。幾個月後,研發進入關鍵階段,監獄醫院的硬體需要已不能適應進一步試驗及調配,監獄在聽取了匯報後,主動與地方醫藥企業牽線搭橋,使雅瀾與廣東高盛醫藥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他們提供資金和硬體,我負責技術」,雅瀾說這種藥品投產後建廠的話,需要幾千萬元。

  關鍵:遭遇「瓶頸」難題有人指點

  「我們監獄是文明監獄,人性化管理,除了提供硬體支持還有軟性支持,在這裡不會成天壓抑。」雅瀾敘述中習慣說「我們監獄」。他說,「監獄給我安排了兩名專業的『指導老師』,其中一個曾是某腫瘤醫院的黨委書記,在醫藥上有很高的造詣」。這兩名「老師」目前也在番禺監獄服刑。

  在研究階段,雅瀾可以偶爾使用電腦,可以看書到晚上11點,監獄關燈後就到走廊下繼續看,遭遇「瓶頸」難題時還可以請教「老師」。在這個極度不自由的高牆鐵窗內,雅瀾獲得了思想馳騁的空間。(張蜀梅 林亞茗 王分枝)


相關焦點

  • 【富法發布】原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助理實驗師韓墨因職務侵佔罪...
    【富法發布】原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助理實驗師韓墨因職務侵佔罪獲刑三年! 原創 富法 富陽法院 6月30日上午,富陽法院通過遠程視頻形式公開宣判原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助理實驗師韓墨職務侵佔罪一案
  • 挪威17歲少年因長期虐殺動物獲刑兩年
    新華社奧斯陸3月1日電(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據挪威通訊社報導,挪威一名17歲少年因長期虐待並殺死多種動物,2月28日在南部城市克裡斯蒂安桑法院被判刑兩年。  報導說,這名少年來自克裡斯蒂安桑附近的小鎮森訥。從六七歲開始,他就虐待動物,起初虐殺青蛙和小蟲子,隨後逐漸發展到虐殺體型較大的動物。
  • 獄中「立功指南」 健力寶張海外逃背後的減刑權力尋租
    2005年3月,張海被佛山警方拘捕,後因職務侵佔罪與挪用資金罪獲刑10年。據此推算,張海的出獄時間應該在2015年。然而,因為在獄中「有立功行為和表現良好」等,張海獲得了兩次減刑的機會。第一次從10年減為8年,第二次減到6年。最終,張海在監獄裡服刑6年便提前出獄。
  • 兩年內三次酒醉駕,判刑兩年不到又被抓!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但總有人不吸取教訓因醉酒駕駛被判刑不到兩年再次醉駕又被交警當場查獲▼醉酒駕駛被查處2021年1月4日,棗陽交警大隊二中隊民警在新華路與建設路路口開展酒駕夜查行動,21時7分一輛號牌為鄂FR3E
  • 因 「毒殺」蜜蜂,一男子被判刑一年……
    因 「毒殺」蜜蜂,一男子被判刑一年…… 2020-10-0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賊王:三痴已成過去,索隆路痴可被治癒,只有山治無藥可救
    在海賊王中,大家都說四皇大媽手下有三將星,凱多手下有三災,草帽海賊團有三痴。路飛是白痴,索隆是路痴,山治是花痴。草帽海賊團這三痴可沒少給其他人惹麻煩,但是現在我要說的是,草帽海賊團即將只剩下一痴,並且這一痴是無法被治癒的。
  • 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假的!
    這兩天關於香港大學成功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的新聞報導鋪天蓋地,無數媒體爭相跟風,「愛滋病要被人類消滅了!」,「愛滋病也可以預防了」,「香港大學也是中國的,誰說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行了」等等,無數網民爭相轉發。然而事實是,這個藥還只是初步在小鼠身上做的實驗。小鼠啊,大概像人的小拇指這麼長的小鼠啊。而且原文對藥物的HIV免疫效果是這麼說的。
  • 抗癌靶向藥糖尿病創新中藥相繼上市,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
    從2006年立項,到今年III期研究結果出爐,神經內分泌瘤新靶向藥索凡替尼14年研發路不僅填補了中國抗癌創新藥的一段空白,也開始讓中國藥物研發從追隨向彎道超車轉變。這些厚積薄發,使今年成了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的一年。記者昨天相繼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所以及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了相關信息。
  • 全球新藥研發成功率分析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近年來,全球新藥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新的藥物靶點及治療方式不斷被發現和應用,但同時新藥研發的反摩爾定律效應也日益凸顯。而國內隨著一致性評價及帶量採購政策逐步明確、仿製藥市場競爭加劇,國家出臺多個文件鼓勵創新藥申報上市,創新藥將出現新市場機會。本文基於醫藥魔方NextPharma®資料庫及醫藥魔方諮詢分析,對全球新藥研發潛在進入機會及風險進行分析梳理。
  • 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單藥28天給藥,HBVDNA和RNA明顯下降
    去年2019年初,羅氏公司(Roche)公布了第一期B肝在研新藥RO7049389的部分數據和結論,作為一種靶向病毒衣殼裝配環節,藥物化學原理是誘導並造成病毒中存在缺陷部分完成裝配,進而實現對B肝病毒複製過程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RO7049389還是一種提供慢性B肝患者恢復自身免疫的在研新藥
  • 泉州一女子利用職務便利私賣公司紙尿褲 3年賺近百萬元
    女子涉嫌職務侵佔被移送審查起訴泉州網7月17日訊 (記者 吳水保 通訊員 劉彩虹)女子蔡某貪慕虛榮,明面上是在親戚公司上班,暗地裡卻利用職務便利攬下公司的客戶資源,偷偷將公司的紙尿褲拿去賣,3年賺了近百萬元。
  • 創新藥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特效藥的崛起之路
    ▶ 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的時間較長。據中國藥學統計,一類新藥進入《醫保目錄》的平均等待審批時間為935 天,約兩年半。並且由於這是對於獲批新藥的統計,實際上反映的是審批最快的20%藥品的等待審批時間。藥佔比指的是醫院的藥品銷售收入(扣除中藥飲片收入)佔所有醫療收入的比例。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8款國產新藥獲批上市,其中東陽光藥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海思科的HSK3486乳狀注射液、恆瑞的氟唑帕利膠囊、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片為1類新藥;11個新藥批准進口,其中勃林格殷格翰的乙磺酸尼達尼布軟膠囊、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葛蘭素史克的注射用貝利尤單抗為新適應症獲批;和黃醫藥的索凡替尼膠囊、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等9個藥品的上市申請註冊辦理狀態變更為「在審批」。
  • 阿斯利康心臟病藥研發失敗 新藥業務壓力增大
    這無疑加深了它重建其薄弱的新藥業務的壓力。據了解,目前該公司還未在中國分公司進行相關項目的研發。       2005年,阿斯利康斥資5000萬美元買斷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theroGenicsAGI-1067的使用許可權。如果該藥研發成功,每年可產生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 發明C肝「神藥」的大藥廠,投入30億研發B肝治癒藥,它能成功嗎?
    —丙通沙之後的B肝治癒藥。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吉利德率先研發出C肝「神藥」索磷布韋,並進一步研製出C肝新藥丙通沙。這一藥物也已在中國上市,為攻克C肝疾病立下汗馬功勞。
  • 首藥控股擬赴科創板上市:同時研發腫瘤與糖尿病新藥 兩款抗癌藥...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藥控股」)披露的輔導信息顯示,公司將前往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官網顯示,首藥控股於2016年4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註冊成立,是一家研發、生產腫瘤和糖尿病一類新藥的企業。目前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0項,取得授權36項,獲得國家一類新藥臨床批件16個。具體來看,首藥控股研發進展最快的兩款藥物為CT-707和CT-1139,目前都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20全年中國1類新藥IND整體走勢  通過藥智數據查詢,截至12月20日,2020年國家CDE受理承辦的中國1類新藥IND申請號數量有529條;以首次註冊申報並獲得承辦的IND品種共164個,數量明顯>過去3年同期水平,並達到近年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