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微系統與納米工程(英文)》編輯部主任劉團結分享了辦刊觀點。
1.如何看待一份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和其影響力的關係?有哪些重要的指標可以幫助評判一份優質期刊的影響力?
答:一份科技期刊的影響因子,不能完全反映它的影響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它的影響力。基本評判一份優質期刊的影響力克主要從期刊的影響因子和該期刊當年的總被引頻次,來反映期刊論文的平均質量高低,前者可以反映出期刊論文的平均質量,後者可以反映出期刊的體量大小。
2.您認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意義何在?入選領軍期刊,對本期刊的意義在哪裡?
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對中國科技期刊意義在於,面向全國科技期刊系統構建支持體系,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服務科技強國建設目標。對本刊而言,我們以入選領軍期刊為契機,增強國際交流和合作,通過辦刊助力加速我國微納機電系統發展進程,搭建學術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
3.科技期刊取得的成果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貴刊在過去的工作中面臨過哪些困難或挑戰?團隊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心態去解決這些問題的?
答:我們最困難的時期是在2015年5月創刊初期,當時稿源缺乏,特別是國際稿源缺乏。但我們辦刊團隊始終相信堅持做一件事情,需要持續努力才能成功。我們通過認真分析找準了辦刊方向,並通過執行主編和全體編委們的共同努力,很好地解決了國際稿源問題。 4.您認為,想要成為所處學科的國際一流期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答:首先,期刊編委會成員由所處學科的國際一流專家組成,並且需要是真正工作的編委會,不能只是掛名而已;其次,需要嚴格的同行評審以保障論文的質量;第三,動員編委積極投稿或邀請優質稿源,或組織專刊投稿等;第四,期刊論文的宣傳推廣能力很重要。依靠期刊出版商和編輯部團隊進行期刊論文的宣傳推廣,才能獲取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最後,期刊主辦單位及編輯部在辦刊的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也是很關鍵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