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閱讀體驗,可在遊覽此文章時播放以下音樂。

Cornfield Chase (From "Interstellar")
London Music Works宇宙萬物均有「壽命」,光芒耀眼的太陽也不另外。
目前正值壯年的太陽大約會在50億年後變為紅巨星,走向恆星生命末期。

萬物終遵法則,
太陽終究會有毀滅的一天,
人類文明將何去何從?
我們在地球目前已經存在了200多萬年,不論是人類的誕生還是歷經的磨難,人類文明能延續至今日可以說是一個奇蹟。(文末有對智慧生命出現探討的文章連結)
在太陽系毀滅之前,人類文明的延續與否,主要看人類科技水平能否支持星際旅行。
首先我們來看下留給我們的時間
太陽還有50億年進入生命末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還可以在地球上存活這麼多年。
根據目前人類所知,恆星的核反應速率與恆星的年齡成長比,目前太陽的核反應速率比其剛「成年」時快了約30%,按照科學家的計算,在太陽變為紅巨星之前,太陽的核反應速率就將是目前的兩倍。
在如此劇烈的輻射照耀下,地球表面溫度將達到上百攝氏度,海洋和湖泊中的液態水會被汽化。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體是無法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
其實地球在太陽進入「暮年「之前就會變得不適宜生存,那這個時間是多久?
20~30億年。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將在20~30億年後在地球上不復存在。
人類科技水平能否進化出星際航行的能力
人約在500萬年前從猿進化而來,而真正意義上的「人」也就是智人,大約在3萬年以前出現。
這裡首先要搞清楚我們自己的「定位」。
人類相對於宇宙動輒幾億幾十億年的尺度而言,微不足道,就算我們有幾萬年的文明史,在宇宙面前只能算得上一個剛出生的「寶寶」。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看似先進的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載人航天,相對於星際尺度來說,只不過勉強「滿月」。
人類文明要想在20億年後繼續存在於這個宇宙當中,必須要離開太陽系,而離開太陽系則必須掌握星際航行的能力。
星際航行,顧名思義,能使用飛行器在可觀時間內穿梭於各個星系之間。
目前人類對於星際航行的研究僅停留在「蟲洞」等理論研究上。
星際航行是否可行,能否趕在地球滅絕前研製成功呢?
從三萬年前的「智人」到三千年前「楔形文字」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我們用了兩萬多年的時間;
從1765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到1961年加加林進入太空,我們只用了不到二百年。
人類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100年後的我們是怎樣的都難以想像,更何況20億年後。

我們任何一個人可能都無法真正目睹這個答案。
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後人鋪路。
人類文明的前進是幾十代上百代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能否衝出太陽系,也許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導讀請見下方
浩瀚星海中人類文明可能是唯一孤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