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總設計師說,部分月球土壤將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2020-11-24 觀察者網

11月24日4時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登陸,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科學家指出,月球的風暴洋地區形成時間相對較晚,是研究月球構成的絕佳地點。

嫦娥五號按計劃採集到月球土壤樣品後,將會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去年的航天日晚會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曾介紹,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的樣本將會分為兩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一份保存在湖南。「毛主席曾說過『可上九天攬月』,現在我們實現了『九天攬月』,所以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對毛主席的一種告慰。」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探月總設計師:帶回的月球土壤將部分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2020年11月24日這一天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天,所有中華兒女都將銘記這振奮人心的一天。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一新創舉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部分月球土壤將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11月24日4時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登陸,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科學家指出,月球的風暴洋地區形成時間相對較晚,是研究月球構成的絕佳地點。嫦娥五號按計劃採集到月球土壤樣品後,將會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壤將部分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部分月球土壤將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毛主席曾說過:「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您說的「上九天攬月」,如今我們做到了!今天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日子,是全國人民都應該銘記在心的日子!就在今天,2020年11月24日4點30分,我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了!這不是一件小事,而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代表了我國將第一次可以從「地外天體採樣」回來。
  • 部分月球土壤將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的樣本將會分為兩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一份保存在湖南。毛主席曾說過「可上九天攬月」,現在我們實現了「九天攬月」,要把月土放到湖南是對毛主席的告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嫦娥五號、「奮鬥者」號依然實現毛主席的期願。這則新聞下許許多多人都發表了對偉大的毛主席和為了國家富強犧牲的英雄的懷念和敬畏。
  • 部分月球土壤將永久保存在毛澤東主席的故鄉,湖南
    (原創作品 敬請關注討論)今日凌晨,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寄託著億萬人民期望的長徵五號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軌道。嫦娥正在「奔月」途中,預計需要近四天時間抵達月球。這次「長五」從發射到將有效載荷運送到預設軌道後星箭分離,總共用了2187秒。當記者問現場的總工程師給長五這次發射打多少分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120分或者150 分!
  • 湖南將保存一部分月球土壤,只為祭奠一名偉人
    據悉,嫦娥五號將在月球上採集約重2千克的月球土壤,並將這些樣品帶回地球以便進一步的研究此前,在2019年的航天日晚會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表示,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會分為兩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另外一份則保存在湖南。
  • 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一份則保存在湖南。為什麼要保存在湖南,還要從2019年說起。2019年4月24日,《逐夢航天——2019「中國航天日」文藝晚會》上,亮相晚會現場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為航天晚會帶來了「驚喜」。
  • 航天人:毛主席生日前部分送抵湖南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後,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在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路透社提問: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 NASA?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也強硬的回覆道: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航天等科研領域,從沒有「送」這一說,有的都是同等地位下的合作,當年美國用1克月土作為國禮贈與中國,中國也回贈了等價的國禮,並無相欠。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啥用,為啥要部分存放在湖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本次的任務目標是帶回約兩千克月壤。而帶回來的月壤部分將會保存在湖南。那麼,月壤到底有什麼用?它跟地球土壤有什麼不一樣嗎?
  • 告慰毛主席:「可上九天攬月 」的夙願實現了!
    ,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異地災備點,以告慰毛主席生前的夙願。「告慰」,大家對毛主席那種崇敬和緬懷之情既樸素又真切。「土特產」平安歸來,意味著我國探月「繞、落、回」三期工程三部曲當中最後樂章的圓滿收官,也創造了人類在月球「挖土」的歷史新紀錄。
  • 月球樣品怎麼用?部分將進行公開展示
    月球樣品怎麼用?成了網友朋友們關注的話題,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這個問題。月球樣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最主要的目的,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我們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一般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我們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比如聯合國外空司曾向我們提出,
  • 為何將部分月壤存放湖南韶山?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答案原來是……
    嫦娥五號模型亮相國新辦發布會現場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可上九天攬月」!毛主席故鄉將作為月壤異地災備點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表示,除了北京中科院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點以外,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作為異地災備點,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
  • 聲音 | 上九天攬月而歸,一抔月壤告慰毛主席!
    >不過最令人看後熱淚盈眶的是,這批月壤除了將主要存放在北京中科院天文臺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將作為異地栽培點,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毛主席生前「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果然,從這以後中國的航天事業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
  • "嫦娥五號"到底去月球幹啥去了?最有意思的科普來了…
    17:21:08 來源: 科普中國 舉報   11月24日4時30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來源:新華社12月17日 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新華社記者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 嫦娥五號上天攬月,總設計師背景揭秘,竟來自西部非985高校
    這是毛主席經典的詩詞,其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直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星辰大海之夢。我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採集回來的月壤一部分放在北京,一部分放在湖南,作為對毛主席的一種告慰。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反映了我國科學家為國為民的科學精神,體現了我國科學家勇於擔當歷史責任的氣魄,是真正的國家棟梁、民族脊梁。
  • 嫦娥五號上天攬月,總設計師背景揭秘,竟來自西部非985高校
    這是毛主席經典的詩詞,其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一直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星辰大海之夢。我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採集回來的月壤一部分放在北京,一部分放在湖南,作為對毛主席的一種告慰。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反映了我國科學家為國為民的科學精神,體現了我國科學家勇於擔當歷史責任的氣魄,是真正的國家棟梁、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