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的大便,你見過嗎?
小象科學日課,帶你用科學的眼光認識世界。同學你好,我是象爸。
(第1段)世上總有東西能給你帶來驚喜,比如大便。你見過的大便應該基本都是一坨,或者一條,比如你自己的,還有的是一粒一粒的,比如羊屎。但是有一種動物拉的屎卻是四四方方的,你說是不是驚喜?今天就跟你聊聊這種能拉出方塊屎的動物。
(第2段)它名叫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亞,和袋鼠一樣,它的肚子上也長著一個袋子,剛出生的小袋熊就在這個袋子裡生長6-7個月,長到身體足夠強壯時,才出去獨立生活。袋熊長相比較討喜,五短身材,胖乎乎,天生一副笑臉,性格比較溫順,而且行動很緩慢,只有遇到了危險,才會正經跑起來,不過也跑不了太快,最快也就40公裡/小時,跟市區開車的速度差不多。你是不是聽起來覺得還挺快?但是它耐力差, 40公裡/小時的「高速」頂多只能保持一分半鐘,就跑不動了。
(第3段)袋熊最引人矚目的特點是它拉的方塊大便,因為地球上只有它能拉出這種形狀的大便,一招鮮吃遍天,袋熊的大便一顆大概2cm左右長。袋熊會在地下挖很深的洞,白天在洞裡呆著,太陽下山後才出來活動,包括拉屎,一晚上能拉到80—100塊,數量可不少啊!那問題來了,它是怎麼拉出方塊大便的呢?非要拉出這種長相與眾不同的大便又有什麼講究呢?
(第4段)袋熊能拉方塊大便跟它的大腸結構有關。大多數哺乳動物的大腸都是一根軟管子,而且大腸各個位置的彈性都差不多,食物殘渣到了大腸,也會被擠成一根管子的形狀,通過肛門拉出來,就成了一條。袋熊的大腸也是一根軟管,但是它大腸末端有一小段地方的彈性不均勻,而且比較硬,大便通過這兒的時候就會被硬擠成一個四方的柱形。而且,它大便裡的大部分水分都被大腸吸收了,所以大便很乾,拉的時候容易斷成一截一截的,把四方的柱形一截一截切開,就成了方塊形的大便。
(第5段)那費這麼大勁,拉出方塊形的大便有啥用呢?用處很大!
(第6段)袋熊是一種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為了防止附近的袋熊闖入,就要劃清界限,怎麼辦?用大便做標記,它的大便味道比較重,別的袋熊老遠就能聞到。只要把大便拉在自家的洞口或附近的巖石上,就能很清楚的標記自己的領地,避免跟鄰居產生糾紛。當然了,我在想,這麼做可能也有副作用吧,會不會自己家的味道也不太好。但是也許人家袋熊認為屎不是臭的而是香的,好這口兒,每天出門聞到自己的屎就神清氣爽呢。
(第7段)既然用來劃界,那方塊大便的優勢就明顯了,方塊大便不會輕易滾動啊,拉到哪,國界就定在哪,不會挪動,不容易有國際糾紛,機智啊!
(第8段)袋熊的視力不好,但是嗅覺非常靈敏,所以,袋熊不僅會用大便劃國界,還用大便傳遞很多信息。比如,當雄性袋熊聞到其他雄性袋熊或天敵的糞便時,它們會乖乖走開。如果聞到雌性袋熊的大便,就能分辨出拉這塊大便的袋熊妹妹是否到了生育年齡,要不要上前搭個訕,聊幾句,沒準成就一段姻緣呢。真是一屎多用啊!
好了,就聊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