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研究屎尿屁拿諾貝爾獎靠譜嗎?

2020-09-19 包租婆帶你食筍野

大家好

前幾天比比在刷微博的時候

發現有人說又要到一年一度的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了

這事對比比來說是個大事兒

因為這意味著,科學界一年一度的

一本正經沙雕大賽又要來了

可能有朋友這就會問了

諾貝爾獎沙雕有啥關係?

這裡就不得不向大家

隆重介紹一下「搞笑諾貝爾獎」

其實這個獎也是比比

偶然在網上‍時看到的

它起初在1991年由一個叫

《不可思議研究年報》的雜誌辦的

本意就是搞笑模仿一下諾貝爾獎

但誰也沒想到越辦越火

活動就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而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人

可不是什麼街溜子

反倒是一些嚴肅的科研人員

他們獲獎的原因

一般都是用非常正經的姿態

去研究了非常沙雕的現象

而在獲得搞笑諾獎的科學家中

胡立德(David Hu)教授

應該算是最沙雕的一位了

他的研究包括但不限於

「馬撒一泡尿要多久」

「袋熊的屎為啥是方的」

袋熊和它的屎(不是幹豆腐

憑藉對這兩個問題的深刻研究

胡立德獲得了兩次搞笑諾獎

而在領獎的時候

他的行為也是讓人難以忘記

第一次,他頭戴馬桶蓋上臺

第二次,他直接cos了方形便便

而與他的沙雕形成鮮明反差

則是他的能力,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胡立德不光是喬治亞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係數一數二的教授

是流體力學專家

而且他手下的實驗室

在研究仿生機械方面全球領先

那大家可能又會納悶兒了

這麼牛逼的科學家

為啥每天瞎研究這些玩意呢?

胡立德自己說了

這叫科學來源於生活

有一天,他在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

兒子突然滋了他一臉

他就很好奇,這麼小的小孩

怎麼能尿這麼多尿

之後通過大量研究,胡立德發現

大人和小孩尿尿的時間

基本都在21秒左右

不光如此,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

排尿時間,都在21秒左右

這就是著名的「小便定律」

圖源自:胡立德報告《Law of Urination:

all mammals empty their bladders over the same duration》

到這比比就看不懂了,就此打住

據說遙遠的東方有位叫畢導的學者

SNP(屎尿屁)大一統理論上頗有建樹

大家有不懂的可以問他

除了胡立德教授德的

「SNP(屎尿屁)」論題外

其他搞笑諾獎獲得者的研究

也是蠻有意思的

不光有趣,還很實用

比如說無緣無故,拼命打嗝

停不下來的情況,相信大家都遇到過

之前比比也被這個問題困擾

上網查了很多辦法

比如吃東西、喝水,瘋狂眨眼

都沒啥用

專門去問了醫生之後

得到的回覆卻是「自己會好的」

但是,當我看到了2006年

搞笑諾獎獲得者的研究後

就學會了一個小妙招

從此,這個煩人的小問題

就消失在了比比的生活中

研究裡是這麼說的

打嗝是因為人身體裡有一個

「迷走神經」突然不受控制了

而想要打嗝停下來,只要

從終端控制「迷走神經」就好了

黃色的這部分就是迷走神經)

那麼,「迷走神經」的終端在哪呢?

直腸,也就是肛門裡

所以說,只要想停止無緣無故的打嗝

就把手伸進肛門,轉兩圈

按摩一下迷走神經,指到病除

多餘的話就不說了

總之,這個方法百試百靈

大家如果遇到打嗝的情況

可以自己去試一試

當然,類似手掏肛門治打嗝

這種特別實用的科研項目

在搞笑諾獎中還是很多的

而且很多科學家在研究完成後

他們的研究成果

會被發表到學術期刊

甚至有科學家在獲得搞笑諾獎後

還得到真正諾貝爾獎的

荷蘭的大學教授安德烈·傑姆

就因為用磁鐵把青蛙懸浮起來

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之後又因為在

二維石墨烯材料領域

做出重大研究成果

獲得了真正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所以說,看事情不能總浮於表面

有些人,看起來像沙雕

其實是他娘的天才

就好比朋友們老說比比是鴿子

找藉口不更新文章

但是,大家有所不知

我看似是在鴿,但實際上是在研究

鴿與不鴿後時間的流動變化

朋友們,這波研究,說白了

可是時光機理論基礎

所以我如果每天都認真更新

大家就永遠看不到時光機了

而在今年搞笑諾獎開幕之際

我們的民間科普達人們也是躍躍欲試

都想參加這次評選

但由於距離太遠,實在不好實現

不過,快手官方聽到了大家的呼聲

特意舉辦了「民間搞笑諾獎評選」活動

專門來選一選

「最無用」的民間創意達人

比如在快手上,我就發現

「大醬有想法」研究了個

「防近視輔助椅」

為啥發明這個呢?

原來,他在看到現在年輕人

每天抱著手機電腦

眼睛長時間得不到休息

所以一個個都戴上了眼鏡

為了保護大家的視力

防近視輔助椅就應運而生了

在設定好休息時間後

機器會用物理手段分離人和手機

達到讓眼睛休息的效果

雖然這個機器可能會損傷手機

和健康相比

一部小小的手機又算得了什麼呢?

除了大醬這樣的實幹家

快手上還有「人類研究所」

這樣的「心理學帶師

他的研究成果頗豐,而最牛逼的

就是「讓熊孩子不再沉迷遊戲」

可能這時候,有網友會說

手機沒收了不就行了,還用研究?

說這話就顯得格局低了

要知道,熊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

你越不讓他玩遊戲,他就越想玩

手機收了,心裡想的還是遊戲

要想讓熊孩子打骨子裡不想碰遊戲

就得利用他們的逆反心理

他喜歡玩遊戲,就順著他,讓他玩

不光放開了玩,還要監督他玩

早上設鬧鐘起床玩遊戲

玩遊戲時不能分心,不許看書學習

每天必須玩夠八個小時

當然,這麼好的思路倒是啟發了我

比比也想加點小建議

比如讓熊孩子每天睡前

熟讀背誦王者榮耀出裝表

每周五進行段位測驗

如果掉段,周末就必須加練

而且還只允許玩射手和打野

這樣堅持一個月下來

保準熊孩子聽到遊戲就反胃

沉迷遊戲的問題自然得到解決

當然,這種操作也是有理論基礎的

那就是著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同時,快手還邀請了

國內著名發明家手工耿隔空打cll

為搞笑諾貝爾獎製造了獎盃

在充分考慮到力學空氣動力學的基礎上

兼顧了實用性美觀性

不知道搞笑諾獎評委會

啥時候能來收走個獎品

頒發給真正需要它的人

相關焦點

  • 書評|《深夜放屁大賽》:孩子們都愛的屎尿屁故事
    筍乾豆好吃,但是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於是小朋友整天「屁呀,屁呀」,真是不太雅觀。越是不讓說,小孩就說得越起勁,讓人好氣又好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了萬能的法寶——繪本。比起父母的嘮叨和說教,故事傳遞的教導和指引,更容易被兒童接受。於是,《深夜放屁大賽》這本書就來到了家裡。
  •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不過那時你的尿沒啥細菌,也不用擔心。附錄2:歌曲《愛你愛到死》裡面有一句歌詞居然是這麼唱的:「就連你拉的屎,我都能大口大口的吃」,這句歌詞出自小S徐熙媛之手。附錄3:我有一個朋友想拜託我請教大家一個技術性問題,人多的時候放了個奇臭無比的屁,該怎麼掩飾自己??在線等,挺急的。
  •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尹琳 2018-09-3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 飛行中的屎尿屁
    你是否好奇過,飛行中那麼多屎尿,都到哪裡去了呢?會不會直接從萬米高空拋灑下來化為一團烏雲?大部分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並不用擔心被天屎襲擊。除非你乘坐的是一款60年前的老飛機,比如1937年款英國休潑馬林公司Stranraer水上飛機。
  • 結論:一條屎的長度,一般來說,是直腸直徑的5倍左右
    患者可以一鍵發送自己的便便動畫(而不是真實照片)給醫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跟醫生描述我的屎長啥樣了。一坨硬屎,很生氣的樣子,看來是主人便秘了屎與健康的關係很好理解。但屎與機械工程學的關係,或者說,屎與流體動力學的關係,就沒那麼好理解了:別說腸子不懂流體動力學,連我都不懂!拉個屎而已真有這麼複雜嗎?!
  • 科普: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原版的差別,「屁瘋子」「decrotteur」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原版恐怖故事之間的差別,誰是「屁瘋子」,「decrotteur"又是什麼?「decrotteur"的鬱悶工作是什麼?19世紀,法國有個名叫約瑟夫·皮若爾( (Joseph Pujol)的烤麵包師改行做了演員,他常穿著開襠褲上臺,靠各種曲調的屁聲取悅觀眾,大賺其錢。皮若爾的藝名叫「 Le Petomanc」,直譯就是「屁瘋子」他有兩大才華,一是用屁模仿各種聲響,二是用肛門抽菸。他能借著一根橡皮管,吹熄30釐米開外的蠟燭一隻需彎腰洩氣即可。他還能在後面塞進一小支長笛,奏出一兩首旋律來。
  • 滿嘴「屎尿屁、髒話」的男孩,他腦袋裡的小人,在想什麼?
    2、感受語言的力量,意圖獲得更多關注: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個「詛咒敏感期」,這是3~6歲孩子都有的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特點是常常把「屎尿屁,殺,死,滾,打,臭」之類的詞語掛在嘴邊。這個時候孩子們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說這些話可以引起大人的強烈反應,操控他人的情緒。於是他們便反覆使用,不斷試探,觀察周圍人的反應,體會語言的力量帶給自己的成就感。
  • 還在把屎把尿嗎?你不是在愛他是在害他!
    很多媽媽都和家裡長輩對「該不該給嬰幼兒把尿」存在著爭議。其實,只要一聊到「把屎把尿」這個話題,就連媽媽們都會有兩個很分明的隊伍出現:「堅決反對派」還有「堅決擁護派」。有些長輩會覺得,不把尿,寶寶尿在紙尿褲裡,會不舒服。但是,其實只要及時換尿片,勤清洗,保持屁屁乾爽,衛生問題根本不用擔心。至於給寶寶把屎把尿,真的是壞處多多!1.
  • 娛樂至「屎」:聊聊那些「有味道」的遊戲文化
    ,找到完全以屎為主題「屎味遊戲」,還是要靠以天馬行空和自由創作為主的獨立遊戲平臺。這個遊戲最噁心的地方在於,如果玩家想要在遊戲中獲得更強的武器裝備,最直接便捷的方式是——吃其他人拉的屎。當玩家吃足一定量的屎後,就可以生產出綠色的核彈糞便,秒殺敵人。由於場景太過真實,我實在找不到什麼言語用來形容它,放張GIF大家理解一下就好。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當你學會吃屎後,你就會變得更強。」同樣與屎為伍的遊戲,還有《我的湯裡有屎》。
  • 生孩子崩出屎,還不算最尷尬的……
    屎尿屁橫飛@小豆媽想起來這事我就想拿根麵條上吊。>我倒是沒有噴屎,就是醫生最後縫合外陰的時候我放了個屁,當時場面可以說是非常尷尬了。丁香媽媽:放屁沒有崩出屎已經很幸運了。這還是那個溫柔、優雅、端莊的我嗎?!
  • 陳時中稱「臺灣人靠氣質可打敗病毒」,陳玉珍諷:可拿諾貝爾獎了
    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舉辦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頒獎典禮,臺「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臺灣人氣質好,「靠著我們的氣質,可以打敗病毒」。對此,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酸說,陳時中可以拿諾貝爾獎了,靠氣質治百病。
  • 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時間:2020-04-24 14:3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日語四字詞,讀音為こうしそうにょう,羅馬音為konshisonyo,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 「把屎把尿」已經被新標準淘汰?這個年齡前危害大,不建議這麼做
    編輯:微夢媽咪審核:貝貝豆數據調查顯示:7%的人會在孩子一出生就把尿,73%的會在孩子3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把尿,13%的人會在孩子5個月後把尿。人們常形容孩子是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尤其老一輩的人,他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帶大孩子的,由以上數據來看,現如今大部分人也還是會採用把尿的方式,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發現,過早地把屎把尿對於孩子並不好。
  • 屎、尿、昆蟲統統可以入藥,這是一篇重口味的科普!
    但是我告訴你,有些藥是用屎、尿、昆蟲做出來的 你敢信嗎?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糞便類藥材的名字中都帶有「屎」、「糞」這類一看就懂得字眼,有些糞便類藥材的名字還很優雅,比如:夜明砂是用蝙蝠糞便做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五靈脂是用鼯鼠糞便做成,生用行血止痛、炒用止血、外用治療毒蛇咬傷;白丁香是用樹麻雀糞便做成,具有名目消積的功效。 糞便入藥不僅是傳統醫學的產物,也逐漸成為現代醫學的新寵。
  • 「懶人屎尿多」的科學原理!生物學解釋了現象,經濟學道出了本質
    引言當你叫他來幫忙時,結果卻常常遇到他回答「先去尿一波」?或者「突然想拉屎」?這也許只是不想幹活的藉口,但因為其背後確實有著科學的解釋,因此很多時候是真的想拉屎或者撒尿。「懶人屎尿多」之所以會成為人盡皆知的俗語,也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而只要是普遍性的規律,就必然有科學原理存在。
  • 摻尿和老鼠屎的香水,是否讓你拒絕再聞香
    圖片來自於截屏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湯還有恐怕就是皇宮專用的龍涎香了,據說,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的分泌物,一種說法說是排洩物,那就真成了「屎真香」,一種說是嘔吐物,說它不能完全消化食物所留下來的一些殘骸,會在腸道內與分泌物結成固體後再吐出來,初始所吐出來的東西氣味很難聞,不過經過陽光空氣和海水常年的環境盤磨之後會變得很硬,經歷了褪色後,會散發出一種經久不散的香味,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不過它要經歷上百年的海水浸泡成就其珍貴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諾貝爾獎委員會說,相對論還需要實驗的證明,現在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驗證的結果還沒出來,但我們今年馬上就得頒獎了,所以明年再說吧。如此一來,只要有人覺得不靠譜,那獲獎這個事就不太靠譜。所以普朗克主張說,咱們不提相對論,而是拿愛因斯坦的另外一項成果——光電效應,作為諾貝爾獎物理學獲申請的理由。聽起來很靠譜對吧?但右翼分子們也很會想辦法。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為什麼這麼牛掰的理論,都拿不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呢?這裡需要交代一個背景。由於愛因斯坦德國猶太人的身份,一些對猶太人懷有敵意的德國激進右翼分子一直在阻撓這件事。比如當時有個人叫保羅·魏蘭德。如此一來,只要有人覺得不靠譜,那獲獎這個事就不太靠譜。所以普朗克主張說,咱們不提相對論,而是拿愛因斯坦的另外一項成果——光電效應,作為諾貝爾獎物理學獲申請的理由。聽起來很靠譜對吧?但右翼分子們也很會想辦法。
  • 屁大的事也是事,有的動物一輩子憋不出一個屁,有的動物靠屁生存
    不過不光是我們人類會放屁,像我們周圍的貓貓狗狗家禽家畜的都會放屁,只是它們沒有人類這麼發達的臀部,排氣的時候沒有那麼大的響聲罷了,但要是真的聞見它們放的屁,可是更加的令人窒息啊,就拿狗狗來說吧,它們的體溫更高,在腸道內的食物發酵的程度更高,如果吃狗糧的狗狗還好說,要是想犒勞一下愛犬丟一條豬肘子給它們,那食物中大量的蛋白質能產生更多的硫化氫
  • 他靠這個獲搞笑諾貝爾獎
    他的研究非常「另類」:人和動物的尿、袋熊的屎、貓舌頭、狗甩水……2016年,他的3項研究,被列入「美國最浪費的20個科學項目」名單中。換尿布提供的靈感我是胡立德,平時教書,做研究,寫科普書,周末和我的兩個小孩一起下棋、擊劍。模仿狗、人類和犀牛排尿的實驗9年前有一天,我在給兒子換尿布,他突然就開始尿了,於是我量了量他尿的時間和我自己尿的時間,竟然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