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2607篇文章
大家印象裡的藥品是不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但是我告訴你,有些藥是用屎、尿、昆蟲做出來的
你敢信嗎?
下面,就讓藥師帶你們來探究探究
糞便入藥
糞便這麼臭,居然可以入藥?對!早在公元前的西周,我國就有糞便入藥的記載,一直流傳至今。東漢著名的中醫大家張仲景就在其著作《金匱要略》裡提到:人糞汁可以用於治療多種急性食物中毒以及服藥後出現的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的疾病。明代李時珍所著的被稱為「中醫藥學術集大成之作」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糞便類中藥材就有73種!55種動物的糞便可以做成中藥材!至今仍有近20種糞便類中藥材還在使用!
以一些比較常見的中藥材為例。人中黃是人糞浸漬甘草製成,是清熱瀉火的良藥;雞屎白取材自雞糞便上的白色部分,是利水洩熱、祛風解毒的良藥;牡鼠糞是鼯鼠的乾燥糞便,是導濁行滯、清熱通瘀的良藥。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糞便類藥材的名字中都帶有「屎」、「糞」這類一看就懂得字眼,有些糞便類藥材的名字還很優雅,比如:夜明砂是用蝙蝠糞便做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五靈脂是用鼯鼠糞便做成,生用行血止痛、炒用止血、外用治療毒蛇咬傷;白丁香是用樹麻雀糞便做成,具有名目消積的功效。
糞便入藥不僅是傳統醫學的產物,也逐漸成為現代醫學的新寵。近年來,糞便移植成為了微生物學、醫學、基因學等領域重點關注的研究熱點,各類研究也證實,糞便移植是治療腸道疾病的有效手段。歸根到底,糞便移植移植的是糞便中的細菌,通過向患者胃腸道內移植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重建患者胃腸道的菌群環境,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尿液入藥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們肯定看到裡面提過「喝童子尿可以修煉成仙」,當然這裡面包含了科幻的成分,但是尿液確實是可以入藥的!
我國古代就有尿液入藥的相關記載,《本草綱目》就記載了12種尿類藥物,包括9種尿、1種尿白垽(即人中白,為健康人尿自然沉澱的固體物)、1種尿坑泥、1種尿結石,此外,還記載了1種用尿炮製的藥物(秋石),可以用於治療水腫、中風、消渴、動物咬傷等病。
在現代醫學中,一些常用的西藥也是從尿液中提取的。尿激酶是一種從人新鮮尿中或人腎組織培養液中提取的活性蛋白酶,臨床上用於溶栓治療;烏司他丁是一種從人尿中提取精製的糖蛋白,臨床上用於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以及搶救輔助用藥;尿促性素是一種從絕經期或絕經期後婦女的尿中提取的性激素,臨床上用於不孕症、原發性或繼發性閉經的治療。
然而,現在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與尿液相關的「第四醫學」,產生了一種名為「尿療」的治療辦法,一些國家和地方甚至建立了「飲尿會」、「藥療協會」,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我們需要科學地看待!
昆蟲入藥
提到昆蟲,我們能想到什麼?是漫天遍地的蝗蟲,還是令人恐懼的蠍子蜈蚣?其實不少昆蟲都是很好的藥材,對昆蟲類藥物的研究也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了9種昆蟲類藥物!而《本草綱目》則記載了99種,包括45種卵生類,31種化生類,23種溼生類,像常見的蜜蜂、螳螂、蜻蜓、蜘蛛、蠶寶寶等都可以入藥。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昆蟲類藥物的藥用價值也在被不斷開發。不少研究發現,昆蟲體內含有的蛋白質、酶、多肽、抗菌肽、生物鹼等,在臨床上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鎮靜鎮痛、增強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比如蜂毒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被應用於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斑蝥素可以誘導多種與癌症發生有關的細胞凋亡,具有抗腫瘤活性。此外,像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潰瘍病的康復新液、用於治療B肝的肝龍膠囊,都是用美洲大蠊的提取物製成的。
參考文獻:
1.時小紅. 中國糞便類藥物及其臨床應用%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ecal drugs in China[J]. 中華中醫藥雜誌, 2017, 032(008):3417-3420.
2. Vrieze A , De Groot P F , Kootte R S , et al. Fecal transplant: A safe and sustainable clinical therapy for restoring intestinal microbial balance in human disease?[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13, 27(1):127-137.
3. 羅虹, 周昕, 劉傳湘. 從人尿中提取尿激酶及激肽釋放酶[J].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1998(01):95-97.
4. 藍瑞瓊, 蔣亞斌. 國產烏司他丁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系統評價[J]. 中華消化雜誌, 2005, 25(10):618-619.
5. 王夢月, 賈敏如. 我國藥用昆蟲的藥理及臨床研究進展[J]. 時珍國醫國藥, 2001, 012(010):937-938.
6. 張慧琴, 姚敏, 吳道勳,等. 美洲大蠊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J]. 動物醫學進展, 2018, 039(003):107-110.
作者:浙江省中醫院
範婷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