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把屎把尿嗎?你不是在愛他是在害他!

2021-01-08 媽咪寶貝傳媒

很多媽媽都和家裡長輩對「該不該給嬰幼兒把尿」存在著爭議。其實,只要一聊到「把屎把尿」這個話題,就連媽媽們都會有兩個很分明的隊伍出現:「堅決反對派」還有「堅決擁護派」。有些長輩會覺得,不把尿,寶寶尿在紙尿褲裡,會不舒服。但是,其實只要及時換尿片,勤清洗,保持屁屁乾爽,衛生問題根本不用擔心。至於給寶寶把屎把尿,真的是壞處多多!

1. 「把尿」會讓孩子喪失根據尿意排尿的能力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有些寶寶在把尿的時候能尿出來了,更多的原因是一種條件的反射。久而久之這種條件反射會限制了寶寶大腦發育去控制排便的功能,於是有可能會讓膀胱功能無法發育成熟,再有,頻繁地把尿更是會影響膀胱儲存功能的健全。

2. 「把便」易造成寶寶肛門的括約肌鬆弛

許多寶貝的大便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這樣就減少了家長一般小嬰兒在大便前是有表現的可能突然表現為眼周圍發紅、眼神發呆、身體扭動、嘴角向兩側撇著使勁,甚至放幾個臭屁,這時家長趕快「把便」,一般大便都會排出來。但是如果經常給寶寶「把便」,就會容易造成寶寶肛門的括約肌鬆弛。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年紀大了就有可能因為嬰幼兒時把屎把尿使括約肌鬆弛而造成膀胱功能不穩定,尿頻尿急甚至尿失禁。

3. 對寶寶的脊椎與髖關節過分刺激

寶寶的脊椎與髖關節都還未完全成熟,非常容易造成移位或者是弄傷。給寶寶把尿的姿勢會讓寶寶全身的重量都落在了脊椎與髖關節這兩個部位,而且一般寶寶不會在把尿時馬上就會尿出來了,那麼這個姿勢就得維持更長的一段時間了,這樣對於寶寶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令媽咪傷腦筋的故事】

媽咪覺得給寶貝穿上紙尿褲怎麼著也是個累贅,心想還是教他自己上廁所吧。寶貝正玩得高興呢,媽咪非要拖著他去廁所。寶貝哭啊鬧啊扭動身體啊,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寫滿了不願意。無奈,媽咪只好放棄。然而,幾秒鐘不到,寶貝哭喪著臉過來了:「媽媽,尿尿了。」看著寶貝直著雙腿怪怪地走路的模樣,媽咪心裡那個窩火啊!「我剛剛叫你尿,你不肯尿,現在褲子溼了吧!難受了吧!」

很多寶貝對媽咪的如廁訓練一點興趣沒有,常常因此鬧得媽咪束手無策。幾乎每個媽咪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甚至無數次地看過寶貝上演這樣的劇目,那麼究竟該不該對寶貝進行如廁訓練,什麼時候對寶貝進行如廁訓練,又怎樣對寶貝進行如廁訓練呢?

【開始如廁訓練的最佳時機】

如廁訓練主要為幫助寶貝順利擺脫紙尿褲,逐步擁有大、小便自理的能力。媽咪要了解的是,如廁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媽咪只有挑選適合的時機、按照寶貝發展的不同階段,男女有別、按部就班地進行針對性引導,才能成功達到目標。

在寶貝準備好之前,最好不要開始如廁訓練。每個寶貝適合如廁訓練的時間都不一樣,大多數寶貝適合在2-2.5歲之間進行如廁訓練,也有的寶貝可能早在18個月,或者晚到3歲以後才適合開始如廁訓練。除確定寶貝準備好之外,如廁訓練還應注意選擇父母有大量時間和寶貝相處,寶貝開始嘗試努力取悅父母,並且沒有其他娛樂活動或者重大事情(如有更小的寶貝誕生、父母離異、搬家、換了新保姆)發生的時候。

【適合如廁訓練的3個信號】

1. 生理

寶貝可以坐、跑、走得很穩。

一天有兩三個小時紙尿褲是幹的,表示寶貝的膀胱括約肌有了較好的力量控制。寶貝每天都會有基本固定的排便時間。

2. 行為

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否則可能無法完成解尿或排便。

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即使不能做得很完整流暢也沒關係。

會告訴媽咪他做了什麼,例如便便、尿尿等,表示寶貝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

表現出獨立的意願,想要自己完成事情。不排斥使用坐便器。

3. 認知

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知道每一樣東西都有它自己歸屬的位置。

會說尿尿、便便這些字眼。排尿、排便前會先提前告知。

【輕鬆應對如廁難題的5個策略】

1.準備寶貝喜愛的特別便器

讓如廁訓練變成一場戰鬥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明智的媽咪會在訓練前做些鋪墊,讓寶貝從心理上感受到如廁帶來的快樂。比如,可以帶寶貝一同挑選他喜愛的便盆,讓寶貝為自己的小便盆做些他認為有趣的裝飾,或者給他的小便盆塗上一些有趣的圖畫等等,這樣,寶貝就會對他的小便盆產生興趣,並因此喜歡上他的小便盆,進而產生要坐在上面大小便的欲望。這是寶貝喜歡上如廁訓練非常重要的一步。

2.準備適合如廁訓練的褲子

為寶貝準備幾條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褲子,一般選用容易穿脫、棉質、吸水性強、易於清洗的褲子,這種質地的褲子能夠讓寶貝強烈地感覺到褲子弄髒後的不舒適感,事後又比較容易清理,有利於更快更好地督促寶貝學會自己如廁。

3.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開始訓練

選擇寶貝經常玩耍並且最喜歡的場所,在那裡開始訓練。一開始可以用便器當玩具,利用寶貝的布娃娃做示範,和寶貝一道訓練布娃娃坐盆大小便,通過遊戲不著痕跡地影響寶貝,讓他產生主動坐盆大小便的欲望。通過對布娃娃的訓練,寶貝很快就會熟悉坐盆大小便的程序,這時,媽咪可以遊戲的方式鼓勵寶貝和布娃娃輪流坐盆。一旦寶貝習慣了坐盆,就可以嘗試訓練他坐盆大小便了。

4.把握寶貝如廁的各種信號

一旦發現寶貝有大小便的跡象,比如放屁、扭動身體、用小手摸小雞雞或者小屁股(有的寶貝甚至會主動告訴媽咪他要大小便),趕緊告訴寶貝到了坐盆的時間了。一邊幫助寶貝坐盆,一邊以類似的話語鼓勵寶貝:「喲,好能幹的寶貝,都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坐在馬桶上大便了。」

5.讓寶貝多方了解如廁程序

媽咪可以給寶貝買一些教寶貝如廁的圖書、影像資料給寶貝看,通過這些媒介讓寶貝了解如廁的程序,養成按時如廁的好習慣。

【貼心提醒】

1.每個寶貝都有自己的發育進程,不要苛求寶貝

美國有育兒專家認為,3歲之前,即便與同年齡寶貝比較,寶貝如廁訓練的進程顯得慢了很多,但是只要他對如廁訓練毫無興趣,也沒有必要一定要逼著他按照媽咪的意願進行訓練。明智的媽咪最好仔細觀察寶貝,耐心地等待寶貝自己準備好,在他準備好之後再對寶貝進行訓練。

2.不要讓如廁訓練成為寶貝的心理壓力

在進行如廁訓練時,寶貝會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因此,父母一定要經常鼓勵寶貝,以一種平常的心態,等待寶貝慢慢地適應。如果對寶貝進行如廁訓練失敗,不要給寶貝施加任何壓力,尤其不要懲罰寶貝。強迫寶貝進行如廁訓練會給他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使寶貝對便器產生恐懼情緒甚至導致便秘等問題。

3. 如廁訓練男女差異

男女寶貝在如廁訓練上,除了解尿的方式不同外,沒有太大差別。由於男寶貝要站著尿尿,需要運用較多大腿肌肉的力量,難度較高,而且容易因緊張而尿不出來,所以媽咪可先讓寶貝從練習坐在馬桶上尿尿開始。等寶貝能夠自己控制解尿的時候,再讓爸爸帶著寶貝上廁所,模仿及學習站著尿的方式,慢慢進入狀態。

相關焦點

  • 書評|《深夜放屁大賽》:孩子們都愛的屎尿屁故事
    作為「童書界諾貝爾獎」林格倫紀念文學獎得主,享譽世界的日本繪本巨匠荒井良二的經典之作,《深夜放屁大賽》爆笑暢銷25年,沒有孩子不愛它!果然,一拿到書,小孩就一遍一遍地看,我問,喜歡嗎?孩子大聲說,媽媽,我真是太喜歡它了!我也陪著小朋友一起讀過好多遍,驚詫於「屎尿屁」故事的背後竟然這麼有趣有料,經典繪本果然名不虛傳。1.
  •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
    尿屎屁是什麼味道?>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博士 好奇博士 來自專輯好奇博士の人體奧秘附錄1:告訴你個悲慘的消息
  • 靠研究屎尿屁拿諾貝爾獎靠譜嗎?
    袋熊和它的屎(不是幹豆腐憑藉對這兩個問題的深刻研究胡立德獲得了兩次搞笑諾獎而在領獎的時候他的行為也是讓人難以忘記第一次,他頭戴馬桶蓋上臺胡立德自己說了這叫科學來源於生活有一天,他在給兒子換尿布的時候兒子突然滋了他一臉他就很好奇,這麼小的小孩怎麼能尿這麼多尿
  • 滿嘴「屎尿屁、髒話」的男孩,他腦袋裡的小人,在想什麼?
    不管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家長首先要思考,而不是先動手。當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出令人不愉快的詞彙時,我們應該立即反思:我平常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句話,讓孩子學會了?孩子跟誰學的?他想表達什麼?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不動腦先動手,事情可能會朝著更嚴峻的方向發展。
  • 「懶人屎尿多」的科學原理!生物學解釋了現象,經濟學道出了本質
    引言當你叫他來幫忙時,結果卻常常遇到他回答「先去尿一波」?或者「突然想拉屎」?這也許只是不想幹活的藉口,但因為其背後確實有著科學的解釋,因此很多時候是真的想拉屎或者撒尿。「懶人屎尿多」之所以會成為人盡皆知的俗語,也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而只要是普遍性的規律,就必然有科學原理存在。
  • 大S給孩子換尿布被噴一臉喝過尿,而汪小菲聞到屎味就把女兒拋走
    性格柔弱的大S很喜歡向老公汪小菲撒嬌,且對家務活也不是很熟悉,被不少網友吐槽矯情。那時錄製節目時的大S才經歷了小產,身體和情緒都比較脆弱,很容易情緒崩潰,汪小菲也全程求生欲滿滿給節目增添了不少笑點。不過鋼鐵直男汪小菲還是在不經意間傷了老婆的心,氣哭了老婆自己仍然一臉懵。在節目中為了逗老婆開心,汪小菲故意將車騎得歪歪扭扭,誰知直接將老婆嚇哭。
  • 屎、尿、昆蟲統統可以入藥,這是一篇重口味的科普!
    但是我告訴你,有些藥是用屎、尿、昆蟲做出來的 你敢信嗎?至今仍有近20種糞便類中藥材還在使用! 以一些比較常見的中藥材為例。人中黃是人糞浸漬甘草製成,是清熱瀉火的良藥;雞屎白取材自雞糞便上的白色部分,是利水洩熱、祛風解毒的良藥;牡鼠糞是鼯鼠的乾燥糞便,是導濁行滯、清熱通瘀的良藥。
  • 世界上最悲催的工作,在屎尿裡潛水14年,給你10萬/月你做嗎?
    他每天都在「與屎共舞」!
  •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試試這些「屎尿屁」繪本吧 尹琳 2018-09-30 09:44 來源:澎湃新聞
  • 「把屎把尿」已經被新標準淘汰?這個年齡前危害大,不建議這麼做
    人們常形容孩子是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尤其老一輩的人,他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帶大孩子的,由以上數據來看,現如今大部分人也還是會採用把尿的方式,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發現,過早地把屎把尿對於孩子並不好。
  • 摻尿和老鼠屎的香水,是否讓你拒絕再聞香
    圖片來自於截屏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湯你說這些造假作坊,用臭味來掩飾臭味,是什麼科學原理?記得在小學的課外閱讀中有過關於屎尿的作用一文中提到過,糞便中含有一種元素叫吲哚。高濃度的吲哚具有很強烈的糞臭味。高度稀釋的溶液可以作為香料使用。用量一般在千分之幾, 常用於茉莉,紫丁香,荷花和蘭花等日用香精配方,目前大部分提取自石油。
  • 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時間:2020-04-24 14:3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行屎走尿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日語四字詞,讀音為こうしそうにょう,羅馬音為konshisonyo,意為平凡的日常生活。
  • 飛行中的屎尿屁
    你是否好奇過,飛行中那麼多屎尿,都到哪裡去了呢?會不會直接從萬米高空拋灑下來化為一團烏雲?大部分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並不用擔心被天屎襲擊。除非你乘坐的是一款60年前的老飛機,比如1937年款英國休潑馬林公司Stranraer水上飛機。
  • 你確定你真的愛他(她)嗎?
    對「愛」「恨」下一個定義,這並不容易。實際上,有幾年很多次,武老師對他的諮詢師朋友們說,他現在好像不知道什麼是愛了。看看我們目前的理論體系就會知道,迄今為止還沒怎麼給「愛」下過定義,有一些用戶在留言中問,如果精神分析認為,自戀、性和攻擊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那麼愛和恨在哪裡,它們不是動力中的一種嗎?
  • 結論:一條屎的長度,一般來說,是直腸直徑的5倍左右
    患者可以一鍵發送自己的便便動畫(而不是真實照片)給醫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跟醫生描述我的屎長啥樣了。一坨硬屎,很生氣的樣子,看來是主人便秘了屎與健康的關係很好理解。但屎與機械工程學的關係,或者說,屎與流體動力學的關係,就沒那麼好理解了:別說腸子不懂流體動力學,連我都不懂!拉個屎而已真有這麼複雜嗎?!
  • 他可能永遠愛你嗎?
    如果喜歡本文,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喲~芝芝心理會持續為你更新專業和有趣的心理學知識,以幫你應對紛繁的世界。 在嗎? -不在 最近有部電影很好看,一起去看嗎?
  • 奇葩的大象屎咖啡好喝嗎?
    奇葩的大象屎咖啡好喝嗎?最近又有一款飲品誕市了,那就是大象的糞便,俗稱大象屎咖啡,沒錯就是大象的便便,你會想大象的便便能喝嗎?還真有人喝,而且價格不菲,這是一種泰國獨有飲品。首先見識一下傳統的大象便便。對!就這麼大一坨!
  • 他認錯的方式,就代表他對你的愛有幾分
    但是往往認錯的方式就那幾句話:「好了好了,我承認錯了還不行,我向你道歉好不好?」或者是:「你不要生氣了,我知道錯了,這樣子行不行?」你說,這樣子的認錯方式到底行不行?看起來頗有誠意,實際上卻是絲毫的沒有讓女生感到滿意。這樣普普通通的認錯方式,還倒不如不說。你覺得他這樣的認錯方式,男生愛你有幾分呢?
  • 莊子:不要用愛的名義傷害愛你的人!
    儒家是一種熱情的哲學,它提倡仁者愛人,最好是你愛我我愛你,然後把愛灑向全世界;而道家是一種冷靜冷酷的哲學。它認為人的溫度就是自然的溫度,而自然是沒有愛的,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孔子提倡一種愛的哲學,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道家對此不以為然,特別是莊子。在莊子看來,難道己所欲就能施於人嗎?莊子不是愛的哲學家,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如何去愛這個方法論。
  • 街頭藝術家用屎粑粑畫畫
    (原標題:你沒看錯,這張畫是用屎粑粑畫的) 對,你沒看錯,這張畫就是用屎畫的,藝術家的世界小編也是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