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
我們知道在宇宙當中的星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恆星,另一類是行星。二者的區別就是恆星能夠發光放熱,向外釋放能量,而行星通常不能,而且通常恆星比行星的質量都要大上許多,行星一般也圍繞著恆星旋轉。比如在我們的太陽系當中,核心太陽就佔據了太陽系99%多的質量,而且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和其他的一些小星體,基本上都圍繞著太陽旋轉。
由於恆星自身能夠發光放熱,而行星只能接收恆星表面傳出的熱量,所以通常恆星的表面溫度要比行星高很多。比如太陽的表面溫度足有5500攝氏度,而就算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星球金星,表面溫度也只有480度左右,尚且不及太陽的十分之一。
但是就在最近,科學家卻觀測到了大概65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幾乎達到了恆星的程度,足有4327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了。這顆行星就是位於天鵝座的KELT-9b。KELT-9b的體積大概是木星的3倍,但是質量卻只有木星的一半,是一顆非常典型的氣態巨行星。同時它4327攝氏度的表面溫度,也是「秒殺」宇宙中許多恆星的存在,是人類已知的宇宙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
那麼這顆行星的溫度為何會如此之高呢?我們前文當中已經提到過,行星自身通常是不能發光放熱的,那麼這顆行星的溫度來源,自然是它所圍繞的一顆恆星。當然這顆恆星的「規格」也是非常恐怖的,體積足有太陽的3.5倍,而且表面溫度達到了驚人的10000攝氏度,也接近太陽表面溫度的兩倍。
而如此高的溫度和如此大的體積,這顆恆星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自然也是非常劇烈的,要比太陽活躍很多。科學家們估計太陽核心的溫度大概在2000萬攝氏度左右,而這顆恆星的核心溫度很有可能達到太陽的兩倍甚至三倍,達到6000萬攝氏度。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相比之下太陽簡直就成了「避暑勝地」。
話題回到方才那顆溫度最高的行星KELT-9b上。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達到了4327攝氏度,當然維持這種溫度也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科學家在觀測KELT-9b的軌道時,發現它的運行軌道後方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如同彗星一樣。科學家分析,這很可能是KELT-9b自身由於溫度過高,導致「蒸發」造成的現象,也就是說KELT-9b的質量是在不斷損失的,未來很有一天,它會消失在宇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