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這顆行星溫度超3000℃,上面一年等於地球一個星期

2020-10-20 奇點使者

有關注諾貝爾獎頒發情況的朋友應該知道,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兩位天文領域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對研究和探測系外行星的傑出貢獻。實際上這兩位科學家早在1995年就在太陽系外首次發現了行星,從那之後科學家們將給予了系外行星更多關注,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一顆宜居星球。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關於系外行星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來自美國的天文團隊發現了一顆極端的系外行星,並將其取名為「WASP-189b」,而它所圍繞的恆星則是WASP-189。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通過觀測和分析發現WASP-189b是一顆地表溫度超過3000攝氏度的行星,這和它與主恆星之間的近距離有相當大的關係。



科學家如何發現該行星的特別之處?

據了解,這支團隊藉助了歐洲航天局的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而這顆探測衛星專門被用來觀測系外行星。這顆探測衛星在3年前就已經發射了,服役三年來已經發現了不少系外行星,但這次它所發現的WASP-189b與以往的系外行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行星的表面溫度、公轉周期等方面。那麼該探測衛星是如何發現WASP-189b的呢?



恆星系內的行星一般都會圍繞著主恆星運動,當行星運動到主恆星與地球中間的位置時,探測衛星就能夠通過亮度遮掩的方式獲取相關數據。在行星整個運動的過程中,探測衛星可以根據行星的不同位置獲取不同的信息,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它圍繞主恆星公轉的周期還不到3個地球日,這導致了它表面的溫度超過3000攝氏度。

這顆行星到底有多極端?

由於該行星與地球保持著遙遠的距離,因此探測衛星無法獲得更詳細的情況。但研究人員根據有限的數據推測出了WASP-189b的大致情況:它的表面應該比較粗糙,這個特點還是和大多數行星相似的,但是它表面高達3200攝氏度的溫度則讓科學家不可思議,因為在以往的探測歷史中從未出現過一顆如此高溫的行星。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通過計算發現它的體積比木星還要大1.6倍,換而言之它就是一顆熱木星,後來經過驗證它是人類所有發現的熱木星中亮度最高的一顆。除此之外,這顆行星似乎被主恆星的引力鎖定了,永遠有一面朝著主恆星,另一面背對著主恆星。毫無疑問,這樣的星球很大概率是不存在生命的,人類也不可能將它定義為宜居星球。

如果生活在這顆星球上,將會看到什麼景象?

莫妮卡·倫德爾是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同時她是日內瓦大學的天文學家,也是美國國家研究行星能力中心的研究人員。莫妮卡表示,這次發現讓所有研究人員都十分驚訝,原來宇宙中還存在這種顛覆認知的星球。它比所有已知的熱木星都要龐大,而且圍繞主恆星轉一圈只需要兩天多的時間。



如果人類在該行星上生活,那麼將面臨著永久性的白天和永久性的黑夜,這種情況是很難適應的。即使另一面背對著恆星,但它依然會受到恆星輻射的作用,因為它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如果能夠在這顆行星上生活,人類感受到一年的時間縮短為3個地球日的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時光穿梭的情況。



當然這個假設並不成立,因為WASP-189b表面3000多攝氏度的高溫就足以讓所有物質都融化,連平日裡鋼鐵這種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最堅硬的物體在這顆行星的表面也會瞬間被汽化,因此說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行星中最極端的一顆也不為過。當然,WASP-189b也可能不是宇宙中最極端的行星,畢竟宇宙浩瀚無窮,人類還有許多未探索的空間。

資料來源

環球科學 10月15日 《天文學家揭露目前發現的環境最極端的行星》

相關焦點

  • 3000攝氏度!連鐵都變成了蒸氣!這顆行星的溫度比焚化爐還高
    編者按:超熱系外行星WASP-121b的表面細節被進一步挖掘,隨著觀測的深入,該行星表面溫度被測定出來,達到3000攝氏度連鐵都變成了蒸氣,溫度比焚化爐還高。隨著我們對系外行星觀測的深入,各種千奇百怪的行星也被科學家所掌握,今天我們說的這顆系外行星就是非常極端的一個案例:超熱系外行星WASP-121b,大氣中發現了許多氣態金屬的信號,至少7種金屬被汽化。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不能太冷或者太熱,這個就要求這顆星球離主恆星的距離適中。科學家們制定了「超宜居」標準,最後從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獄星球,地表溫度高達3000度,距離地球63光年
    宇宙浩瀚無邊,無奇不有,人類自探索以來,發現了很多不可思議的神秘天體,甚至有些天體讓科學家也感到震驚,宇宙的神秘遠超人類的想像。480度是太陽系內行星的最高溫度,而在離地球63光年外的狐狸座的位置有一顆行星,它的地表溫度高達3000度,如此高的溫度鐵都能融化,我們所知的純鐵的熔點才僅有1535度,3000度是純鐵的沸點。如此可怕的地表溫度,這個星球到底是什麼樣的?
  • 盤點太陽系外那些不可思議的行星世界,這顆行星被扭曲成「雞蛋」
    下面就和大家說說這些太陽系不可思議的行星。「熱冰」行星格利澤436b格利澤436b距離地球只有30光年,並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是一顆氣態行星,大小與太陽系的海王星相當,但是由於它距離母恆星只有435萬公裡,這個距離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要近10倍,公轉一周只需要2.6天,由於和紅矮星距離過近,使得它外部的氫氣層不斷被蒸發,加上公轉起來就像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巨型彗星,但是這並不是它最奇特的地方,這顆氣態行星有一個很小的巖質內核表面有奇特的
  • 表面溫度達3000℃,大氣中充滿氣體金屬,這顆行星難道是煉獄
    因此,它的公轉速度也非常快,只需要1.27個地球日就能度過它自己的一年。在距離這樣的宿主恆星如此近距離的情況下,WASP-121b的溫度自然也低不了。觀測結果表明,它的表面溫度達到了2500-3000攝氏度!從溫度到體積,WASP-121b都完美地符合了熱木星這個行星分類的特徵。儘管這還不是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溫行星,但仍然令科學家吃了一驚。
  • 行星最高溫度有多高?這顆行星大木星三倍,數千度高溫熱到能發光
    宇宙中也有很多熱木星,它們都是距離主恆星很近的大質量行星,受到主恆星的能量輻射很強,因此其大氣層溫度很高,有的甚至高達數千攝氏度,這樣的大質量行星通常都有磁場,由於他們距離主恆星比較近,所以接收到的恆星風比較強,因此在它們的兩極地區,會有著強烈的極光現象出現,其亮度是地球上極光亮度的成千上萬倍。
  • 「第二地球」被發現!一年385天氣候溫和,上面有生命出現
    人類一直都在不斷的利用射電,望遠鏡等多種天文器材為的就是觀測到跟地球環境非常相似的星球,並且也能夠通過此種方法來尋找到外星生命,而跟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其實人類已經找到很多了。「第二地球」被發現!一年385天氣候溫和,上面有生命出現!
  • 天鵝座有顆行星比恆星還熱,表面溫度達4400℃,一年只有一天半
    不過金星還並非已知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它只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而已,天文學家們在2016年發現了天鵝座位置的一顆距離地球670光年的系外行星,編號為KELT-9b,這顆星球向著主恆星一面的溫度,高達近4400℃左右,比很多紅矮星和橙矮星的表面溫度還高,地球上也沒有任何元素可以承受如此的高溫不變狀態。
  • 科學家發現「鏡像地球」,距離3000光年,上面可能也有「人」
    截止到目前,科學家們一共在宇宙中發現了上百顆情況很接近地球的行星,不過如果說哪一顆目前最讓人心動,或許是前段時間剛剛發現的這顆恆星圍繞著一顆名為克卜勒-160的紅矮星運行,從它和主星之間的距離來看,KOI-456.04上接收到的來自於主星的能量,大約是地球的93%,同時,它的公轉周期是378天,表面平均溫度大約比地球要低10攝氏度左右,通過觀測,它極有可能存在著一個和地球相似度極高的大氣層,而且不排除存在液態水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開始尋找地外宜居星球,宇宙中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不計其數的恆星,許多恆星都有行星圍繞著其旋轉,要怎麼才找到宜居星球?首先,行星要處於我們所說的宜居帶內,行星與恆星的距離要合適,地球就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它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剛好能夠保存液態水存在的環境,環境要和地球相似,上面能夠住人,科學家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來尋找宜居星球。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為了尋找宜居行星,德國、美國的研究人員參考地球的條件制定了「超宜居」行星的標準,如行星的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存在水、與主恆星的距離等參數,最終從目前已知的4500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行星?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這是最近很多媒體報導的消息,初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這是真的嗎?於是我點開一看。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科學家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完美,其上或已存在生命
    據報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與來自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展開合作,在目前已知的4500顆地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上的條件要比地球還要完美。提到宜居行星我們都知道,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的宜居行星,就是指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樣的星球上氣候環境適宜,適合生命在上面繁衍生息。
  • 這顆星星堪稱「地球2.0」 與地球超像
    格利澤832c和地球原標題:這顆星星堪稱「地球2.0」 與地球超像這顆「超級地球」會有生命存在嗎?與地球有多像?有一個類似的太陽在照耀著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羅伯特·威滕邁爾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格利澤832c,是圍繞恆星格利澤832運行的一顆行星,公轉周期36天。它的質量約是地球的五倍。
  • 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若存在生命,將比地球上更舒適
    首先溫度上必須要適宜,這就要求行星應該位於其母星周圍的適宜位置,既不能太過於寒冷,同時溫度也不能太高,這是碳基生命的基本要求。例如太陽這類恆星它的宜居帶就是在金星和火星軌道之間,地球正好處在宜居帶的中心位置。
  • 美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10月5日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已發現在太陽系外至少有24顆行星很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的標準,其中包括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大氣成分,是否在宜居帶中,是否有液態水等等。
  • 美歐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據外媒報導,一個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研究團隊10月5日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已發現在太陽系外至少有24顆行星很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的標準,其中包括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大氣成分,是否在宜居帶中,是否有液態水等等。
  • 同樣是行星,它相當於一萬個地球,人站上面重達一噸,一年只五天...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距離我們440光年的武仙座位置,有一顆質量巨大的行星,雖然體積與木星相當,但質量卻是後者的8倍,拿地球作比較的話,可相當於地球的1萬倍。在這顆表面兩千度的行星上,五天就過了一年,而且這個巨大的行星正在發育中,終將脫離行星行列。
  • 「超宜居行星」輪廓已現,每一顆都比地球優越,人類能抵達嗎?
    「超宜居行星」長什麼樣子?研究者表示,這些行星一般都圍繞著亮度比太陽低、表面溫度比太陽冷的K矮星運行,這一類的恆星質量要比太陽小,同時壽命則要比太陽小很多,這意味著,這一類恆星的恆星系統,是可以在宇宙中存在更長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