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2時許,一女子在廣東陽江某駕校被潑不明腐蝕性液體導致皮膚大面積受傷,嫌疑人逃跑。
經調查,嫌疑人與該女子原是情侶關係,兩人已於今年2月份因感情矛盾分手。男子曾在電話裡威脅女子,得不到她便無法讓她活在世上。
知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在節目中說過,不太正常的人格有十多種,有兩類屬於極端型人格的,一是邊緣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特點是人好的時候特別好,但急起來特別急,在一個界限兩邊跨來跨去。還有一種就是被動攻擊人格,特別是比較壓抑,表面上擺笑臉,但卻懷恨在心,外在表現與內心不一致的特點。
這兩種人格,在談戀愛當中都要特別小心。
比如說劉鑫江歌案中的陳世鋒,上海殺妻藏屍案裡的朱曉東,還有被潑汽油點火致毀容的事件,不枚勝舉。很多人的人生因此被毀,家人痛心一生。
我們生活中,如何去發現,親近的人有極端行為呢?
極端型人格的人通常會把自己主觀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一旦自己的意願未得到響應或認同,他(或她)便會做出出其不意的舉措。
極端型人格的人平時與普通人一樣,但稍有人不順他的意,就會情緒激動,摔東西,冷暴力,對人使用暴力,想同歸於盡,但施暴後又會出現跪地乞求,苦苦挽回的行為。
極端型人格的人最大的特點是有自己得不到的就毀掉的心理,緊盯問題無比擴大,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不考慮事情的後果。
極端型人格怎麼來?
這類人可能從小就嬌生慣養,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懂感恩,覺得一切都應該順著自己的意願來。稍有不順,就會暴躁失控,易走極端。
為人父母,生而不養是一種罪過,但養而不教為害更大。建立孩子同理心,同情心,及時糾正所犯的錯誤,引導健康積極的心態,用理性、文明的觀點評價他人。
極端型人格的人通常在失控的情況下,自己並不能意識到失控,甚至根本沒有共情能力,他們對他人的痛苦缺乏想像力。他們抽象思維極弱,同時缺乏內化的標準,不會自我反省,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這種情況下,不要跟他們硬碰硬,穩住他們的情緒,遷就他們的意願,以保護好自己。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及時止損,遠離極端型人格。同時,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健康、穩定的環境中生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