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主招生論文涉嫌造假談我國自主招生改革

2021-01-16 教育改進社員村

總體看來,自主招生中的論文造假問題並不陌生。調查顯示,我國存在大約產值100億元的論文代寫市場,而之所以存在代寫論文,是因為我國的學術評價體系存在問題,在評價一名學者的學術能力、學術貢獻時,只看論文發表,而不重視論文本身。重視論文發表和重視論文本身是不一樣的。重視論文發表,主要關注論文發表的數量以及期刊檔次,而重視論文本身,則關注論文本身的創新價值。由於只重視論文發表,因此很多人就在炮製論文、運作論文發表上做文章,代寫論文的機構也「應運而生」,這些機構與一些劣質期刊勾結,打造出代寫論文產業鏈。


自主招生論文造假現象,是代寫論文產業鏈的下移。可以說,凡是有論文要求的地方,都會滋生出論文造假亂象。針對代寫論文等論文造假問題,我國必須改革學術評價體系,推進專業同行評價,要用學術標準評價一名學者的真實學術能力與學術貢獻。


而具體到自主招生,高校更應該關注論文本身所展現的學生的學術潛能,而非是否發表論文。如果只看論文是否發表,那麼,就會給代寫論文提供很大的運作空間。這要求高校在對自主材料進行審核時,組成獨立的專家委員會,按不同學科審核學生論文的真實性和質量。也許有人會說,自主招生申請的學生太多,審核的工作量太大,但其實,申請自主招生學生平均到一個校不到一萬人,這些學生中提交論文的只有一部分,把這一部分學生的論文分散到各學科進行評審,並不會耗費太多時間。不願意耗費時間審閱論文,那麼處理論文的辦法就只有看是否被期刊錄用了。所以,在自主招生論文涉嫌造假被質疑後,有高校就把責任推給學術期刊,說它審核不嚴,並稱高校沒有責任去審核學生提交論文的真實性。這其實是不負責的,也表明有的高校失去了獨立評價的能力,把期刊發表作為學術評價的唯一標準。


再就是要加大對自主招生論文造假的處罰力度。針對自主招生論文造假問題,2017年4月, 就在當年所有高校自主招生報名結束之際,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嚴格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證書、發明、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堅決斬斷「利益鏈條」。該通知強調,不宜簡單以賽事證書、發明、專利、論文等作為報名條件,而要結合本校相關學科、專業特色及培養要求,科學合理確定報名條件,突出對學生的學科特長和能力要求。[2]


2018年3月,隨著新一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啟動,教育部專門做出部署,要求堅決打擊自主招生作假。教育部強調,對在自主招生中提供虛假報名材料的考生,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相關要求細化了對自主招生申請材料弄虛作假的處理,明確在報名階段查實的,取消其自主招生報考資格,同時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資格;在入學前查實的,取消其入學資格;入學後查實的,取消其錄取資格或者學籍。對學校、單位和個人在自主招生中徇私舞弊或協助考生弄虛作假的,將嚴肅追責問責,絕不姑息;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按照以上規定,只要學生提交的自主招生論文被查實造假,不管他是否通過初審,或者通過初審後是否獲得資格,以及最終被錄取,都應該視為高考作弊處理。只有嚴格處理,才能對造假者產生震懾作用。


對於公開宣稱運作自主招生論文代寫的機構,也應該依法追究負責人的刑責。我國已將組織作弊罪入刑,由於自主招生申請材料造假已被作為高考作弊處理,那麼,有組織有計劃地幫助自主招生論文造假,就是組織作弊。因此要按組織作弊罪追究有關機構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高中自主招生改革的風險及其規避
    然而風險伴隨改革而生,高中自主招生改革存在著風險增益與風險損失的雙重可能,其隱含的公平性風險、信任風險與應試化風險將使改革承受預期之外的風險損失。為將高中自主招生改革風險損失限定在一定範圍內,可採取頂層設計與底層視角並重,探索高中學校特色招生與特色培養體系,建立風險利益激勵與約束制度等應對策略。
  • 媒體調查:1500元買篇論文,自主招生誰在「走門道」?
    該事件中,就讀於鄭州一中的考生蘇某,被發現在申請北京師範大學自主招生初審過程中提交的論文涉嫌抄襲。日前,相關論文已在知網下架。緊接著,學術圈公號「知識分子」發文指出,全國多所高中的學生發表的論文涉嫌抄襲造假,手法包括直接抄襲、多文拼湊以及和學界人士聯合署名等。文中提到的一位論文署名作者來自湖南長郡中學。
  • 在這些期刊發表論文受自主招生認可
    文學作品、論文、專著發表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條件之一,在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中,有將近50%的高校明確認可。對於招生簡章中出現的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核心期刊、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文學作品、論文、專著…該如何理解?
  • 南京師範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培養模式,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8〕14號)的精神,南京師範大學2019年繼續在江蘇省內開展自主招生工作,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 同濟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進中學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引導樹立全面發展的育人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14]18號)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加快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我校2018年繼續開展自主招生工作。
  • 2018年西南大學自主招生簡章
    為做好2018年自主招生工作,根據國家及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簡章。  一、招生專業及計劃  學校2018年自主招生計劃共500名。根據學校實際,共有30個專業(類)分4個類別納入自主招生,詳見下表。
  • 四川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高等學校考試制度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和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14〕18號)和《教育部關於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
  • 解析:自主招生考試英語試題|自主招生,試題解析_網易教育
    由於各個高校的自主招生英語試題在題型和考察重點上相差較大,本文以復旦大學和交通大學為例介紹和分析英語自主招生考試的題型、考點、變化趨勢以及準備時的注意事項。復旦大學自主招生英語試題——題材廣泛,詞彙量、閱讀量、知識量較大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考題由200個選擇題組成,共1000分,英語共30題左右,包括語法與詞彙、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三個題型。語法與詞彙部分考察語法、固定搭配、短語、形近詞辨析以及生詞,06、07年各8題,08年16題。
  • 復旦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14〕18號)、《關於做好2016年自主招生簡章修訂工作的通知》(教學司函〔2016〕8號)等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進中學素質教育深入實施
  • 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盤點(組圖)
    自主招生,會勾畫出什麼樣的軌跡,又能將中國教育引向何處?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2年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試點工作的通知》,不僅擊碎了此前「自主招生聯盟將遭取締」的傳聞,而且對高校自主招生做出了進一步規範。此前,中國幾所知名高校就已按捺不住,紛紛公布了各自的自主招生新政,引起公眾的又一輪討論,乃至爭議。
  • 廈門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實際情況,我校2019年將繼續開展自主招生錄取工作。學校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選拔學科特長突出,具有創新潛質並有志於學習相關學科專業的優秀學生。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為進一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經教育部批准,2017年學校繼續開展自主招生試點工作。   一、招生計劃   文理科招生計劃總數為200人,面向全國招生。未採用平行志願投檔的省份,第一志願須填報我校;採用平行志願的省份,須將我校填報為第一院校志願;單獨設置自主招生批次志願省份的考生,須第一志願報考我校,其他條件符合所報考專業要求。
  • 湖南師範大學2016年自主招生簡章
    經教育部批准,我校2016年繼續面向湖南省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錄取工作中實施自主招生,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高中畢業生。一、招生計劃與專業我校2016年自主招生計劃不超過本年度全日制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2%,約104人。考生根據個人學科特長從以下九個專業中選擇一個對應的專業報考。
  • 調研顯示破格錄取生與統招生學業無顯著差異—— 自主招生選拔出更...
    自2003年起,為了彌補高考「一考定終身」的不足,自主招生作為高校招生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已實施了十餘年。通過自主招生(往往包含筆試和面試)的學生能在高考錄取中享受降分錄取或優先選擇專業的「優惠」。據《科技日報》今天(29日)報導,最近,一項針對北大、清華和人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因自主招生而獲得破格錄取的學生在學業表現等多個評價維度與統招生並無顯著差異。
  • 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 論文專利發明敲不開高校大門
    川報觀察記者 李寰5月8日,四川大學出臺《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這也標誌著曾經的「自主招生「政策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相比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對於生源的選拔條件更加嚴苛,而且參與的高校極少。整個四川,只有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具有」強基計劃「的招生資格。強基計劃是什麼?哪些學生有資格報名?
  • 2015年廈門大學自主招生簡章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和進一步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實際情況,經研究,我校2015年將繼續開展自主選拔錄取工作,旨在為我校選拔學科特長突出,具有創新潛質並有志於學習相關學科專業的學生
  • 寧鄉一中擬採購自主招生課程,剛需市場或迎來春天?
    多知網12月15日消息,昨日,長沙市政府採購網發布了一則《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寧鄉一中自主招生培訓服務競爭性談判邀請公告》。  公告披露,寧鄉市第一高級中學寧鄉一中邀請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提交證明材料參與資格審查,並參與競爭性談判採購活動。根據公告,採購項目為寧鄉一中自主招生培訓服務,項目預算80萬元。
  • 華中科技大學自主招生政策公布:增設體育測試,僅招理科考生
    華中科技大學俯視圖楚天都市報3月29日訊(記者王進良)今天,華中科技大學公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比去年招生簡章發現,今年該校計劃招生人數大幅減少、報名條件提高、增加了體育測試,而且僅招收理科考生。
  • 2020年高考大變動,自主招生取消,施行強基計劃!涉及數學、物理...
    與原自主招生計劃有何不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1.請介紹一下實施「強基計劃」的背景。2003年教育部開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來,在探索綜合評價學生、破解招生「唯分數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