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潛水器「奮鬥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探底,探底深度為10909米。
這次我國的載人潛水器「奮鬥號」科研探秘馬裡亞納海溝意義非常重大。
人類至今只進行過三次潛水超過1萬米深的挑戰。挑戰次數等同於人類登月的次數。
第一次探底馬裡亞納海溝是1960年由瑞士人雅克·皮卡德設計建造的裡「雅斯特號(Trieste)」,2位科研人員組成,到達底部後很快就上來了,停留時間僅僅約20分鐘。沒有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樣本,也沒有拍下任何有價值的海底影像。
第二次探底 馬裡亞納海溝 是2012年卡梅隆,這次本來是為了科考和拍攝記錄去的。但是引誘生物的食餌沒有成功放置開,因海底聲納工作不正常,用於取樣的液壓系統也出現了機械故障。並沒有採集到樣本,一條深海生物也都沒被拍攝到。卡梅隆返回國內答記者問就說了一個字:NO。但卡梅隆在馬裡亞納海溝停留了近三個小時。這個但從時間來看,還是創下了一個下潛最深停留最長的記錄
雖然我們的「奮鬥號」前兩次探秘馬裡亞納海溝也都沒有採樣,也沒有拍攝到有科研價值的圖像,從科考上講意義不大,屬於熱身,但是積累了珍貴的經驗。
而第三次再次挑戰馬裡亞納海溝的「奮鬥號」這次直接下潛至1萬米,而這次同行有我國3位科研人員,並且在馬裡亞納海溝停留了6小時,期間有採樣,有巡航,有錄像,從而拉開我國的深海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