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多所高校已在官網宣布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喜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等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旨在充分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
北京科技大學
據北京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消息,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謝建新院士團隊牽頭的「航空關鍵金屬構件熱加工多物理場演變及擾動的智能調控基礎」項目和北京科技大學固體化學研究所邢獻然教授團隊牽頭的「固體結構的化學調控與功能強化」項目獲得重大項目資助。從2018年起,北科大已連續3年獲批重大項目,標誌著學校承接國家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攀升,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不斷躍升,相關科研領域影響力不斷提升,態勢喜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官網消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唐輝明教授申報的「重大滑坡預測預報基礎研究」與材料與化學學院夏帆教授申報的「基於納米孔道電荷傳輸的單分子單細胞精準測量」兩項重大項目獲得資助。
另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消息,此次獲批的重大項目是工程學院首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標誌著學院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雙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標誌性體現。該項目獲批直接經費1797.6萬元,執行期為五年。
北京大學
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十三五」第五批重大項目立項結果,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參與申報的重大項目「中國中西部典型盆地陸相頁巖油形成演化與富集機理」獲立項。該重大項目由北京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共同承擔,項目直接經費1796.68萬,項目負責人為金之鈞院士。
武漢大學
據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微信公眾號消息,由學院龔健雅院士牽頭負責的科研項目「陸表智慧化定量遙感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第五批重大項目,資助金額1740.13萬元,為期五年,該院的龔健雅院士和何濤教授為該項目兩個課題的負責人。
北京師範大學
據北京師範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由北京師範大學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彬教授牽頭申請的「韌性城市若干風險防控管理研究」重大項目獲批,標誌著北師大在推進該領域研究與實踐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該項目周期5年,由北京師範大學陳彬教授牽頭,主要依託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和環境學院,國家安全與發展戰略研究院、水科學研究院、人工智慧學院、系統科學學院、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學學部等單位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參與;參加單位還包括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等兄弟高校。
吉林大學
據中南大學商學院官網消息,學院李大元教授主持申報的「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獲得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該項目隸屬於吉林大學蔡莉教授牽頭的總項目「創新驅動創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整個項目聯合了吉林大學、中南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多所知名高校與研究機構相關領域的頂尖研究團隊。
北京郵電大學
據北京郵電大學官網消息,近日,由學校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移動通信的模塊化射頻電路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正式獲得立項資助,項目直接經費1783萬元,這是北京郵電大學首個作為牽頭單位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是學校科研工作的又一項重要突破。該項目由北郵劉元安教授主持,設有5個課題,分別由劉元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褚君浩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馮全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吳林晟教授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楊凌教授承擔。
華北電力大學
據華北電力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通知,華北電力大學楊勇平教授作為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基礎研究」獲批立項,總經費超過2100萬元。這是學校首次獲批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不僅標誌著學校在能源基礎研究領域邁入國內先進行列,更是學校雙一流建設取得的歷史性突破!
燕山大學
據燕山大學官網消息,近日,由燕山大學田永君院士主持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材料結構和性能的高壓調控原理與技術」正式獲得立項資助,項目直接經費1792萬元,這是學校首次作為主持單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在河北省尚屬首次,也是2020年學校科研工作的又一項重要歷史性突破。
該項目聯合吉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以及浙江大學共同承擔,分為四個課題,分別由我校田永君院士、聶安民教授、王霖教授以及吉林大學馬琰銘教授承擔,項目資助直接經費1792萬元,執行期5年。
長安大學
據長安大學官網消息,由長安大學牽頭,蘭恆星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領銜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黃河流域地質地表過程與重大災害效應」,近日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資助,研究經費1471萬元,研究期限為四年。這是繼長安大學「黃土高原重大工程災變機理與防控」、「川藏鐵路重大災害風險識別與預測」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之後再次成功獲批的第三項重大項目。同時也是學校「宜居黃河科學研究計劃」啟動之後獲批的第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最高級別項目。
項目依託長安大學,聯合蘭州大學、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青海大學等國內工程地質災害研究領域重要單位,針對黃河流域內大區域範圍、長流域跨度、長時間序列的重大災害及其風險防控前沿問題,設立五個重點課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等
據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霍寶鋒教授團隊參與申報的「平臺供應鏈的管理理論與方法」獲批重大項目立項資助,是本次管理科學部公布的4個重大項目之一,是管理學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近十年資助的第7個重大項目。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研究所、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合作開展。
湖南工商大學、中南大學等
據湖南工商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湖南工商大學陳曉紅院士團隊依託該校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和中南大學商學院申報的 "智能技術支持下韌性城市風險防控與管理決策" 項目獲得立項資助。
課題組成員主要來自湖南工商大學和中南大學,團隊長期從事決策方法與技術、大數據技術、風險評估、可持續運作管理以及服務創新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具有紮實的基礎研究能力。這是繼去年陳曉紅院士作為項目總負責人,湖南工商大學作為牽頭單位立項「企業運營與服務創新管理理論及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後,又獲得的一項國家級重大項目。該項目的獲得將極大推動學校「雙一流」和高水平工商大學建設,為學校「十四五」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廣州大學
據廣州大學官網消息,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下達的立項通知,廣州大學孔凡江、董志誠教授承擔的課題《大豆產量性狀形成的分子遺傳基礎》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
該項目由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遺傳與進化創新研究中心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國內大豆研究的骨幹力量,申請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大豆產量性狀形成的分子遺傳基礎》,將展開為期五年的基礎理論研究及高產穩產大豆育種實踐。該項目下設五個研究課題,廣州大學孔凡江教授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承擔課題四《光周期和溫度調控大豆單株產量的分子機制》研究任務。
四川大學
據江蘇師範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由陳木法院士團隊申報的課題「隨機系統穩定性、速度估計和算法等」正式獲得重大項目課題立項資助,項目直接經費445萬。
本次重大項目「動力學中的隨機方法」由四川大學牽頭申報,項目批准直接經費共1789萬,五個課題分別由四川大學呂克寧教授、江蘇師範大學陳木法院士、中國科技大學黃文教授、中國科學院董昭教授和北京大學劉培東教授主持。
本文信息為軟科(ID:zuihaodaxue)搜集自各獲批高校官網、官微發布的消息,為不完全統計且排名不分先後,歡迎讀者留言補充。
新聞來源:各高校官網、官微
原標題:《2020自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名單公布!多所高校已官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