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汽車貸款的出現,現在越多越多的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汽車,有的人買了小轎車作為代步工具,有的人買了大貨車跑長途運輸掙錢。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大貨車的擋風玻璃基本上都是垂直的,而小轎車都是傾斜的,這是為什麼呢?
初中物理中的說法是,如果擋風玻璃做成垂直的,會在上面形成人的虛像,因為小轎車座位比較低,司機會把這個虛像和外面路上的人搞混淆,引發交通事故;而大貨車座位高,虛像位置高,司機不會把虛像和路上的人搞混淆。
其實並非如此,小轎車即使使用垂直玻璃,也不會讓司機把虛像和路人搞混淆,因為擋風玻璃相對於車內的人是凹面鏡,人距離這個凹面鏡非常近,一般不超過兩米,處於凹面鏡的焦距以內,形成的是一個放大的虛像,跟路上行人的比例差太多了,是不會搞混的。反而是儀表臺以及上面零碎的小東西會在玻璃上形成很大的虛像,讓司機誤以為是路上的土塊、石塊等障礙物,對司機造成幹擾。
之所以大貨車採用垂直玻璃,而小轎車採用傾斜玻璃,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風阻。小轎車重量小,摩擦力也小,高速行駛的時候,最大的阻力是風阻,發動機輸出動力中的大部分都是用來克服風阻了,傾斜的擋風玻璃可以大大減小風阻,減少油耗,提高行駛速度;而大貨車重量大,摩擦力大,一般情況下行駛速度也不快,即使是在高速公路上,最快也只能跑到100公裡/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風阻只佔了全部阻力的一小部分,沒必要使用傾斜玻璃減小風阻。
二,車身長度。小轎車引擎一般都是在前面,傾斜的擋風玻璃可以向引擎裡延伸,不會額外增加車體長度;而大貨車的發動機一般都是在下面,採用傾斜玻璃勢必要額外增加車體長度,而且大貨車玻璃從上到下的長度很長,隨便傾斜一下可能就要佔一米多的長度。而大貨車的長度受到嚴格的規定限制,這就意味著,採用傾斜玻璃會壓縮車廂長度,對於運營者很不划算。
大概就是以上兩個原因,導致國內大部分貨車擋風玻璃都是垂直的,而小轎車都是傾斜的。
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