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信條#
近期最熱門最燒腦電影非《信條》莫屬了,從點映開始各種討論分析帖子層出不窮,秉承著不想被劇透的精神,觀影前沒有看任何分析介紹,連劇情簡介都只看了購票頁面那個寫了跟沒寫一樣的介紹。進電影院之前這部片的認知僅限於導演是諾蘭和幾個演員外,其它的一無所知。想感受下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能看出個什麼樣的所以然。

果不其然,看完緩了挺久,才稍微GET到一點。有人說這片子至少三刷起,一刷只是稍微釐清下人物關係,知道他們在幹什麼,知道大概的設定,了解下這次諾蘭導演玩的又是什麼物理知識。二刷再帶著疑問去看,目的更明確劇情設定也就能捋得更清楚些。
影片開頭一小截看得挺蒙,各方勢力各路人馬,各種打砸脅持加子彈炸彈滿天飛的,再加上IMAX音效,就覺得耳邊一直在轟隆隆的。本來就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麼,這槍還打來打去的更不明所以了。因為知道電影燒腦,就很認真地去注意每一個細節,每句臺詞,害怕錯過哪一點後面更看不懂了。事實證明,再注意也沒用,每個人說話似乎都有深意,但又絕對不是剛看的你能理解的,細節方面更是無從注意起,因為剛開始你還在那個世界之外,沒有進入到那個世界的設定,到結尾再回頭去看最開始發生的一些事,慢慢的能琢磨點門道出來了。

開場對接暗號是「混沌的世界,黃昏時分沒有敵人」,這句話初聽時挺無釐頭。看到後面再回頭來看這句話,猜測想出這句暗號的人應該是來自未來的。混沌的世界說的不就是這個不斷被逆轉錯亂的時空,黃昏時分沒有敵人對應到反派安德烈想要在黃昏時分結束自己的生命讓整個世界跟著一起陪葬。簡單一句暗號,也是這個世界的設定,還是整個故事的走向。
電影結尾,通過兩男主的對話,算是簡單解釋了整件事的發展,看完覺得好像理解了點,逆轉世界就是負負得正。但仔細一想疑問又更多了,每個時間節點出現的人到底是現在的還是來自未來的還是來自哪個時間點的,過去到底能不能改變。
以尼爾為例,尼爾和男主才認識沒多久就知道他喜歡喝什麼,面對男主的質疑解釋說是職業使然,可看後面發覺尼爾從一開始可能就是從未來回到過去的人。再結合他說的「過去是不可改變的」,他在這個時空的穿梭或許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他很清楚地知道男主的喜好,他可能嘗試過很多次想改變過去,但都失敗了,因為經歷過他更知道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改變的。最開始機場保險室那段,尼爾摘下了其中一個黑衣人的面罩,還故意放走另一個黑衣人的時候,還以為尼爾就是那個臥底,看到後面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結局提示一些信息的時候,發覺尼爾是個很悲壯的身份,但尼爾的身份對小編來說依然是個謎。

最後一場執行任務的戲,由逆時間和正時間的人組成紅藍兩個小分隊一起完成。影片通過正時間的男主和逆時間的尼爾兩個不在同一時空的視角來展現,與開頭一樣在各種轟炸聲中根據沒法理清這裡的時間線。稍微比開頭清楚點的就是,知道這裡有幾個時空的人在一起執行任務,知道他們想幹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幹,但怎麼做成的就很不明所以了。

參加的是一個觀影活動,結尾邀請嘉賓分享時說看這部電影理解其中燒腦設定是一方面,另一個就是感受,拋開那些無法一次性理解的情節去感受電影帶著你的震撼和感悟。印象比較深的是結尾,來自未來的女主殺死反派,縱身一躍跳入海洋,正好被當下時空裡的女主看見。結合女主之前說過的,「很羨慕那個跳下去的女人」,恍然大悟的同時感覺智商再一次被無情地踐踏。過去的女主生活在威脅和恐懼中,第一次拿槍對著反派的時候,反派從她眼睛裡看到的只有絕望,結尾再拿槍對著反派的時候,沒有了絕望和恐懼,能直視反派的眼睛問他這次看到了什麼。這段給我的感受是直面恐懼會讓人變得更強大,當絕望結成了痂會成為你的保護殼,挺過去了就能因此獲得重生,能拯救自己的其實就是自己,你羨慕的那個人其實也是自己。

看完最大的疑惑也來自結尾,拯救世界的任務到底發生了幾次。最終反派被殺死,也成功阻止了逆轉,那過去的事還怎麼繼續往下發展,當過去的女主上船時發現反派已死又會發生什麼,再回到未來的時候,故事又怎樣延續,記憶會被抹去嗎。
一刷看完在各種高密集知識點的輸出下更多的是疑問,越想疑問越多,腦細胞也死了好多。借用一小夥伴的話說就是「你以為你以為的看懂了是真的看懂了嗎?」對應到這部電影就是,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你事情的真相嗎,借用男主最後的臺詞來說,是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了,換哪個角度怎麼個換法,得二刷才知道了。
信條大家都去看了嗎,幾刷了呢,搞清楚這裡面的門門道道了嗎,看到有評論說這次沒有體現諾蘭應有的水平,玩的還是老梗,你覺得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