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世界不是「無主之城」,《道德經》告訴你誰才是宇宙的主宰

2020-12-05 睥睨百態人生

老子的《道德經》中,將宇宙稱為天地,將宇宙萬物稱為天地萬物。

道就是萬物之母,它優先在天地存在,並且還生出了天地萬物。

因此,老子會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用一個字「無」來貫穿全篇,其實老子是想說,天地宇宙一開始都是混沌的,是沒有東西的,是虛無的,是空的。

只有「道」,所以把「道」稱為「無」,並認為「無」是宇宙的開始。世界也並非是無主之城,道就是世界的主宰。

而宇宙作為本體,其大無外,就是無,因為宇宙只有本體,沒有其他萬事萬物。

現代科學揭示世界萬物是我們大腦對外界解析後呈現的像,即腦電波電訊號化學信號。

你覺得你看到東西,不是那真有東西,而是你大腦接收到光子投射到眼睛,視神經衝動發射電訊號,被大腦皮層(神經元)解析成「東西的像」。

所以,本體,和「被感知」。除了意識是真實的,被感知都是無。

而老子的答案,就是把說:天地之前是道先於它們而生,也是道生成了天地宇宙。

有了天地之後,就生出來的天地萬物,也就有了一定的秩序,而且這個秩序也不會誰能規定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就像是萬有引力一般,本來就存在,只是需要時間以及我們來發現而已。

現在細細想來,這個說法其實是一個細思極恐的理論!!

在《道德經》裡,其不為大這一章中,老子又強調了道的準確含義。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開篇就說這一句話,他告訴我們,道是廣博無際的,他可以左右宇宙。

老子的道德經,寫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是思想智慧卻如此的高深,竟然能勘破現代都看不破的宇宙大智慧。

怪不得老子被稱為中國古代超級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為什麼說,每天讀《道德經》的人,人生格局會更高?

5000字,81條,老子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

司馬遷就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紀曉嵐也對《道德經》讚不絕口:「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曾國藩就是一個受益者。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

因為道德經全書字字珠璣,因此非常深奧,讀不懂的人,覺得晦澀,讀起來更是一臉懵逼。

但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都讀不懂,因此對道德經這本書,人們又愛又恨,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全注全譯圖解的版本的《道德經》。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把多個層面的道混在一起,就會進入這種狀態,就是搞不清老子講的道到底什麼,這是很多人在講道德經的時候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不同層面的道有意無意的給搞混了。老子講的道主要有如下四層涵義:一個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一各是指創造宇宙的神秘力量,三是指掌控萬事萬物的運轉的力量,四是指萬事萬物在其自身層面的運行規律,這些規律也是道。比如人類社會運作規律就叫人之道。
  •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
    你知道世界各國名人是怎麼評價老子《道德經》的嗎?下面將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評價展現出來,這只是部分,更多世界各國名人對老子《道德經》的評價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會看到。美國政壇給予老子的評價為「總統之師!」
  • 還原真實《道德經》,從帛書《老子》開始(四)
    引言: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合稱帛本《老子》),距今2000多年的歷史;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又出土了一個更早的竹簡本《老子》,通過比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本《老子》,也就是後人常說的《道德經》或者《老子五千言》,是至今世人篡改最少的版本。
  • 道德經:老子說的道究竟是什麼?認識大道體悟大道,人生才更完整
    而後人習慣於寫提綱,那麼道經在前面作為理論,德經在後面作為實踐,也是比較合理的。況且後人經過分章之後,便於學習和記憶,也是有益無害的。總之,道德經81章就是圍繞道和德這兩個字來闡述。關於道 和德,現在通行的解釋是: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和宇宙運行的規律,而萬事萬物遵道而行,即為德,。我也比較贊同這種解釋。
  • 道德經,最容易忽視的兩句話,藏著老子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看法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但是什麼才是道,自古以來卻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和解讀,進取者從道中看到因勢利導、佔據先機;軟弱者從道中看到順從命運、消極退讓;正直的人從道中學到放低名利、秉持初心;奸詐的人從道中學到多心善變、隨心所欲……歪果仁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對於咱們土生土長的《道德經
  • 道德經和量子力學中的宇宙說的太像了,這是巧合嗎?
    道德經被譽為最偉大的經典,人類智慧的巔峰,人類文明的王冠上的明珠,萬經之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有十本,第一本就是道德經,老子也被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作者之一。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評它為萬物之根,魯迅評為不讀道德經一書,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更有世界文明史的作者說,除了道德經,當我們焚毀所有的書籍,仍能在道德經中找到智慧的摘要,評價高的如此過分。
  • 老子-《道德經》英文譯文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 「老子」宇宙觀、方法論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道德經第40章深度概括
    「道德經」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一章是整個「道德經」的中心章節,同時也是對「道德經」核心思想的深度闡述。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觀—「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老子天道觀念的哲學意義與《道德經》一書的宗旨
    老子以前的天道觀念,都把天看作一個有意志、能喜怒、能賞善罰惡的主宰。而老子則反對有人格的上帝,主張按照自然界本來的面目去認識它,說明它。老子以道,而不是上帝或神明來作為最高的哲學概念,衝破了宗教神秘主義的牢籠,使人們的思考從宗教迷信中逐漸解脫出來。
  •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宇宙的本源
    五千多言的《道德經》譯文可以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可以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的名,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名。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根源。老子文化節玄妙的道,老子的方法教我們去體會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個字就是道,可見道的重要性,道統領全書,全書都是圍繞道進行深入論述。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宇宙萬物的自然運行規律或法規。
  • 最接近老子思想真相的《道德經》是《郭店楚簡·老子》甲骨文版
    【按:部分新讀者對老子《道德經》的幾個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有疑惑,還不是很了解。老子《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此甲骨文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等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已經失去了原本含義,其實與老子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 老子《道德經》:德語世界最熱的中國典籍
    來源:文匯報作為德語世界中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典籍之一,《道德經》的德語譯本眾多:荷蘭奈梅亨大學教授克努特·瓦爾夫主編的《西方道學目錄》第六版中,收錄的從1870年到2009年《道德經》德譯本,計有103種之多。德語世界對老子的關注可追溯到18世紀。
  • 用老子的《道德經》是否可以破譯生命的起源?
    但這個不是複雜一點的「腐草化螢」嗎?第三種就是外星系的生命體,帶到地球上的生命種子,這個我感覺可能性很大,宇宙這麼大,不可能就地球有生命,外星更早的生命體,也許像我們現在探測月球探測火星一樣,被外星的飛行器帶到地球的,還有就是行星擦過某些有生命的星球,繼續飛行後撞到地球後遺留下來的。別說概率很小,不計其數的星球,多少億年的宇宙?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 四維空間和三維空間有什麼感知上的差距,老子的《道德經》告訴你
    讀《道德經》會看到這樣的句子: 「玄之有玄,萬千之門」從字面上看,道是非常神秘的,神秘的美是一切的盡頭。在這兩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2000年之前的意識就開始存在於三維空間中,並且可能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和理解。
  • 老子在《道德經》裡提到的「以柔克剛」是什麼意思?
    老子是個神秘的人,傳說他是在娘肚子裡呆了許久才出世,出來是鬍子眉毛都白了因此叫「老子」,他神秘的除了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經》外什麼也沒留下,至於他到底是誰,一生經歷如何,活了多久,連司馬遷也沒有搞清,在《老子韓非列傳》中他只得以「或曰……或曰」來搪塞後世的讀者,但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
  • 央視主持人楊柳帶你了解「王蒙講說《道德經》」,改變你的慣性思維!
    從哲學上來說,《道德經》是中國一部非常獨特而且超前的哲學著作;從宗教上來說,它又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經典。學習《道德經》,是對智慧的傳承,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道家獨特思維方式和道教的進一步了解。」胡適先生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 黑格爾哲學與老子道德經
    老子公元前5世紀黑格爾---19世紀黑格爾----「絕對精神」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先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存在。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黑---絕對精神不是消極被動或僵死不動的東西,而是一個具有創造性地、處於運動發展過程中的主體。老---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 老子《道德經》中的宇宙生成論,暗含了構建多維空間的秘密?
    面對我們周圍的世界,還有多少是我們不了解的東西?當代科學告訴我們的答案是令人震驚的——宇宙中我們所不了解的東西不會低於95%!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由可見物質組成的,而這一部分僅佔宇宙物質和能量總量的5%。但即使是這不起眼的5%,人類到現在也沒能全部搞明白。所以,人類有什麼理由停止探索的腳步呢?
  • 現代人讀不懂《道德經》的根本原因:與老子的物理學世界觀不同
    老子在《道德經》中對這種「重疊結構世界」有著非常詳細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孔子所說的「道」包含著兩層意思,這裡的「道」是一種「大道」,也就是呂祖呂洞賓所說的「大道視天地如泡影」的「大道」。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在認識道德經之前,我們先對道德經的內容做一個了解。首先我們看看他的本書的底層思維邏輯。道德經到底講什麼首先老子提出空無的宇宙觀,告知人們世界是因人的感知而存在,而不是世界和人本來就存在的,而整個世界包括人所謂的存在都是源於人的自我感知和對比。其實此和佛學以及現代的量子力學其實是殊路同歸。然後筆鋒一轉告訴大家,因為世界是空無的,於是提出他的無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