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徵。——契訶夫
教育是興國之本,所以國家重視教育,每年都向教育投入了大批人力和物力,希望能為社會培養一批批棟梁之才,考試也是我國選拔人才的方式,對於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來說,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是通往未來最好的路徑了。
在考試選拔的過程中,一些天才也就逐漸浮現在人們眼前,他們看上去毫不費力就達到了普通人達不到的學習效率,一次次刷新各科成績的新高,他們不僅是各科老師們的團寵,更是家長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大多數人都只關注這些天才的光鮮亮麗,卻少有人真正去走進他們的世界,了解這些天才是如何努力的,他們又有什麼樣與眾不同的想法的。
比如那個曾經放棄保送清華資格的男孩,曾經創下15門功課滿分的童話,9年過去了,現在如何了?
家境平平,勤學苦練
韓衍雋,1994年7月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從小就十分熱愛學習,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對萬事萬物的好奇也讓他養成了善於思考的能力。
按常理說,一個各個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孩子,父母一定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財力,家庭一定也並非普通家庭,但是事實剛好相反,韓衍雋的家庭並沒有什麼特殊,父親是一名公路測量員,母親是疾控中心的成員,家裡沒人可以能為他提供任何學習上的幫助,所以他的優秀,是靠自己真才實學得來的。
他努力克服那些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並且善於利用身邊各種學習資源,加上他的天賦和能力,讓他比身邊家境好的優秀孩子還要略勝一籌。
在韓衍雋上小學的時候,就對老師在黑板上講的內容很感興趣,而且他基本一學就會,一聽就懂,而且考出來的成績都很優異,經常得到老師的讚許,這也讓他感受到考出好成績的快樂,更加努力學習。
高中時期,韓衍雋超凡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科學創新的熱情促使他學了理科,從此開始了他的風雲事跡,對物理的酷愛和對數學的熱情,讓他參加了許多競賽,並且獲得了國家物理二等獎,國家數學一等獎。
在一群尖子生中爭奪這些獎項,最後靠著自己實力獲勝的,肯定是十分優秀的人,而且這些獎項含金量非常高,普通人拿一個都覺得很厲害了,況且他還是兩個獎俱收,可見韓衍雋在數學和物理上的造詣是如此深厚。
韓衍雋所在的高中是安慶一中,老師對他的回憶就是聰明、勤奮,而且做事情很有規劃,是個十分自律的人,雖然在班級裡他的年齡還是最小的幾個中的一個,但是他的成績基本上穩居班級前三,生活和學習上從來都不會讓人費心。
品學兼優,熱愛廣泛
韓衍雋的成績讓人訝異,但他自己從來沒為自己的成績驕傲過,而是對自己還不滿足,希望自己還能繼續往前進步,他從來沒忘過自己的初心,一直朝著自己規劃的路走,什麼名利對他來說都是浮雲,能充實自己才是真正的王道。
韓衍雋的品性還不止這些,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懂得感恩這些都在他身上詮釋得盡致。
可能在許多不讀書的人眼裡,讀書人都是那種呆呆傻傻不懂得生活的,一天到晚就只知道抱著書看的人,就像他們口中所說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
大家剛開始聽韓衍雋的成績後可能也覺得他是這樣的人,但其實不是,韓衍雋的愛好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他還有許多喜歡的東西。
他喜歡音樂,會拉小提琴,曾經高中的時候還在班裡演唱。除此之外,他還喜歡運動,喜歡打球。另外,他對打鼓也有深厚的興趣,在大學的時候,還擔任過腰鼓隊副隊長。這些,也一直刷新著其他人對他「學霸」身份的看法,不僅僅是學習好,簡直是各方面全能。
韓衍雋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這些自信的來源,不僅僅是他豐厚的文化底蘊,還來自於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規劃,他將每一件喜歡的事情都做到更好。
兩度放棄清華保送,自己掌握命運
有些人覺得自己前期努力奮鬥,達到一定的高度後隨波逐流過安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也有些人永遠不滿足於現狀,非要去自己親自去闖一闖,哪怕頭破血流,哪怕一無所有也要奮力一搏。
韓衍雋就是這樣不願意安於現狀的人,他努力做自己命運的掌舵人,不想過別人給安排的安逸日子。他兩度拒絕了清華的保送,只想根據自己的規划走,通過自己的奮鬥去打開未來的門。
在
高中時非常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家級數學和物理獎項,讓他拿到了清華大學的保研資格
,普通人拿到這個資格一定會驚喜萬分,但是韓衍雋並沒有因此就停下學習的腳步,去過安逸的日子,而是依舊選擇高考。
一是希望自己可以給高中三年畫一個完美的句點,二是想通過自己真真正正的成績去拿這份通知書。最終,不出所料,
他以安徽理科第一705分的成績上了清華
。
第二次拒絕保送是拒絕清華大學給予的保送直博的機會,
這個機會是韓衍雋努力了四年的見證,韓衍雋在大學裡學的是電子工程,同時還輔修了經濟學,並取得了學位證書,在他的同一屆學生中,他好像是奇蹟般的存在,儘管他要學習的課程有很多,他也從未想過要渾水摸魚,有半分懈怠。
在他所學的這二十門課中,其中
15門課的考試都拿到了滿分
,其他科目也都是98、99這樣接近於滿分。
他三年的大學成績都位於全班第一,並且還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比賽中獲得了獎項,還發表過篇英文專業論文,取得過兩項科研專利,所以大學的這些年,他沒有停過學習與思考的腳步,始終在踏踏實實的完成著自己的各項目標。
雖然保送直博的機會對許多人都很有誘惑力,但是韓衍雋卻不這麼認為,他的夢想是他對未來定下的各種目標,而不是他將來要去哪裡或留在哪裡,所以他放棄了這個機會,他也不會覺得遺憾。
他自己也想換一種環境去學習,所以當他為自己爭取到了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去了,在國外的所見所聞和學習到的不同知識都在豐富他的學識素養、拓展他的思維理念。
現如今的他,在學術界也有了一定的名氣,一些教授和學者都對他有著很高的評價,這個別人眼中的天才,仍然在不斷地進行學習,不斷地在完成自己的目標。
小結:
韓衍雋這位天才的養成,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他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並且以勤奮、執著來面臨學習上的各種挑戰,雖然天賦過人,但他並沒有因此驕傲,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自己的目標。他的那些學習習慣,將會讓他受益終生,他未來的路一定是一條光明且坦蕩的。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天才的養成,一定是靠一點點積累得來的,天賦只是讓人學習起來不那麼費力,而不是不努力就可以學到知識,就可以一下達到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天才只不過是不斷勤奮學習的普通人,每個人也都能成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