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他放棄保送清華資格,以705分自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

2020-12-08 騰訊網

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徵。——契訶夫

教育是興國之本,所以國家重視教育,每年都向教育投入了大批人力和物力,希望能為社會培養一批批棟梁之才,考試也是我國選拔人才的方式,對於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來說,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是通往未來最好的路徑了。

在考試選拔的過程中,一些天才也就逐漸浮現在人們眼前,他們看上去毫不費力就達到了普通人達不到的學習效率,一次次刷新各科成績的新高,他們不僅是各科老師們的團寵,更是家長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大多數人都只關注這些天才的光鮮亮麗,卻少有人真正去走進他們的世界,了解這些天才是如何努力的,他們又有什麼樣與眾不同的想法的。

比如那個曾經放棄保送清華資格的男孩,曾經創下15門功課滿分的童話,9年過去了,現在如何了?

家境平平,勤學苦練

韓衍雋,1994年7月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從小就十分熱愛學習,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對萬事萬物的好奇也讓他養成了善於思考的能力。

按常理說,一個各個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孩子,父母一定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財力,家庭一定也並非普通家庭,但是事實剛好相反,韓衍雋的家庭並沒有什麼特殊,父親是一名公路測量員,母親是疾控中心的成員,家裡沒人可以能為他提供任何學習上的幫助,所以他的優秀,是靠自己真才實學得來的。

他努力克服那些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並且善於利用身邊各種學習資源,加上他的天賦和能力,讓他比身邊家境好的優秀孩子還要略勝一籌。

在韓衍雋上小學的時候,就對老師在黑板上講的內容很感興趣,而且他基本一學就會,一聽就懂,而且考出來的成績都很優異,經常得到老師的讚許,這也讓他感受到考出好成績的快樂,更加努力學習。

高中時期,韓衍雋超凡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科學創新的熱情促使他學了理科,從此開始了他的風雲事跡,對物理的酷愛和對數學的熱情,讓他參加了許多競賽,並且獲得了國家物理二等獎,國家數學一等獎。

在一群尖子生中爭奪這些獎項,最後靠著自己實力獲勝的,肯定是十分優秀的人,而且這些獎項含金量非常高,普通人拿一個都覺得很厲害了,況且他還是兩個獎俱收,可見韓衍雋在數學和物理上的造詣是如此深厚。

韓衍雋所在的高中是安慶一中,老師對他的回憶就是聰明、勤奮,而且做事情很有規劃,是個十分自律的人,雖然在班級裡他的年齡還是最小的幾個中的一個,但是他的成績基本上穩居班級前三,生活和學習上從來都不會讓人費心。

品學兼優,熱愛廣泛

韓衍雋的成績讓人訝異,但他自己從來沒為自己的成績驕傲過,而是對自己還不滿足,希望自己還能繼續往前進步,他從來沒忘過自己的初心,一直朝著自己規劃的路走,什麼名利對他來說都是浮雲,能充實自己才是真正的王道。

韓衍雋的品性還不止這些,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懂得感恩這些都在他身上詮釋得盡致。

可能在許多不讀書的人眼裡,讀書人都是那種呆呆傻傻不懂得生活的,一天到晚就只知道抱著書看的人,就像他們口中所說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

大家剛開始聽韓衍雋的成績後可能也覺得他是這樣的人,但其實不是,韓衍雋的愛好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他還有許多喜歡的東西。

他喜歡音樂,會拉小提琴,曾經高中的時候還在班裡演唱。除此之外,他還喜歡運動,喜歡打球。另外,他對打鼓也有深厚的興趣,在大學的時候,還擔任過腰鼓隊副隊長。這些,也一直刷新著其他人對他「學霸」身份的看法,不僅僅是學習好,簡直是各方面全能。

韓衍雋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這些自信的來源,不僅僅是他豐厚的文化底蘊,還來自於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規劃,他將每一件喜歡的事情都做到更好。

兩度放棄清華保送,自己掌握命運

有些人覺得自己前期努力奮鬥,達到一定的高度後隨波逐流過安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也有些人永遠不滿足於現狀,非要去自己親自去闖一闖,哪怕頭破血流,哪怕一無所有也要奮力一搏。

韓衍雋就是這樣不願意安於現狀的人,他努力做自己命運的掌舵人,不想過別人給安排的安逸日子。他兩度拒絕了清華的保送,只想根據自己的規划走,通過自己的奮鬥去打開未來的門。

高中時非常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家級數學和物理獎項,讓他拿到了清華大學的保研資格

,普通人拿到這個資格一定會驚喜萬分,但是韓衍雋並沒有因此就停下學習的腳步,去過安逸的日子,而是依舊選擇高考。

一是希望自己可以給高中三年畫一個完美的句點,二是想通過自己真真正正的成績去拿這份通知書。最終,不出所料,

他以安徽理科第一705分的成績上了清華

第二次拒絕保送是拒絕清華大學給予的保送直博的機會,

這個機會是韓衍雋努力了四年的見證,韓衍雋在大學裡學的是電子工程,同時還輔修了經濟學,並取得了學位證書,在他的同一屆學生中,他好像是奇蹟般的存在,儘管他要學習的課程有很多,他也從未想過要渾水摸魚,有半分懈怠。

在他所學的這二十門課中,其中

15門課的考試都拿到了滿分

,其他科目也都是98、99這樣接近於滿分。

他三年的大學成績都位於全班第一,並且還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比賽中獲得了獎項,還發表過篇英文專業論文,取得過兩項科研專利,所以大學的這些年,他沒有停過學習與思考的腳步,始終在踏踏實實的完成著自己的各項目標。

雖然保送直博的機會對許多人都很有誘惑力,但是韓衍雋卻不這麼認為,他的夢想是他對未來定下的各種目標,而不是他將來要去哪裡或留在哪裡,所以他放棄了這個機會,他也不會覺得遺憾。

他自己也想換一種環境去學習,所以當他為自己爭取到了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去了,在國外的所見所聞和學習到的不同知識都在豐富他的學識素養、拓展他的思維理念。

現如今的他,在學術界也有了一定的名氣,一些教授和學者都對他有著很高的評價,這個別人眼中的天才,仍然在不斷地進行學習,不斷地在完成自己的目標。

小結:

韓衍雋這位天才的養成,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他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並且以勤奮、執著來面臨學習上的各種挑戰,雖然天賦過人,但他並沒有因此驕傲,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自己的目標。他的那些學習習慣,將會讓他受益終生,他未來的路一定是一條光明且坦蕩的。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天才的養成,一定是靠一點點積累得來的,天賦只是讓人學習起來不那麼費力,而不是不努力就可以學到知識,就可以一下達到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天才只不過是不斷勤奮學習的普通人,每個人也都能成為天才。

相關焦點

  • 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被11所大學拒收,結果怎樣
    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卻被11所大學拒收,後來怎樣強者之所以會被稱為強者,是因為他有著過人之處,而他能夠忍受常人所不能夠忍受的痛苦。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他們成長成為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他們才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
  • 他曾是重度「網癮少年」,卻在高一被保送清華,如今拿獎拿到手軟
    他的名字就是陳立傑,在初中的時候陳立傑無論是成績還是能力在班上都很不起眼,唯獨痴迷的就是計算機。甚至佔用了他大量的時間,因此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在父母眼裡不好好學習就是不務正業,老師也勸陳立傑應該把時間花在學習上。但是陳立傑並沒有因為他人的勸說就放棄了對計算機編程的研究。相反,在專注科目學習的同時,也更加專注研究編程。因為父母都反對陳立傑研究編程,所以他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編程。
  • 奧林匹克競賽獲冠軍,能保送清華北大嗎?答案很現實
    在英國巴斯舉辦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和美國隊以227分並列第一名,這次奪冠是中國繼2014年後再度獲得團隊冠軍。6位選手全部來自知名高中,其中高一學生2人,高二學生3人和高三學生1人,其中有四人已被保送清華和北大,另外兩人已進入預保送名單。很多網友提問說,只要是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名次,都能被保送清華或北大嗎?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非常關係的話題,今天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
  • 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 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
    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 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時間:2018-08-22 20:45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同伴都說這個說法太離譜 成功解剖鯽魚把他們帶進清華北大?
  • 理科狀元拒絕北大,又被美國11所大學拒絕,現在他過得怎樣?
    不僅如此,李泰伯的興趣愛好也十分的廣泛,特別喜歡畫畫、鋼琴和玩音樂等,在譜曲方面的造詣有非常高,他還親自為自己的父親做了手機鈴聲,特別的獨特。如此優異的同學肯定會受到格外的青睞,在李泰伯未曾參加高考之前,就收到的北大的保送資格,也就說他可以不通過高考就可以進入大家夢寐以求的北大。
  • 3年前選考落後,卻獲英語演講冠軍考上清華的浙江男孩,如今怎樣
    而入讀清華的人,通常是通過高考並獲得極高分數,或者在各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還有就是通過清華自主招生考試。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途徑可以入讀清華嗎?有的,那就是通過語言類競賽獲得大獎。3年前,浙江就有這麼一個男孩陳逸賢,高考落榜之後,在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讓他有能力敲開清華的大門。
  • 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原標題:清華保送生分享:我是如何通過生物競賽考上清華的 進入清華北大的途徑一般有保送、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全國統一高考等形式,這其中全國統一高考是根據高考裸分是否達到投檔線來決定是否錄取;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隊
  • 清華學霸放棄科研參選秀被批,我在這部《心靈奇旅》上找到了答案
    一名清華學霸放棄科研參加央視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這名25歲的少年是一名剛清華畢業的研究生,曾發表過6篇SCI論文,在他所學的專業領域裡,他是當之無愧的學霸。潘超的成就早已把大多數同齡人遠遠甩在了身後,當他演唱完自己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後,卻遭到了現場導師無情的狠批。
  • 高中生靠解剖鯽魚上北大清華?指導老師:不可能
    據悉,獲得金牌的前50名(包含第50名)選手均入選國家集訓隊,這也意味著這些獲得金牌的選手同時獲得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保送資格。其中,成都七中和綿陽中學分別有2人獲得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不過,這場被眾多參賽學生譽為「國決」的比賽,在近日卻以另一種方式爆紅網絡。由於在競賽的實驗操作中,涵蓋了「解剖鯽魚」這一環節,一時間,「成功解剖鯽魚,保送清華北大」的話題也在網絡走紅。
  • 他16歲保送清華,單挑23人科學團!網友:我和清華只差一個陳鯤羽
    他現在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學生,非常的優秀。陳鯤羽被大家稱為「神一樣的存在」,16歲就被保送進清華。在節目中他還一人單挑了由23人組成的科學團。面對這麼多人,陳鯤羽淡定自若,很輕鬆的就將科學團搞得無計可施。不管是說到離子體與可控核聚變,還是說到前景星系。不管是引力透鏡,還是RSA加密法。不管是哥德巴赫猜想,還是黎曼猜想。陳鯤羽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 揭秘:青年才俊如何被保送至清華北大(組圖)
    、清華、浙大等重點大學,其中,40名學生被保送至北大、清華。記者昨日從市教委招考處了解到,目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保送生結果還未出來,但今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學生肯定會超過去年的41名。  據了解,這些獲保送的學生有三類:學科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和體育特長生。這些學生平時學習有什麼竅門?他們是如何被保送至清華北大的?記者昨日採訪了部分學生,為你揭秘。
  • 14歲天才神童,高考成績750分,當狀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了?
    小學課本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個農民為了讓自己莊稼儘快長大,產出糧食,每天都會把幼苗拔高一點。沒過多久,農民的莊稼就比鄰居的高出了一截。農民滿心歡喜的坐等豐收,結果他的幼苗卻因為拔苗助長,過早的枯萎。這種愚蠢的行為,成了反面教材一直被人譏笑。
  • 如何在距離高考還有228天的今天,「提前」拿到清華北大通知書?
    8年前,剛上四年級的周雨揚,還是魯迅小學的一名小學生,彼時,成績一般的他可能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考上北大 更沒想過自己會在初三時,就拿到了北大的預錄取資格。甚至能在高二時代表國家徵戰IOI(國際信奧賽),並取得金牌。
  • 湖南29人保送清華北大!除「四大名校」,「黑馬...
    2019年通過五大學科奧賽保送清華、北大的湖南學生人數達29人,位居全國第二,這些學生分別來自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和長沙市一中、師大二附中五所學校。2019年保送清華北大全國排行榜(部分)2019年具有保送生資格的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隊員共分布在22個省市,從公布的所有名單來看,全國共有286人獲得保送生資格,其中浙江省最多,有35人上榜。
  • 2020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5金1銀,隊員保送清華北大
    通過競賽獲得保送資格,是不是一條很好的升學途徑?曾經獲獎的那些奧賽選手現在又在哪裡?咱們先從國際數學奧賽的性質開始說起吧。 IMO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舉辦的數學競賽,每年舉辦一屆,時間一般在7月,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延遲到了9月,比賽模式由線下改為線上。 本次IMO中國6名選手獲得5金1銀,來自重慶巴蜀中學的李金珉,得到了所有選手中唯一的滿分。
  • 不用高考的學霸①|對數學之美的渴望與探索帶他走進清華
    紅網時刻記者 陳珉穎 長沙報導近日,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公布了2020年度保送生資格名單,湖南省共有27名學霸提前拿到保送資格。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學生王琇就是其中一名。任正非曾說:「將來退休以後,想找個好大學,好好學學數學。」可見,數學好是一件多麼令人羨慕的事。
  • 雅禮中學60人獲清華北大等雙一流高校保送或錄取優惠!全省第一!
    榮獲全國決賽10枚金牌、18枚銀牌,陳子云等 60人獲得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雙一流高校保送或最優錄取優惠資格!保送及最優錄取優惠人數位居全省第一位。龔宸、李俊傑等16人獲得北大、清華各學科營二、三等獎錄取優惠,其中高三年級12人次榮獲金牌、 7人次入選國家集訓隊,47人獲清華北大保送或最優錄取優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碩果纍纍。
  • 四川今年保送清北多少人?都有哪些學校?保送比高考更難
    四川是高考大省,也是清北非常重視的省份,每年的保送名額居全國前列。在今年的保送名額中,四川以32人的保送人數排在全國第五的位置,我們來看看這些保送生分別來自哪些學校?現在通過保送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具有保送資格的外國語學校推薦的語言類保送生,一是通過全國五大科競賽取得進入國家集訓隊的資格。
  • 「網癮學霸」陳立傑:18歲獲奧賽金牌進姚班,曾得清華特等獎學金
    他高一時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高三婉拒谷歌實習邀請,曾放棄自己鍾愛的遊戲,努力學習,從重度網癮少年蛻變為一名理論計算機研究員。他是姚班學霸陳立傑,拿過清華特獎,如今在MIT讀理論計算機方向的博士。雖然今年只有25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保送清華;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斬獲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進入清華姚班;21歲,獲得2016年清華特等獎學金;
  • 當年,這所高中700多人不用參加高考,直接保送清華北大,今怎樣
    但是有些學校因為沒有辦法適應改革制度,所以就慢慢沒落了,不復以前的輝煌成就,這同時也說明,有時候專心做學術、搞科研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浪費了本來好好學習的時間,因為種種原因去鑽制度的空子,後來制度不再適用以後,他們也就會遭遇激烈的競爭和淘汰,空留一聲嘆息,這樣類似「傷仲永」的情況有很多,比如黃岡中學就是如此,它曾經大刀闊斧地推行教育改革,想要給學生減負,想讓這些學生們能夠以另闢蹊徑的方式,上個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