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華為、小米、魅族、三星等很多款手機中都有北鬥系統。當然如果用的是蘋果手機,那不用試了,蘋果手機沒有使用北鬥系統。但是我們也希望,在2020年北鬥系統覆蓋全球之後,蘋果手機當中也會有北鬥系統。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北鬥系統的發展,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更與我們的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相掛鈎。因為每個國家都希望把自己國家的主權和國家的經濟命脈,建立在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基礎之上。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一把守護國門的金鑰匙,一定要握在自己人手中。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徐穎撰文,從起源、應用以及技術難點等多方面,對北鬥系統做了全面的解讀,以下內容為徐穎演講實錄:
北鬥系統,這個名字從何而來呢?北鬥七星。北鬥七星是中華民族的指極星,也是中華民族的導航星,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對北鬥七星進行觀測和利用。北半球的人們通常用北鬥七星和北極星來辨別方向。
在《史記·天官書》當中就有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這裡的「鬥」指的就是北鬥。在古代,有北鬥七星為我們指引方向,今天我們也有北鬥系統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關於北鬥的「3」的故事
對於北鬥系統來說,有一個數字非常重要,這個數字就是「3」。大家應該都聽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要講清楚北鬥系統的工作原理,就要先給大家講清楚「3」的故事。
首先要介紹的是三球定位。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最基本的定位原理叫作三球定位。我們同時有三顆衛星,測量我和衛星之間的距離,我就一定知道我的位置是以衛星的位置為球心,以這個距離為半徑的球體上面。
而三個球交匯於一點,這就是衛星導航定位的最基本的原理,我們把它叫作三球定位。但是實際上,因為我們還需要測量時間信息,所以我們至少需要四顆衛星才能實現最基本的定位。
在衛星導航系統當中有三大組成。第一個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衛星。
第二個是地面站,有地面的監測站、測定軌站等站點。
第三個是終端,比如手機,其實也是衛星的一個終端。
有些人在網上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從1983年陳芳允院士提出北鬥一代開始,北鬥系統已經建了這麼多年了,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用上北鬥系統呢?」其實在我們很多人的手機中已經有了北鬥系統。
如果用的是華為的手機,回去之後,可以在手機的應用商店裡面下載一個小軟體,叫北鬥助手或者叫北鬥伴。
把這個軟體下載下來之後,找一個空曠的地方打開你的手機,然後你就會發現,在衛星天頂視圖當中,有帶著中國國旗的圖標被點亮,那就說明你的手機中是有北鬥系統在為你提供服務的。
現在在華為、小米、魅族、三星等很多款手機中都有北鬥系統。當然如果用的是蘋果手機,那不用試了,蘋果手機沒有使用北鬥系統。但是我們也希望,在2020年北鬥系統覆蓋全球之後,蘋果手機當中也會有北鬥系統。
導航系統幫助我們的車輛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但是事實上導航提供的服務不僅是定位,導航服務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類服務是給你一個精確的位置。這是大家最常用的,比如手機上的滴滴打車、微信的位置共享,都是基於導航的這一服務。
第二類服務是可以給你一個非常精確的時間。從剛才講的衛星導航的三球定位上來,我們需要測量我和衛星之間的距離。一般在生活當中,我們要測量兩個點的距離,我們可以拿一根尺子,就能夠測量兩個點的距離。
但是用這個方式,能夠測量和衛星之間的距離嗎?要拿一個多大的尺子,才能把我和衛星連接在一起呢?在衛星導航當中,其實有一個小秘密,就是我們從來不直接測量距離,而是通過測量時間來測量距離。
我們在衛星上發射一個電磁波,然後測算這個電磁波從衛星傳遞到我們之間的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乘上光速,就得到了距離。
所以在衛星導航當中,我們是通過測時間來測距離的。這也是我們可以為大家提供精確時間的一個主要的原因。距離除以時間等於速度,我們可以得到速度。所以,衛星導航的三種業務就是能夠給你精確的位置、精確的時間和精準的速度。
當然,北鬥系統在這三種業務之外,還有一種附加的業務——通信,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夠用來做通信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世界上不是只有北鬥系統。目前,只有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和中國的北鬥,這四大系統才能被稱為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因為它們實現了全球覆蓋。
除了這4個全球覆蓋的系統之外,目前世界上還有兩個區域定位系統,日本的準天頂系統(QZSS)和印度的IRNSS系統。
日本準天頂系統(QZSS)
印度的IRNSS系統
日本的準天頂系統在宣布提供服務的時候,網上就開始有文章說,日本的準天頂,精度拳打GPS,腳踢北鬥。但是事實上,準天頂系統是一個區域定位的系統,它最核心的點是依賴於GPS建立的。
如果GPS不能用,那麼準天頂的增強功能就不能用,它就沒有辦法做到高精度、釐米級定位等一系列的功用。
在全球的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當中,現在用於導航的衛星數量非常多,截止到2018年7月22日,所有能用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了100顆,還不包括我們的備份星和測試星。
所以,其實天上是有很多衛星的,而在民用服務中,也是把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組合在一起使用的。
GPS在1991年的時候就建成了,精度一直也很高。但是我們國家還需要專門建北鬥系統,俄羅斯還要建GLONASS系統,北鬥系統從1983年提出到現在,已經走過30多年,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來建北鬥系統呢?
建北鬥系統的原因
以前我們在為北鬥系統拍紀錄片的時候,編導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一把守護國門的金鑰匙,自己家的這把金鑰匙,一定要握在自己人的手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建北鬥系統。
俄羅斯雖然經歷了經濟滑坡、蘇聯解體等一系列事件,但是他們依然在持續地更新和建設GLONASS系統。歐盟的伽利略系統建設之初經歷了非常漫長的被美國強烈反對、歐盟內部意見的不一致,在建設過程中,天上的原子鐘還徹底壞了一批。
前一段時間伽利略系統還出現了全線的斷線,但他們還是在一直堅持發展伽利略系統。每一個國家都希望把自己國家的主權和國家的經濟命脈,建立在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基礎之上。
可見,如果一個系統不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那我們對它其實是沒有任何掌控權的,它隨時可能會發生一些你所不知道的變化。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建北鬥系統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在軍用方面,我們都是用北鬥系統來保障國防安全的,但是在民用方面,目前是一個多系統聯合的趨勢。
在你們的手機軟體當中,找一下我剛才說的軟體,就會發現,你的手機不僅用了北鬥來為你進行定位,也用了GPS 和GLONASS來進行定位。在民用領域,各個導航系統是彼此兼容協調發展的,所以,北鬥不僅是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
北鬥系統的發展
北鬥系統的發展,也經歷了三段歷程,和「3」這個數字真的特別有緣。北鬥一號系統是在2000年左右建成的,它只有兩顆星,它叫北鬥一號,也叫北鬥雙星。它主要是解決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的有無問題。
北鬥二號系統是在2012年12月27日宣布提供服務的。它從北鬥一號的有源系統,變成了一個無源系統,主要為我國和周邊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北鬥三號系統,是在2018年12月27日宣布開始提供服務的,在2020年將會實現北鬥三號系統的完全建設。北鬥三號系統主要是從區域系統擴展到了一個全球系統。
北鬥三號系統的建設過程也包括三步。2018年底,它主要是服務我國和「一帶一路」地區,到2020年底的時候就會服務全球。
北鬥系統正處在全球組網的快速建設過程中。這是北鬥系統的一個衛星組成。北鬥系統是30顆衛星覆蓋全球,其中有3顆靜止軌道衛星,24顆中軌道衛星,3顆小傾角軌道衛星。
北鬥系統的服務區域,重點區域是在我國和周邊地區,實現的是全球覆蓋。
北鬥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除了公開的服務,還有授權的服務、廣域差分服務和位置報告服務。
2020年之後,北鬥系統在有了廣域差分的情況下,和GPS服務的性能是相當的。在重點地區,會有1~1.5米的精度,其實是比GPS的性能要高的。
與北鬥二號相比,北鬥三號到底有什麼新亮點呢?首先要講的是星間鏈路。顧名思義就是衛星和衛星之間是可連接的,能夠形成一個衛星網絡。
有星間鏈路之後,如果在地面站之間發生了摧毀性的損失,所有的地面站都沒有了,我們還可以用星間鏈路來實現衛星的自主運行。所以,星間鏈路可以保障衛星的可用性和穩健性。
其次北鬥系統有高精度的氫原子鐘。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在建設過程中,當時我們是準備從瑞士進口原子鐘的,瑞士人表做得很好,鍾做得也不錯。但是瑞士當時提出,需要有一個歐洲對華的許可證。
怎樣才能獲得這個許可證,通過什麼方式才能獲得這個許可證,都沒有任何的約定。所以,後來在北鬥二號系統的建設過程中,關鍵的核心攻關就是星載原子鐘技術,北鬥三號則使用了更高精度的氫原子鐘。它的精度可以做到110-15這麼高,也就是說要過去很長很長時間,它的誤差才有一秒。
這是北鬥三號的另一個創新點。剛才講到了,從別的國家進口原子鐘是不現實的,所以北鬥系統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叫作100%國產化。北鬥系統所有晶片,所有核心器件,包括天線、射頻、基帶,都有一個國產化的指標要求。
我們都說北鬥系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系統。第一是它不依賴於任何別的系統而運行。第二,它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是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依賴於別國的核心技術而運行,這是大國重器的國產化。最後一個創新點是,北鬥三號有一個搜救功能。北鬥三號加入了海事搜救組織。
以前伽利略系統的搜救過程是,你給伽利略衛星發了一個搜救信號,然後你就開始等待。你不知道你的信號有沒有被收到,你也不知道,是不是會有人來救你。
北鬥系統在收到你的搜救信號之後,會給你一個反饋,告訴你信號已經收到了,安心等待吧,很快就會有人來救你了。所以這也是北鬥三號的一個升級功能。
其實北鬥系統遠遠不止這些功能,它有很多「首次」,讓我們一起期待2020年北鬥系統建設完成,正式開始為大家提供服務。
北鬥系統的作用
天上有這麼多衛星,衛星導航在我的生活當中,有什麼作用呢?好像每天除了用它來打車,就沒有別的用處了。其實,在衛星導航系統業內有這樣的一句名言: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應用,只受制於人們想像力的限制。
假設有一位A先生,假設他是做金融的。看一看他半天的生活,有多少是和衛星導航相關的。
作為現代手機重度依賴症的患者,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給我的手機充電。事實上,在我們國家的電力系統當中,都是用衛星導航來為電站之間實現時間和頻率的同步的,以前用GPS,現在用北鬥。
如果電力系統不能實現時間和頻率同步,就有可能出現用電高峰期的時候,峰值疊加而導致整片區域斷電的情況。所以我們每天都用的電,其實是有衛星導航為電力系統提供保障的。
給手機充完電,打開手機之後,接下來就是吃飯。吃飯這件事情和衛星導航有關嗎?你需要用衛星導航,給你把米定位到嘴裡嗎?其實不需要。但是衛星導航確實和農業密切相關。
自動駕駛技術到今天一直沒有落地,但有一部分自動駕駛落地了,比如,自動駕駛的拖拉機、農業收割機。所以,在智能農業當中,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為自動駕駛提供了位置的保障。所以每天吃的米,也是離不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供的保障的。
吃完飯以後就要看電視了,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電視裡邊的新聞報導,某些國家、地區之間動武了這樣的情況,飛彈制導這件事情和衛星導航也是有關係的。
有時候我們也經常會在電視裡面看到,與動物保護有關的新聞,動物保護這件事情和衛星導航也有關係,說要把一個晶片,安在動物身上。
其實北鬥系統確實給長頸鹿、藏羚羊、熊貓都做過這樣的晶片。比如,藏羚羊生活在無人區,我們就需要用這樣的晶片為它提供保護服務。
看完電視之後要去上學,我們出門打車這個事情和衛星導航也有關係。這是大家最熟悉的應用。
我們在用滴滴打車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看到老人或者兒童走失的信息,讓你如果發現線索要及時上報。
老人兒童走失這件事情和衛星導航也有關係,因為北鬥系統曾經做過老少關愛,給小朋友們做過卡,做過鞋,做過手錶,如果發現老人和兒童走失,向系統提出請求,它會給你返回走失者最近一次出現的位置。
在打車之後,車輛行駛在路上,有時候會經過高架橋,橋梁的穩建性和衛星導航也有關係,事實上,在衛星導航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叫作形變監測。
就是我們會用衛星導航的接收機,來觀察這個橋是不是已經發生了一些微小的變化。如果它發生了變化,就需要及時對它進行維護,以避免發生危險。
這個應用還可以用在山體滑坡、泥石流、鐵軌的路基沉降的監測上面,都是跟衛星導航相關的。大家有時候會在立交橋上看到特別大的貨車,我們把它叫作「兩客一危」系統,就是危險品車輛和大型客車。
我們國家其實做過「兩客一危」的項目,要求在這樣的車上,強制裝上衛星導航系統,以保障公共安全。
假設現在到機場了,在飛機的精密進近的過程當中,都是需要衛星導航系統來保障安全的。所以我們每次安全的出行,乘坐飛機,都有衛星導航在為你提供保障。
再回到這位先生的職業上來。他是一個做金融的先生。其實,在金融的結算當中,我們通常會通過衛星導航為金融結算提供非常精確的時間。因為在金融結算當中,如果結算的時間差出去一毫秒,結算的金額可能會差出去好幾千萬美元。
這也就是為什麼衛星導航系統對於民用也非常重要。除了軍事當中的打擊、精確制導需要衛星導航之外,在民用方面,衛星導航系統關係著國計民生,電力、金融、通信、天氣……衛星導航一直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來是否還有北鬥四號和北鬥五號其實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正在做導航的「未來」,它叫作中國國家PNT體系。北鬥系統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而且在2020年就會完成建設正式走向應用,但是它還有一些覆蓋不到的區域。
比如在室內,導航系統是沒有信號的,在地下,導航系統也是沒有信號的。在水下,現在只能利用聲吶導航。我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以北鬥為核心的中國國家PNT體系,能夠真正實現我們說的5A,就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能夠用他所使用的任何導航手段,實現其所想要達到的任何導航服務。
這就是我們所努力的未來,雖然未來是未知的,但是我相信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們國家北鬥系統的未來一定可以被大家遇見,而且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獲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