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科技網
12月2日,「讓陪伴隨時隨地」京東長輩智慧型手機新品發布會在京東大廈拉開帷幕。繼年初首發時光機後,京東通訊與眾多手機廠商攜手,通過對健康、安全、陪伴功能的進一步打磨,推出C2M反向定製的5G長輩智慧型手機,實現從手機單品向智能服務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為匯聚產業鏈力量、建設長輩專屬服務生態體系翻開新的一頁。
持續輸出C2M能力 攜手廠商定製愛與關懷
據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顯示,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50年老年人口將近5億,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在現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龐大的老齡人群卻面臨著掉隊的尷尬,「智慧型手機APP太複雜,不會用、用不好」「子女不在身邊沒人教」「去醫院掛號都掛不了」……類似的問題頻頻見諸報端。
面對長輩在數字時代遇到的新問題,京東通訊立足平臺、渠道、大數據、優質客群等優勢,不斷深入布局C2M反向定製,在時光機基礎上對產品進行全面升級,實現從購買需求導向到情感導向的進化。
基於對長輩需求的精準洞察,京東通訊發現他們的一系列新動向,包括「樂於積極融入移動互聯生活,通過智慧型手機開展社交與分享」、「對生活品質,特別是健康問題尤為關注」、「空巢老人的子女陪伴、盡孝問題發酵」、「不同程度失能,使用智慧型手機困難」等,並針對這些痛點量體裁衣不斷優化產品方案。
除了在顯示、鈴聲等方面採取更為友好的設定,京東進一步完善相關功能,圍繞「親情小時光」「上手低門檻」「尋醫不求人」三大核心能力形成長輩智慧型手機應用場景,實現對生活、醫療、出行等多領域的全面覆蓋,讓長輩更好地享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健康與便利。
在長輩智慧型手機內,搭載了子女輔助神器——親情小時光APP,子女手機完成安裝後,可與長輩智慧型手機建立直連,將家庭相冊、遠程提醒吃藥、一鍵救助等功能賦予更多情感內涵,通過實時分享照片、及時提示吃藥、緊急救助等貼心、實用的功能,拉近年輕人與長輩的距離,隔空實現數字時代特色的親情陪伴。
遠程協助功能則優化了遠程桌面、遠程定位、遠程維護聯繫人等功能,讓不在身邊的子女能夠更有效的協助長輩完成下載應用、隨時定位、維護通訊錄等。同時,圍繞健康關懷的核心問題,京東通訊推出與京東健康深度合作的極速問診功能,提供健康綠碼、輕鬆體驗、預約掛號等便利設置,解決長輩看病不便的問題。
同時,京東通訊還專門對服務進行優化,推出時光機放心換服務,通過一站式以舊換新、30天無憂退、3個月碎屏險、上手無憂等售前售中售後全流程服務,為用戶提供更放心的服務,打造更溫暖的體驗。
響應「積極老齡化」政策 讓科技更有溫度
隨著老齡化加劇,銀髮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測,2020年、2025年、2030年的老年人口總消費將分別達到7.01萬億元、11.36萬億元、18.33萬億元。京東憑藉C2M反向定製優勢,在細分領域打造爆款產品,實現對增量市場的不斷發掘。今年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基於C2M模式推出的遊戲手機成交額同比增長200%。從需求洞察能力到情感洞察能力,對C2M模式的駕馭,讓京東通訊的主場優勢持續擴大。
更重要的是,長輩智慧型手機及背後的智能服務解決方案,體現出更為積極的社會意義。一方面,身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長輩並非一味被動接受數位化生活的改變,相反,其用機需求正朝著多樣化維度發展,對社交、影音分享、旅行、在線學習、行動支付、線上電商等新興社會生活模態也有強烈的學習和參與熱情,在長輩智慧型手機的幫助下,長輩能夠更為便捷的連接現代科技,兌現「老有所樂」的價值主張。
另一方面,長輩智慧型手機也成為承接子女孝心落地的平臺。無論何時,物質總代替不了親情和陪伴,以往異地子女對父母的關愛,往往集中在購買各類生活用品和保健品上。而長輩智慧型手機不僅本身是更適合送給爸媽長輩的禮物,結合親情小時光這樣的子女輔助神器,空間距離也從此打破,讓長輩獲得久違的陪伴和關懷,對解決老齡化社會親情缺失,融洽家庭關係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也為逐漸形成的「孝心經濟」樹立了經典範式。
在年初的特殊時段,很多長輩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而被拒絕乘車、進公園、進超市。相比允許不出示數字健康碼,轉為手寫登記的「權宜之計」,讓長輩用上、用好智慧型手機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國務院辦公廳不久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就指出,要從社會基礎設施層面,徹底解決老人與數字社會融合的問題。京東通訊對時光機進行升級,是對政策的積極響應,也是憑藉京東在行業的引領示範效應,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積極老齡化、智慧老齡化的落實推動,讓長輩的生活更便捷、更有樂趣。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