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手機作為通信載體,是人們與外界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不斷升級,功能也不斷延展,直至目前全球都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而手機也不僅僅只是移動通信的終端設備,它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受益於智慧型手機升級迭代加速,手機廠商持續提高智慧型手機的研發投入,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97.8%,在國內手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是,未來,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將逐漸趨近飽和,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會緩慢進入瓶頸期。
全拓數據顯示,自200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突破1億部,經過十多年的智能化發展,智慧型手機市場突飛猛進,並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絕對主力。出貨量由2014年的12.8億部增長至2019年的13.7億部,出貨金額由2014年的4100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5030億美元,出貨量和出貨金額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16.11%和12.74%。預計到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5億部,出貨金額近6000億美元。
雖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出現明顯下滑。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平均售價卻出現了10%的增長。其中亞太地區、中國、歐洲、中東和非洲、北美等地區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銷售平均售價總體增長了10%。相反,拉丁美洲的平均售價下降了5%。
從整體國內智能機市場價位段趨勢來看,自2019年以來,隨著5G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快速滲透,更高價位段手機的佔比也在持續增長。各大廠商開始進軍高端手機市場,中高檔價位智慧型手機增多。
據全拓數據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發布的新品手機更多分布在中高端價位。在新機發布價格佔比中,2000-3000元機型數量較多,佔比約為30%;其次為4000-5000元機型,佔比約為23%,其餘價位段機型佔比均不超過20%。
國內市場的萎縮已成共識,即使是頭部廠商也開始變得「焦慮」。顯然,如果不能在高端市場成功,手機廠商生存難度會進一步增加。
相較於中低端手機,高端機型的利潤更高,更能體現品牌實力,近兩年國產手機普遍採用「高端產品樹品牌,低端產品走量」的玩法,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也開始衝擊高端;而同樣的,一向走高端路線的蘋果,也陸續推出了幾款高性價比的親民款手機。
智慧型手機集合了通信、晶片、先進位造、信息技術、數據安全、人工智慧等多項高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術,是各國重點角逐的領域,也是我國當前著重培育和發展的產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智慧型手機產業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品牌運營等全產業鏈環節均取得了快速發展:晶片等核心元器件自主比例不斷提高,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全球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而且目前,通訊行業處於4G向5G的過渡階段,隨著5G基礎設施的布局完善,智慧型手機將迎來新一輪產業升級,5G智慧型手機的更新換代需求將帶動產業的新一輪快速發展。總之,國產手機廠商想要在高端機市場有所作為,技術研發與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全拓數據認為,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發展瓶頸,頭部手機廠商不斷在研發上加碼的情況下,缺乏技術競爭力的二線品牌手機逐漸邊緣化,在市場熱銷機型中除了華米OV以及三星、蘋果,其他手機品牌已難覓蹤影。這意味著手機行業的大格局已經基本確定,想要在未來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站穩腳跟,不光要注重品牌建設,更要重視快充、攝像、晶片性能等既有技術的再升級以及更深層次的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