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發問:你的文案有共鳴嗎?

2020-12-0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曾經,支付寶那句文案「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扎了無數人的心,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有共鳴的文案才能打動人,那麼,如何才能寫出來呢?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解答,推薦給對文案感興趣的童鞋閱讀。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有許多令人心領神會的時刻:

比如,當你路過一個廣場,聽到流浪歌手唱歌的時候,你可能會被一句歌詞打動,駐足在那裡,想起自己曾經漂泊的經歷。比如,當你在聚會時拋了一個爛梗,別人都get不到,只有一個人冷笑一聲並接住它時,你肯定會向他發出「哎呦你懂我哦」的眼神。比如,當你看到一部電影中某個催淚的畫面時,會和其他人一樣,在主人公陷入兩難之時掉下難過的眼淚。

很多人生的難忘經歷、看過的難忘電影,為什麼能令人產生共情,催人淚下呢?原因是,它與我們個人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並以一種畫面重塑的方式喚醒過往記憶,讓讀者產生同頻共振。

正如文案寫作一樣,打動人心的文案,一般都是情緒共鳴的結果。

舉一個例子,當年萬科地產出品過一句文案,「在一個麵包豐盛的時代,最飢餓的,往往是精神。」一句話,直指我們這個時代的病症。我們身處在喧譁浮世之中,每天都被各種物慾侵蝕,每個人好像都不快樂,於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在這個物質豐盛的時代,到底缺失了什麼樣的精神?

在這句文案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同感,有共鳴。

所謂文案的「共鳴」,表面上看,是對基本事件有共識。即對於某件事情擁有相同認知,比如江小白文案「懂得越多,懂你的就越少」。

深層次來講,要達成一種情緒上的「共融」。對於同一件事物,達成同一種情緒,直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讓人忘記了彼此的界限!比如,「愛是陪我們行走一生的行李。」

這篇文章,我想從個人審美角度,談談對於共鳴文案的理解:共鳴文案有幾種?共鳴文案的核心是什麼?共鳴文案到底怎麼寫?

一、共鳴文案的三種境界

人都有病,有的文案能指病,有的文案能治病,有的文案還能做病後康復。

所以我說,共鳴文案,至少也有這三種境界:

1)「哎呦,你懂我啊。」

指出人的毛病。這種文案就像是你的閨蜜一樣,說一些掏心掏肺的話,來建立一種相互信賴、彼此理解的關係。

比如,「真正的對手,是你最想贏的那個」,懂你的好勝心,還懂你想贏的對手是誰。

又比如,《山河故人》電影海報裡的一句話,「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懂你的人生狀態,懂你的現實困境。

2)「臥槽,扎我心了。」

攻擊人的毛病。這種文案像是你爸媽、老師這種大家長說話一樣,一般比較狠毒,直指你的問題。

文案說的全是你的痛點,不止是共鳴,簡直就是教育。

比如支付寶很久以前的文案#年齡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系列文案,以現代青年普遍的財務焦慮作為文案切入點,就說你窮,你的不堪,扎你的心,讓你去買基金理財。

順便再說一句,這組文案是經典的文案寫作三段論:現象——痛點——解決方案。「你每天都很困,只因為你被生活所困」是生活現象;「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來你的窮」是痛點;「讓理財給生活多一次機會」,之後再倡導理財,是解決方案。

這個邏輯鏈條,完整地詮釋了一條文案最基本的範式,可作為參考。

還有一些房地產文案,總是能將年輕人的病症與現實兩難聯繫起來,說的很扎心,說完你也想買房。

例如,復地上城出品「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你的青春,卻留不下你」;

#3萬首付,紮根珠海#的系列文案也扎心,「你可以繼續漂,但愛情不同意」,活生生的現實面前,愛情看起來很糾結。

之前,還看過一個段子,「成年人的世界裡,容易的只有長胖」,對於中年發福的人來講,也很痛,很有共鳴。

3)「媽呀,我好感動。」

治癒人的毛病。這種共鳴文案就像是追求女孩的男生,總是要搞些情意綿綿的東西,讓你卸下心理防線,完全被情感俘虜。

這是共鳴文案的最高境界,以情動人。比如,999感冒令出過一個視頻,尾版文案說「這個世界,總有人偷偷愛著你」,很溫暖,很受用。

比如,方太視頻文案「我沒有離開家,只是把家帶去了遠方」,家庭情、遊子意,還有鄉愁的意蘊,全部濃縮在一句文案裡,令人動容。

像是情話,情誼綿綿,溫婉動人,是這類共鳴文案的一大特性。它們總能找到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將其轉化為內涵更加豐富的文案。

上文提及的文案「愛,是陪我們行走一生的行李」真正打動了我。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共鳴。包容與理解,行走與遷徙,種種場景裡的感受,被一句話道盡。

當初正是因為這句話,我才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所以這就是共鳴文案的重要性。

二、共鳴是結果,核心還是洞察

共鳴發生在文案寫作之後,是文案呈現出來的一種結果。想要寫出共鳴文案,最重要的還是洞察力。

洞察一處生活細節,洞察一個社會困境,洞察一種情感需求,你洞察的這個點、這個面,是否具有共情?它有沒有存在於大眾的認識之中?它能否帶來觸動?

這些都是洞察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洞察」這個詞早已不新鮮,甚至於用爛了。工作當中,大家都一致強調「洞察」,但是沒有人告訴你究竟如何洞察。

洞察什麼?

很多人認為,好的文案需要豐富的閱歷及人生經驗,才可能寫出有洞察力的文案。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洞察的核心,是找到柔軟的人心,以及不被察覺的細節。這個本事,只有真正經歷過很多故事的老文案才真的能體會到,人生的多種難堪、失望、痛苦、惆悵,以及100種喜悅的方式等等,這是需要時間看到、悟到、心到、收到。

為一則房地產廣告寫文案,很多人會直接描述房產的賣點,比如位置、價格、戶型、公攤率、周邊資源、綠化率等等,還有的直接給你一個猛擊,擊中年輕人漂泊在外的心理訴求:「故鄉眼中的驕子,不該是城市的遊子。「

當年這句話一出,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好多朋友甚至聊天時也會脫口而出。

同樣扎心的話,我這兩天剛從朋友圈也看到一句,「房子逼走了人才。」關於房子,目前以及將來很多年,肯定還會是大家談論的話題,因為這是時代痛點。所以圍繞房子的文案,同樣更容易成為集體共識,達成共鳴。

這也是洞察的一個基本功,找到集體意識裡的共同記憶或傷痛。

除此以外,洞察還是找到那個不被覺察的細節。我很早之前看到過一個案例,是個擦鞋廣告的修改前後對比。

一則普通的文案,為介紹擦鞋業務,可能寫的是:「請坐,擦鞋」;而一則具有洞察力的文案,可能寫的是:「約會前,請擦鞋。」後者找到一個細微的場景,它深諳人們心理,描述的是一個「重要時刻」:約會。將約會與擦鞋綁在一起,形成強烈的需求共鳴。

找到不被察覺的細節,就會離共鳴文案更近一步。因為細節,所代表的是具體可以被描述的場景,可以被感知的情緒,只有文案描述出顆粒感飽滿的場景,才有可能成為與受眾同頻共振的好文案,也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共鳴文案。

三、共鳴文案寫作,只需記住這9個字

說了那麼多,共鳴文案到底應該怎麼寫呢?

浪哥說一下自己思考的方式,我總結為9個字:時代病、價值觀、小情緒。

1)時代病

每個社會階段,總會有它的某種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整個社會人的集體痛點。

比如,我們這個時代,房價高、結婚晚、人口老齡化、貧富差距大、單身主義、空心病、道德觀念淡薄等等問題,都從宏觀角度達成一種高度共振。

2016年新世相的「逃離北上廣」,就是個鮮活的例子。它針對的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之中,漂泊在城市裡、擁擠在地鐵裡的那幫人的996格子間人設,這個活動帶給人的看似是暫時的放空,實則卻是精神的解藥。

當年,「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不也是同樣的時代痛點,同樣的爆火動機,同樣的逃離此地,「做自己的主」?

再開個腦洞,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等等這些爆火的文案,仔細想來,解決的都是一個問題:城市太壓抑,我要出去走走。

好了,找個時代病,寫一句文案試試。這個時代,誇誇其談的人比較多,幹什麼都要演講、傳遞個人價值觀,抖音上爆火的也都是這種視頻,巧舌如簧似乎更受這個時代歡迎。

但是,你有沒有和我一樣,覺得有點膩,有點煩呢?我們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發現實際上我們生活處處有一種「語言膨脹」的現象。

所以,我寫下了一句文案:「語言膨脹的人,思想也會慢慢縮水。」

這句文案就可以用在知識類的產品或服務之上,強調相對於口頭吹牛,思想的價值更應該被看見。

從時代病之中,找到的共性比較宏觀,要將其轉化為個人得失,才有可能擁有共鳴。

2)價值觀

共鳴文案的寫作,有時候就像是哲人輸出價值觀一樣,它具有高度凝練性,而且一般都是具有主張性的觀點。因此,價值觀天生具有煽動性和號召力。

那麼,一句包含價值觀的文案,可能更加容易得到別人的信賴和認同,產生共鳴。正如之前毛不易說過一句話,「四十歲就是新的二十歲」,帶有很強個人價值觀念,收穫了很多共鳴。

有一句異曲同工之妙的話,火遍平臺很多年,具有很強感染力,摘自羅曼·羅蘭的小說《約翰·克裡斯多夫》:「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等待八十歲才被埋葬。」

它們其實都是傳遞一種價值觀,利用價值觀來引導共鳴。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具有價值觀的言論,可以作為共鳴文案來使用。

例如,浪哥上初中時的小紅牆上,刷過一段字:把彎路走直的人,是聰明的;把直路走彎的人,是瀟灑的。

這種辯證的價值觀,很容易給我共鳴,因為兩種人生態度,你總能找到一種契合自己的。那麼,這句話就會非常具有共鳴感。

這種價值觀式的共鳴文案,有很多很多,比如鐵時達的「時間,讓愛更了解愛」, Timberland的「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等等,自帶價值觀,自然有共鳴。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不妨將自己平時的靈感衝動轉化為文案,自然能找到受眾。

比如,我經常說的,「人生谷底也是命運轉機」「笑容是一張漂亮的面具」「先別放棄,因為,別人會先放棄」諸如此類,都是從價值觀出發,尋找到令人有所感觸的文案,觸達「心動」。

3)小情緒

人類的情緒複雜多變,時時刻刻都在相互轉化,悲歡與離合,正反兩方面。正如電池的正負極一樣,世界的陽光與陰暗一樣,兩個極端,又分裂出一些小細節。

比如,正向的情緒,有大笑,有竊喜,有恬靜、有好感、有愉悅等;反向的情緒,有悲傷,有失落,有焦慮,有沮喪,有痛苦等等,每一種情緒處於每一種場景之中,也可以分化出不同的細節,產出不同的文案。

這些情緒,都是情感的一個瞬間表現,像是蛋糕上的那一點點小甜頭,讓人在某種氛圍下產生驚訝感。

正如一則袖珍手機的文案,「越大越覺得,還是小的時候好」,它迎合大眾關於童趣的回味,製造出一種回到童年時期的愉悅感。

步履不停寫道:和任何一種生活,摩擦久了都會起球。寫的就是一種厭煩的情緒,它將衣物與情緒結合在一起,賦予衣服性格,帶來更多奇妙的感觸。

那一套文案我非常喜歡,每一條寫得都很走心,都帶有一種情緒。像「只有衣服知道你的秘密」,探究的是人心的深不可測;像「聽說最暖的衣服,是口袋裡塞滿錢的那種」寫的是一份冷嘲;在這些不同的小情緒之中,我們足以找到內心的共鳴,領悟心動的真諦。

四、總結

共鳴文案來自於共鳴時刻,來自於知識的共識和情緒上的共融。

三種共鳴文案,揭示出三種共鳴文案的內在肌理:洞察力。

共鳴文案的9字真言:時代病、價值觀、小情緒。

#專欄作家#

5年廣告人,文案策劃經驗豐富。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靈魂共鳴時 你就是另一個我
    以前在讀者上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你是怎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配圖是一對老夫妻面對面拿著書津津有味的在看,文章裡說,你最後總會遇到和你相似的人。其實對於文章中『相似』這個詞,我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它這裡的相似,我想用靈魂共鳴來代替。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頻率,相似頻率的人遇見時,就會產生共鳴。我遇見過。
  • 終會遇到那個與你靈魂共鳴的人
    這個故事,關於孤獨、關於音樂、關於夢想、關於陪伴、關於理解、關於成長、關於那些流淌入心、直抵靈魂的純淨而美好的情感。影片中的Reggie和Eleanor看起來是兩個完全迥異的生命個體,性格不同、身份背景懸殊、年齡相去甚遠,但他們卻能超越一切外在的差異和阻隔,深度交互,達到靈魂的共鳴。
  • 《劍與遠徵》亞瑟共鳴怎麼解除 亞瑟靈魂共鳴解除方法分享
    導 讀 劍與遠徵中的亞瑟可以締結靈魂共鳴,由於他的特殊性,難免會有解綁的需求。
  • 靈魂伴侶:現實淳樸的愛,超越一般關係,有這幾種「靈魂共鳴」
    其實,說得複雜點,那就是你和他靈魂的相互融合,你是他的靈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得簡單一點,那就是你能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他也能明白你的如鯁在喉。徐志摩曾寫道:「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兜兜轉轉,尋尋覓覓,來來往往,日日念念,我們終其一生所要追求的人,不就是自己的「靈魂伴侶」嗎?
  • 靈魂有共鳴的人,才能產生「心靈感應」
    在這個偌大的人世間,我們都是孤獨的靈魂,渴望有相同的人能夠陪伴自己,渴望有一個靈魂伴侶,能夠溫暖這漫漫人生路,讓人不那麼孤單。但這種靈魂伴侶何其難尋,如果你有幸遇到,那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是男人對女人最好的情話,也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之間不必言說的默契,一生有一人,足以。02.楊絳先生與錢老相識於清華園,就那一面就足以確定彼此是要牽手一生的人。
  • 你缺少的不是一個異性,而是一個可以共鳴的靈魂
    在光陰的渡口,尋找靈魂深處的那個人,用愛做感知,用懂得去溫暖,即使你的言不由衷,他也懂你的欲言又止,所以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在說話,做事的時候能瞬間的領悟,相互懂彼此。不是長時間在一起的默契,是從認識那一刻,就懂得。聊天能一直聊下去不嫌煩,他說的話和你有共鳴,你說的話句句他都懂。
  • 平面廣告文案技巧!
    平面廣告中文案的形法創意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析字、圖符和字體。析字即根據字的音、義、形進行離合;圖符即利用圖像和符號表達創意;字體即設計文案的書寫形體表達文案創意。 不同的編排方式展現了不同的含義,水平式文案展現出穩定性;垂直式文案突出了嚴肅感和力度;傾斜式文案表現了不穩定性和突破的含義;彎曲式文案展現了自由性與韻律感;折線、發散式展現了紛雜與衝突。
  • 寫廣告文案時創意枯竭怎麼辦?
    實現文案的創意需要用全新的視角審視整個廣告創作過程,在過程中尋找靈感和突破點。下面就圍繞著「創意」這個核心點,逐層次清晰地為大家揭示出「創意」和「文案」相互實施的操作技巧,相信對讀者會有一些啟發。編輯的工作是為了文稿能更有效地傳播,策劃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商業意圖,只有文案的目的最為直接:推動營銷。不管你的文字有多美、多麼有內涵、格調多麼高雅,但是不能推動銷售,一切都白瞎。大家都熟悉的洗腦廣告「腦白金」,招人煩嗎?挺煩的。是優秀的廣告嗎?平心而論,讓大家記住了產品和品牌,可以直接將流量轉化為營銷,是優秀的廣告。
  • 藍盈瑩《令人心動的offer》靈魂發問 斑馬紋亮片裙散發酷颯魅力
    問出了不少上班族的心聲,收穫眾多觀眾的點讚:「簡直是直擊靈魂的發問,想知道答案+1」。而接下來,她還會有什麼精彩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兩個高度共鳴的靈魂上永遠都不會讓人覺得累
    一次,有記者就單刀直入地問周韻:你是怎麼拴住姜文的心?然而,周韻一臉不解地反問道:我幹嘛要拴住他,他還得拴住我的心呢!如油畫一般的周韻,在姜文身處情感低谷時走進了他的心。從此,姜文甘願只迷醉在周韻的世界裡。周韻在和姜文的相處中,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處:他思想高就高了,我有自己的思想。
  • 你的生物鐘還OK嗎?
    唔唔唔,一想到開學上課,有沒有感覺淚眼朦朧,哈欠不斷呢?確認過眼神,就是你在搗鬼,生物鐘小朋友。生物鐘能夠在生命體內控制時間、空間發生發展的質和量。不知道大家有木有一個非常負責的鐘鍾呢?白天,鍾鍾準時催你吃飯追劇,夜晚,鍾鍾逼你早早入夢。生活被安排的井井有序,有條不紊,每天都可以有十足的精神與活力,面對生活中的意外與驚喜。新學期伊始假期與學習的不兼容。讓我們需不斷對這兩者進行調整。
  • 暖心文案|一生所求:愛與自由,你與溫柔
    我知道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有太多人在意顏值,但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我的世界裡只喜歡你。你你可以認為我在撒謊,可是我的眼角的餘光卻從不會騙人。You can think I'm lying, but I can't deceive you with the rest of my eyes.我知道你有一點點不相信,但恰恰是這種不相信才讓我命運就此牽連,你知道嗎?
  • Soul產品思考:定位在靈魂交友有市場前景嗎?
    你認為soul定位在靈魂交友有市場前景嗎?會不會格局太小?需要打破原來的產品定位嗎?回答:首先先明確問題答案:有市場,不會格局太小,不需要打破原來的市場定位。以時代為大背景,現今用戶更需要靈魂匹配和有趣的交友,只有堅持產品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運作和迭代,才能保持良好的產品生態和良好的生命周期(2)從頭部公司的紛紛入局、市場飽和度低、用戶量少、用戶需求持續存在且強烈等情況來看,靈魂社交這塊仍然是有市場的。
  • 文案傳奇人物寫好文案的15條公理,太精闢……
    就是說一篇廣告文案裡的每一個元素,都是為了引導讀者開始閱讀這篇文案。也就是讓讀者開始讀第一句話。想想不是嗎?真是這麼回事!不管是標題還是副標題,或者圖片乃至設計,所有的元素都是讓讀者來閱讀第一句話。銷售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客戶喜歡,並信任你。所以,必須要有一種和諧的互動,否則那些產品推銷信息就沒法順利傳達出去。文案其實也一樣,讓你的讀者不斷說 「是」,讓他們在看你的文案時與你產生共鳴,對你認同。簡單地說,你需要讓你的讀者非常肯定地說: 「是,我同意你」,"對,這一點說的很棒!
  • 靈魂發問:為何大多數已發表研究成果重複不出來?
    究其原因有兩個字非常重要:可靠!當我們拿到一篇文章時,多數人都會質疑:好的工作是巨人的肩膀,後來者在其基礎上才能看的更遠。不準確有誤導性的工作簡直是巨坑,讓人白瞎時間和氣力,忍不住罵娘!所有樣本中每人每天比一般人多喝1L水,然後1個月後得出結論,其中有30%的人多喝水有明顯減肥趨勢。而真實情況是,這些人體重下降跟是否多喝水可能沒有半毛錢關係!在上述過程中,實驗者對實驗結果進行了操縱,造成了巨大的反向偏差,展示給他人的是斷章取義或歪曲事實的結論。文中作者根據計算公式得出結論:隨著偏差增加,研究結論趨向正確的概率將大大減小(表)。
  • 另一個地球的文案,今天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嗎?
    封面圖為「粵創粵新」深圳站活動結束,媒體小夥伴做的借勢文案(識別圖中二維碼了解更多)文/汝生非魚「不要溫順地走進走入那個良夜」,《星際穿越》這句經典臺詞是有原因的,因為你不知道第二天早晨睜眼後,這個世界發生過怎樣天翻地覆的事情—比如有著心形陰影的冥王星,再比如,地球失散多年的兄弟找到了!
  • 恐怖小說之王是如何寫文案的?
    你是一個商業文案,憑什麼要向一個寫恐怖小說的傢伙學碼字? 近期刷屏的網易雲音樂文案,稍加分析你就能發現它們多表達著"負面高能量"情緒:不被愛的酸楚、生活的疲勞、愛而不得的遺憾、對自我和世界的沮喪……與其說是"音樂的力量",不如說是負面情緒的力量,它往往最能戳中人心,引發共鳴。 如何讓語言具有張力?
  • 「2020萬聖節朋友圈搞怪文案」
    晚安 萬聖節文案 1. 萬聖節到了 哥哥的糖不知道有沒有我甜 7. 糖給你 愛也給你。 8. 今夜做你的小色鬼可好? 9.
  • 共鳴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力量
    01在每一次觀看體育比賽,或者每一次接觸那些令你血脈沸騰、情感湧動的電影、場景、歌曲時,你是否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一種與對方緊密聯繫起來的震撼,一種情感脈搏互相交織的共鳴;你在那一刻感到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鼓舞,你感受到了一種發自靈魂的感動!
  • 共鳴:那些觸動你內心靈魂的愛情電影
    「靈與肉相融,濃烈如酒」無論你現在處於多少歲的年齡段,看到這句話後你想到了誰,眼前又浮現了哪些事;在座每個人想必都閱影無數,有沒有哪部電影亦或者哪個片段讓你怦然心動。所謂奇蹟,就是指的這種吧」《來自星星的你》金秀賢,全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