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也許是世界上最乾淨的地方,因為他沒有高樓大廈阻擋人們的視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南極也如表面那樣簡單,在南極的冰層下面其實隱藏著很多秘密。
據國外媒體報導,深埋在南極冰層下千年之久的神秘山脈—甘布爾澤夫山脈(GamburtsevMountains)近日被科學家成功解密其形成過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最早時期,地球的構造板塊延伸至1800英裡長,但隨著環境的變遷,這些構造板塊開始分離,逐漸就形成了一系列單向皺紋,而甘布爾澤夫山脈恰是其中板塊裂口處的一部分。
在甘布爾澤夫地區,南極表面一直在不斷隆起並形成了平滑的圓屋頂狀地形。這表明在表面冰層之下肯定有一條不斷上升的山脈。但是,科學家們此前對於這一山脈的高度以及形狀知之甚少。此前該地區僅有的表面地形圖還是出自上個世紀70年代。從2004年開始直到2008年四年間,科學家們對該地區共開展了兩次曠日持久的勘測研究,最終繪製了新版本的地形圖。從這幅合成地圖上看,甘布爾澤夫地區與南極其他地區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地形特點。
此前,科學家們通過對南極東部地區的地形研究,發現該地區的表面地形比其他地區更加低平。而此次發現陡峭的峰頂和參差不齊的山脊則讓科學家們頗為驚訝。科學家們此前一直認為,該地區的山脊經過數百萬年的冰雪侵蝕已經被消磨得更加平滑。西格特認為,這些山峰能夠保存到現在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甘布爾澤夫山脈的地形圖表明,它們應該形成於3400萬年之前的一個相對較溫暖的氣候條件下,至少比今天的氣候要溫和。隨著地球的溫度在接下來的2000萬年內不斷下降,因此冰雪出現於緯度越來越低的地區。大約1400萬年前,南極河流終於在某個夏天開始終止解凍,整個南極大陸逐漸被覆蓋於一整塊冰層之下。
甘布爾澤夫冰下山脈並不是新發現,早在1958年,蘇聯地震專家小組首次發現南極冰層下的這一山脈,並被稱為南極冰層下深埋的「阿爾卑斯山」和南極冰蓋的誕生地,也是地球上的「最邊界」。甘布爾澤夫冰下山脈位於南極洲的中心,遠離溫和的海洋空氣,海拔高度達3000-4000米。這意味著3500萬年前當南極冰蓋開始形成時,此山脈就已經很冷了。
南極在人們的眼中一直十分神秘,它也是目前是最為獨特的天然實驗室,在這裡科學家將利用最新技術來掀開它的神秘面紗。英國南極調查負責人稱:「這項重大的南極科學考察項目,只能通過國際合作來共同實現,非常激動人心,科考工作是非常艱苦的,高海拔和嚴寒是對在這裡探索的科學家身體的重大挑戰,需要多方面後勤支持。
國際間的合作和努力將揭示南極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氣候變遷。在這變化的世界,未來也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地球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這樣的探索對我們人類來說是十分必要和意義重大。」
據英國南極地區調查研究合作人法奧斯託—法拉斯奧利(FaustoFerraccioli)表示,該裂口大約形成於2億5千萬年前,即古代超級大陸塊—岡瓦那大陸分裂時期。其中該大陸包括現今的東南極洲、印度、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科學家介紹說,甘布爾澤夫山脈一直埋藏在南極冰層下方3英裡處,直到19世紀中期,當俄國探險家無意中發現了南極洲冰層下發出的不同尋常的重力波動時,才發現了神秘的甘布爾澤夫山脈。
隨後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同等高的地方,現出了一座巨大的山脈,即甘布爾澤夫山脈,其頂峰海拔接近1.5萬英尺。法拉斯奧利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最為神秘的山脈,探索它的感覺就像探索一個神秘的星球一樣,讓人興奮。
現今,甘布爾澤夫山脈位於一座較古老山脈的頂端,這很可能是在11億或18億年前較多超級大陸集合時期形成的,也就在那時東南極洲從較小面積被聚集成了超大面積的大陸。雖然那時,祖先山脈被侵蝕,但其深達20英裡處的根部仍然處於下面的地幔中而被保護。但隨後,由於構造板塊的分裂形成了超大裂縫時,來自地球內部的高溫將這個長期休眠的「根部」中的物質融化,就造成了物質的展開,並向更高層的地幔飄散。
也正因此,當1億年前印度大陸從南極洲分離,並開始向北移動至現在所在區域時,該山脈會再次開始被抬高。也正是在3400萬年前,南極冰原開始形成。法拉斯奧利表示,就是由於甘布爾澤夫山脈一直被這些冰層包圍,深置於「冷藏庫」中被保護,才有現今的完整山脈。
由地球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近日從甘布爾澤夫山脈上空飛過,並用雷達對冰層下方的部分進行了監視,從而得到了關於重力和地磁度數的細節,這些還幫助科學家探視至地殼內部的深度區域。與此同時,雷達還顯示出了該山脈的實際尺寸。
綜合起來,科學家僅用了三個工具似乎就成功取得了該山脈的核磁共振成像,從山脈的表面直至根部一覽無餘。利用此次研究數據,由法拉斯奧利帶領的研究小組對甘布爾澤夫山脈的歷史圖片進行了拼湊。
層層冰層的覆蓋,白色和藍色相間的領域。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南極,使得科學家花費了很多精力研究南極的冰層。雖然對此已經有了一些成果,但是南極冰層下面究竟藏著什麼秘密,我們還不知何時能知道答案。
曹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