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獨家:南極千米冰層下發現微型動物屍骸

2020-11-27 澎湃新聞

在一次罕有的湖泊鑽探任務中,一千米厚的冰層下方驚現古代甲殼類與緩步動物遺骸。

研究人員用熱水鑽鑿通一千米厚的冰層,製造出一個直徑僅有60釐米的通道。來源:Billy Collins/SALSA Science Team

距南極點600公裡處有一片深埋於冰下的湖泊,科學家最近在那裡鑽探時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古代生命的痕跡:保存於一千米厚冰層下的微型動物遺骸。

研究人員用熱水鑽鑿通一千米厚的冰層,製造出一個直徑僅有60釐米的通道。

來源:Billy Collins/SALSA Science Team

這些比罌粟種子還小的甲殼動物和緩步動物(又稱「水熊蟲」)都是在南極洲的冰下默瑟湖(Subglacial Lake Mercer)裡被發現的。這片水體數千年來未曾有人造訪。時至今日,人類也只是通過探冰雷達以及其它遙感技術間接地觀測過默瑟湖。但這一切在去年12月26日改變了:一批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研究者成功地在冰層裡熔出了一條直抵下方湖水的通道。

來自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微體古生物學家David Harwood說,在湖裡發現那些動物「完全出乎意料」。他是 「南極冰下湖泊科學考察」(SALSA)科考隊的一員。

當生物學家們認識到至少一部分來自默瑟湖的生物是「旱鴨子」時,他們的好奇心愈發強烈了。其中長有八條附肢的緩步動物與已知生活在潮溼土壤裡的物種相似,而看起來像是線蟲的生物實際上則是陸生植物或真菌的卷鬚。儘管科學家們還無法排除那些甲殼動物是海洋居民的可能性,它們一樣也可能來自被冰覆蓋的小型湖泊。

研究者目前認為,在冰川退縮的短暫溫暖期內(過去1萬年裡,或12萬年前),這些生物生活在南極橫貫山脈(距默瑟湖大約50公裡)的池塘和溪流裡。在那以後,隨著氣候變冷,冰雪摧毀了這些生命綠洲。

關於那些甲殼動物和緩步動物是怎樣到達默瑟湖的仍然沒有定論。SALSA團隊正嘗試用碳測年來確定樣本的年代並試圖對它們的DNA進行測序,答案可能隨之到來。將那段歷史拼湊起來也許能夠告訴我們數千年前南極洲冰川退縮的更多信息,比如具體的時間點,以及後退了多少。

「真是太棒了,」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冰川學家Slawek Tulaczyk說,「這個發現絕對讓人始料未及。」Tulaczyk並不是SALSA團隊的成員,但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在研究從冰川冰層下取來的沉積物了。根據他的說法,以前從來沒有在冰蓋下發現過類似的東西。Tulaczyk是此前唯一一次鑽探南極冰下湖泊的科考行動的負責人之一。那是在2013年的惠蘭斯湖(Lake Whillans,距默瑟湖50公裡),他們發現湖裡滿是微生物,但沒有找到存在更高等的生命形式的跡象。

來源:SALSA; M. R. Siegfried & H. A. Fricker Ann. Glaciol. 59, 42–55 (2017).

像默瑟湖這樣的情況,Tulaczyk認為有可能是冰面下的河流把山裡的動物遺骸和真菌衝到了湖裡。而另一種可能則是這些生物原來被凍在某條冰川的底部,當冰川前進的時候,它們也隨之被裹挾著拖曳到山外。換句話說,理解南極橫貫山脈一段久遠歷史的關鍵也許埋藏在它50公裡以外的一片湖泊底下。

冰封於時間之河

2018年12月30日,SALSA的科學家從湖裡升起一臺測量了湖水溫度的儀器,然後在它的表面刮下一些灰褐色的淤泥,研究由此拉開了帷幕。

Harwood把淤泥拿到顯微鏡下觀察,他看到的東西與自己的預期一致:硅藻的矽質外殼,以及存在於數百萬年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當時南極洲的氣候更為溫暖,一片不凍的海洋覆蓋著如今默瑟湖所在的地區)。

但隨後他在玻璃一樣的硅藻碎片裡看到了一些與之格格不入的東西:一具足仍附著其上、形似蝦的甲殼動物的外殼。這個動物的頭胸甲長有斑點並且已經褪色。Harwood說它「就好似一片已經掉落地面很久的枯葉一般」。

這位古生物學家很快就發現了另一塊甲殼類頭胸甲的碎片。這一片是健康的琥珀色,還有纖細的剛毛豎立在上面。「它看起來相當新鮮,」Harwood說道,「彷佛一直活著一般。」在這方與世隔絕的黑暗水窪裡也許有活物徘徊,這樣的想法似乎既合情合理又異想天開。

湖水樣本裡含有足夠支撐水生動物生存的氧氣,並且充滿了細菌(每毫升至少10000個細胞)。Harwood想知道最初來自於海洋的小型動物是否可能在湖裡通過攝食細菌維生。

一臺儀器正在將採集的湖底淤泥運回地面。來源:Kathy Kasic/SALSA Science Team

可能還有其它理由使海洋動物進入了默瑟湖。5000至10000年前,冰蓋曾短暫地變薄過,這讓海水得以湧進厚達數百米的浮冰底部,並流到如今默瑟湖所在的地方。當冰蓋再次變厚,像扣在海底上面的蓋子時,之前被海水帶進來的動物就可能被困在重新與外界隔離的湖裡。

潮起潮落

科學家知道在南極洲的其它地區發生過情況類似但程度上沒有這麼極端的事件。南極大陸的逐漸抬升將較淺的海灣變成了互相隔開的湖泊。在其中一些湖裡,小型海洋橈足類甲殼動物似乎已經繁衍生息幾千年了,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它們可能是被困在數米厚的永久冰層下面的。

那些被冰覆蓋的湖泊依然會受到微弱的陽光照射,這為甲殼動物提供了藻類作為食物。但像默瑟湖那樣的冰下湖泊,裡面的生存環境更嚴酷——陽光無法穿透上方的冰層。因此,細菌通過攝取礦物質及來自數百萬年前(當時湖床還是大洋的一部分)就存在的微型浮遊生物和硅藻的有機物質成活。大多數生物學家並不相信這些湖泊裡的細菌的生長速度能快到為哪怕體型最小的水生動物提供食物。

SALSA項目的負責人John Priscu是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湖泊生態學家。當《自然》雜誌在今年1月3日(發現動物遺骸的數天後)通過衛星電話與他取得聯繫時,他出言謹慎但又顯得很興奮。Priscu擔心他的團隊在湖裡發現的生物殘片可能只是沒有清洗乾淨的設備所攜帶的汙染。「我對下結論慎之又慎,「他說道。可他也承認在默瑟湖裡發現活物這種可能的存在。如果那確實發生了,「那將是一個真正令人驚嘆的時刻」。

為了排除汙染的可能性,SALSA團隊把設備重新清洗了一遍,然後採集了更多的淤泥。當Harwood在顯微鏡下觀察新的湖泥標本時,他還是能找到甲殼類動物的外殼以及看起來有一點類似線蟲的生物。然而,不論是他還是駐紮在SALSA營地的其餘隊員都不是研究動物的專家。因此,必須等到有其他科學家看過樣本以後才能有一個更可靠的解釋。

來自過去的明信片

那一刻很快在1月8日到來了。麥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是隸屬於NSF的一個南極基地,它坐落於默瑟湖西北900公裡處的南極洲海岸。在那裡,一位名叫Byron Adams的動物生態學家使用顯微鏡檢視一小團湖泥,很快便看到了一些熟悉的生物。對於它們的重要性,他的腦海裡開始有了新的見解浮現。

Adams來自美國楊百翰大學,他沒有參加此次SALSA科考行動。Adams將那些類似線蟲的物體鑑定為線狀植物或真菌。南極洲有片區域叫幹谷(Dry Valleys),他曾在那個沒有冰川的地方見過它們,而那裡也有甲殼動物和緩步動物(包括活體和死體)。他還在穿過南極大陸腹地的南極橫貫山脈裡看到過這些生物。

Adams幾乎可以肯定這些生物在被科學家從湖裡撈出來的時候已經死亡數千年了。他認為它們曾經生活在南極橫貫山脈,然後在死亡後的某個時間點被轉移到了默瑟湖(這個時間點可能是數千至數萬年前的任一時刻)。比起湖裡發現的其它被認為存在於數百萬年之前的古生物如硅藻,這些生物的遺骸還很年輕。

「關於默瑟湖裡的那些東西,比較讓我驚訝的一點是它們並不是非常非常地古老,」Adams說道,「它們並沒有死去很長時間。」這類保存完好的生物遺骸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研究機會。通過確定它們生活在多久以前,以及需要什麼樣的生存環境,生物學家就能夠了解一些有關南極洲過去冷暖交替的信息。

冰封默瑟湖數千年的巨大冰蓋的底部。來源:Bob Zook和John Winans/SALSA Science Team

這類重建大陸歷史的工作通常落在地球科學家身上,但這一次就不同了。「生物學開始介入這個問題的討論了,我覺得這很棒,」Adams說,「生物學向我們傳遞的信息是——你們冰川學家為什麼不回去重新思考你們的模型。」

1月5日,SALSA的科學家封上鑽孔,結束了他們在默瑟湖的工作。隨著他們帶著採集的樣本撤離,項目進入了一個更為緩慢又條理清晰的階段。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研究團隊將嘗試通過放射性碳測年來判定動物遺骸的年代。這將揭曉它們是否晚於4萬年前左右。

SALSA的研究人員也將嘗試對來自生物遺骸、淤泥和湖水裡的DNA碎片進行測序,希望鑑定出他們發現的甲殼動物是屬於海洋種還是淡水種。而通過對遺骸中的碳進行化學分析,也將能夠確證那些動物究竟是曾生活在一個有光照的生態系統裡,並以光合藻類為食;抑或它們可能是在黑暗的冰下環境裡存活了一段時間。

Adams還沒有完全放棄曾經有動物生活在冰層下方(甚至現在還生活在那裡)的可能性。當他檢視默瑟湖底的淤泥時,他「希望找見一些活物——那才是我想看到的。」可是樣本太少了,僅僅只有一茶匙的量。Adams說如果自己能夠研究更多湖泥的話,「也許仍然可以在裡面找到活物。」

本文原載於「Nature自然科研」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acmillan-nature),原標題:《自然》獨家:南極千米冰層下發現微型動物屍骸 。澎湃新聞經授權後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南極兩千米冰層下發現了生命?冰封的大陸下還有一個新世界!
    地球表面常年嚴寒的地方莫過於地球南北兩極,而南極大陸更是全世界最冷的大陸。這片大陸被厚達上千米的冰層覆蓋著,已經冰封了上千萬年。事實上,雖然南極大陸現在幾乎完全被冰封,但是在更遙遠更溫暖的白堊紀時期,南極洲其實是有生命的,當恐龍仍然稱霸世界,南極洲上的山脈覆蓋著密集的森林,還有咆哮的河流和廣闊的湖泊。當地球氣候逐漸轉冷,越來越多的雪落在南極大陸上,形成厚實的冰層,徹底冰封了這片大陸,但最近,有研究指出,在南極洲厚實的冰層之下,仍有生命存活,有一個埋藏在冰雪之下的獨特世界!
  • 下鑽800多米,美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的湖泊中發現生命
    你能想像在800米厚的冰層下還有生命的跡象嗎?美國南極科學家鑿開了800米厚的冰層,鑽入冰層下的惠蘭斯湖,收集了湖水和沉積物樣本做研究,驚喜地發現了生物的存在。南極是一塊規模龐大的大陸,大多數的面積都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平均海拔2300多米,但是在冰層之下,由於存在一些古老的高濃度鹹水湖和冰蓋活動等摩擦生熱,冰層之下也存在著液態水,在2014年科學家就證實在南極半英裡(一千多米)的冰層之下也存在生物群落,多以微生物的形式存在,這些微生物大多是單細胞的古生菌,可以將銨和甲烷轉變為生長所需的能量,有的利用銨化學鍵中的能量,
  • 南極大陸數千米冰層下發現巨型山脈,科學家稱情況非常不樂觀
    陸地上還有一個特殊的區域,那就是南極大陸,雖然說南極大陸也是陸地,但它是由冰雪覆蓋的,本質上還是水。自從人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日益嚴重,同時各類工廠及工業產品帶來的尾氣排放也讓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斷升高,溫室效應讓全球氣候溫度在不斷升高,近年來,每年的高溫都在不斷創新高。
  • 火星南極冰層下發現多個鹽湖
    圖片來源: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康奈爾大學/美國宇航局兩年前,行星科學家在火星南極的冰層下發現了一個大型地下鹽湖,這一發現讓人們感到興奮的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懷疑。9月28日,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報告稱,他們已經確認了上述地下鹽湖的存在,並且還發現了另外三個鹽湖。
  • 南極千米冰層下有湖泊,發現遠古生命跡象,專家:能研究生物進化
    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其面積位居世界各洲第五位,而且其平均海拔都有2350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正因為南極洲這樣的幾個極寒地帶,只有企鵝是這個洲上的「主人」,因此南極洲貌似是「不歡迎」人類一樣,僅有一些來自其他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以及捕鯨隊,也算是地球上最後的一片「淨土」!不過,在2020年2月9日南極洲西摩島上的氣象站記錄到20.75℃高溫的消息。
  • 南極冰層的另一個世界:三個壯觀峽谷現身,最長達350千米
    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一片巨大而神秘的大陸。在千百萬年的時間裡,南極大陸堆積起了上千米厚的冰層,將整個南極陸地都掩埋在了冰層之下,因此,冰層之下的世界一直讓許多人浮想聯翩,什麼神秘世界、外星人基地的傳言也頻頻流傳。現在,科學家們通過冰穿透雷達,發現了藏在南極之下的峽谷和山脈。
  • 在南極冰層180米下,NASA發現「奇怪生物」
    NASA的科學家,曾在南極冰層180米下,發現活著的生物!,就是這樣一塊神秘的大陸卻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認為在這塊人類從來沒有踏足過的領域,或許在厚厚的冰層下還存在著我們未發現的生物。
  • 南極冰層下的神秘七彩世界
    南極是一個被巨大冰蓋所覆蓋大陸,在這個年平均氣溫為-25℃的地方,似乎應該是一個生命極為暗淡的區域。但是您知道嗎,在南極冰雪覆蓋的淺水區,卻有一個七彩斑斕,生命旺盛的海洋世界。雖然南極看起來是被冰層覆蓋,但在一些冰層與海水的交接地帶,或者是冰層斷裂地帶,陽光還是能透過冰層,將能量傳遞到海水裡。有的時候,不得不佩服生命的頑強,特別是一些植物,只要有光,它們就能生存。因為有光,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在一些冰蓋的下方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而這種冰蓋有的能綿延數百裡。
  • 火星南極冰層下可能有多個鹽湖
    兩年前,行星科學家在火星南極的冰層下發現了一個大型地下鹽湖。9月28日,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報告稱,他們已經確認了上述地下鹽湖的存在,並且還發現了另外3個鹽湖。如果2018年的發現得到證實,這將是首次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液態水,這裡也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棲息地。由於當時該發現僅基於2012年至2015年的29次觀察數據,許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需要更多證據來支持這一說法。而最新的研究使用了更廣泛的數據集,涵蓋了2012年至2019年期間的134次雷達觀測數據。
  • 火星南極冰層下或存在成片不凍鹽湖
    當地時間28日,義大利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火星南極一個大型地下鹽湖旁或存在一個鹽湖網絡,這增加了火星上存在微小生命的可能性。據英國《衛報》29日報導,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兩年前,勞羅的研究小組在火星上首度發現了一個地下鹽湖。在後續的研究中,他們使用了一種類似地球上用於探測南北極地下湖泊的方法,並基於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號空間探測器在2010年至2019年間進行的100多次雷達觀測,將地下湖泊的探測範圍擴大了數百千米。
  • 火星南極冰層下可能有多個鹽湖
    本報訊 兩年前,行星科學家在火星南極的冰層下發現了一個大型地下鹽湖。9月28日,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報告稱,他們已經確認了上述地下鹽湖的存在,並且還發現了另外3個鹽湖。如果2018年的發現得到證實,這將是首次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液態水,這裡也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棲息地。
  • 南極冰層800米下,科學家發現多種細菌,像是個「外星世界」!
    南極冰層800米下,科學家發現多種細菌,像是個「外星世界」!南極地區絕對算得上是地球上的無人區了,因為這裡被厚厚的冰塊所覆蓋,氣候極其的寒冷,是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有很多的科學家認為,在厚厚的冰層之下,可能有著人類看不到的冰下世界,這裡可能有著人類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生命體,各國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在對南極探索的過程當中拔得頭籌,但是隨著人類在南極的勘測越來越多,可能會給南極地區造成外部生命汙染,所以在2006年停止了探測,在幾年之後,2011年繼續進行。
  • 南極冰層下面存在著另一個生態系統?科學家在冰層下發現了什麼?
    南極一直都是地球的神秘區域之一,亙古不化的冰雪似乎塵封著古老的秘密。而科學家們對於南極也是情有獨鍾,尤其是最近這些年,科學家們似乎在南極有著重大的發現,究竟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什麼?探索南極又有何意義呢?
  • 南極的冰層下埋藏了多少秘密?
    據國外媒體報導,深埋在南極冰層下千年之久的神秘山脈—甘布爾澤夫山脈(GamburtsevMountains)近日被科學家成功解密其形成過程。甘布爾澤夫山脈的地形圖表明,它們應該形成於3400萬年之前的一個相對較溫暖的氣候條件下,至少比今天的氣候要溫和。隨著地球的溫度在接下來的2000萬年內不斷下降,因此冰雪出現於緯度越來越低的地區。大約1400萬年前,南極河流終於在某個夏天開始終止解凍,整個南極大陸逐漸被覆蓋於一整塊冰層之下。
  • 科學家新發現,在南極冰層下的水樣裡,藏著不同種類的生命體
    在冰面上滑稽的前行,海豹海獅憨態可掬的趴在冰塊上漂浮嬉戲,但是在厚重堅硬的冰層下是否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呢?在漫長的大陸形成周期中,緯度靠北的生物隨著地塊和洋流一同漂到了南極,但是南極的氣候極為寒冷,物種在此期間發生了慘烈的優勝劣汰,而隨著冰層的快速凍結,有一些生物也永遠的被封存在了冰層之間。
  • 科學家新發現,在南極冰層下的水樣裡,藏著不同種類的生命體!
    南極作為七大洲中最後被人類確定的一塊陸地,可以稱之為銀裝素裹的大地,近1400萬平方公裡全部被冰層覆蓋,平均冰層厚度2500米,最厚處達到4000多米,進而形成了連綿不絕的冰川。與之相連的是大面積的冰河雪域,總水量相當於地球上冰川總量的80%以上。
  • 冰雪覆蓋厚厚的南極冰層下,都有什麼秘密,南極曾經是綠洲嗎?
    南極冰層下的微生物幾年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生物科學副教授布魯諾·克裡斯蒂娜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南極洲。他在古代冰芯和冰川下發現了一些有生命的微生物,這證明南極冰蓋下有大量液態水。這一發現改變了生物學家認為南極沒有生命的傳統觀點。
  • 南極冰層下發現不明生物 此生物依然是迷
    最近有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日前在南極冰架下發現了依附或部分依附於海底的不明未知生物。
  • 南極發現一隊排列整齊的不明建築,冰層下面是人類建築?
    南極大陸是人類目前唯一沒有深入了解的陸地區域,在這個一千多萬平方千米的陸地中有80%以上的區域至今還無人涉足,事實上人類直到19世紀才首次發現南極陸地的存在,然而一張16世紀流傳下來的雷斯地圖中就清晰地描繪出南極的樣子,只是古地圖中的南極不僅沒有冰雪覆蓋還有許多動物活動,這張神秘的地圖描繪的是什麼時候的南極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 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下發現了「不應該存在的東西」,這是怎麼回事?
    說起地球上非常特別的地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極和北極,原因在於這兩個地區非常寒冷,儲存著巨量的冰塊,對於調節地球的環境溫度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科學家在最近幾年時間裡,發現南極的冰層在不斷的融化,導致了全球海平面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