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子的配飾有著諸多的作用,或作為裝飾,或作為修養的體現,或作為權利身份的象徵,古代男子的配飾種類繁多且各有用處,如果是王公貴族達官貴人的配飾更是精雕細琢價值連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男子的配飾。
1、玉佩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歷來以佩玉為美,達官貴人的腰帶上鑲著玉片,帝王將相的冠冕上嵌著玉珠,文人騷客的衣服上繫著美玉。作為一個男人,應該胸襟廣,脾氣好、性情溫良,度量大、像玉石一樣潤澤。《禮記·玉藻》雲「古之君子必佩玉」,《詩經》裡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玉是君子的象徵,古代男人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
2、蹀躞(dié xiè)
蹀躞帶自魏晉時傳入中原,到唐代, 曾一度被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以懸掛針筒、刀子、算袋、噦厥、礪石、火石袋、契苾真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多為皮質與金屬材質,佩戴在腰帶外側。《遼史·二國外記傳·西夏》「其冠用金縷貼,間起雲,銀紙帖,緋衣,金塗銀帶,佩蹀躞、解錐、短刀、弓矢,穿靴,禿髮,耳重環,紫旋襴六襲。」宋代張樞《謁金門》詞「重整金泥蹀躞,紅皺石榴裙褶。」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緋,佩蹀躞,奉表納旌節告敕。」
3、扇子
扇子據傳是虞舜所制,起初是一種禮儀工具。漸漸地,扇從權利和地位的象徵轉變成為娛樂、納涼、欣賞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它攜帶方便,出入懷袖,扇面書畫、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寵物,所以又有「懷袖雅物」的別號。
4、佩劍
劍是武器,也是佩飾。在古代只有帝王、大臣、諸侯、武士才能夠佩劍,庶民不得佩劍。劍就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許多人用劍劃出了自我與他人的界限。
5、扳指
古稱韘,一開始作為拉弓射箭時套於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後成為裝飾品。清宮舊藏的扳指多以質地硬滑的玉、翠為料,既可減少男子射箭時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劃傷。
6、香囊
香囊是古人隨身之物,大都是用彩色絲線在彩綢上繡制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內裝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另外還有其它材料雕制而成的香囊也非常受貴族男子歡迎。
7、帶鉤
帶鉤是帶上所用之鉤,古時主要用於束帶,到後來帶鉤的作用不僅僅是束衣,還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帶鉤的材質有玉、銅、金、銀、鐵等多種,其中玉質帶鉤最珍貴。
8、抹額
也稱額帶發箍、頭箍、眉勒,明代較盛行,包於頭額,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比起女子繁瑣的裝點、繡工,男子抹額較為簡潔。在唐代武人中亦常見,李賀《畫角東城》詩云「水花沾抹額,旗鼓夜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