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全球首款3TB硬碟性能、溫度測試
出處:快科技 2010-08-23 15:37:21
作者:
上方文Q編輯:上方文Q[
爆料]
收藏文章六月底,希捷出乎意料地發布了全球首款容量達到3TB的硬碟,不過既非企業級產品,也不是桌面型號,而是一種外置型硬碟。
這款「FreeAgent GoFlex Desk」是一種標準的3.5寸規格外置型產品,龜速的USB 2.0接口和超大容量有些不相稱,但可以通過適配器支持USB 3.0、FireWire 800等高速接口,只不過需要另付一筆銀子。
一、內部探秘
希捷對該產品的內部情況語焉不詳,顯得頗為神秘,不過拆掉外殼後我們發現,裡邊只不過是一塊標準的3.5寸Barracuda XT硬碟,通過四個墊腳安置在金屬殼內,由五個600GB容量的碟片組成,轉速7200RPM,緩存32MB(2TB桌面版的一半)。
硬碟內部也已經使用4KB扇區格式,不過在到達SATA 3Gbps接口的時候會轉換成傳統的512Byte(字節),然後由底座映射回4KB格式。這樣做雖有些許延遲,但大部分時候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可以使用MBR進行分區來兼容Windows XP系統。
二、2TB鴻溝
歷史上隨著硬碟容量的不斷提升,已經出現了多次容量限制問題。現在隨著3TB硬碟的到來,這種問題再一次浮現——我們是不是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短視?
絕大多數硬碟(包括固態硬碟)使用的尋址機制都是邏輯塊尋址模式(LBA),並在初識的LBA 0內保存主引導記錄(MBR),BIOS就是通過LBA 0來確定如何啟動硬碟的。這種分區機制使用的是32位尋址,所允許的最大值就是2的32次方,亦即4294967296。每個LBA負責512Byte(4KB扇區格式對系統來說也還是512Byte),所以單個分區的最大容量就是4294967296×512=2199023255552Byte。按照硬碟廠商的計算方式,這相當於2.199TB,而按照標準進位計算方式就是整整2TB。
不過在安騰、Intel-Mac系統上,它們使用的是GUID分區表(GPT),支持64位LBA,所允許的最大分區容量可達9.4ZB,也就是94億TB。幸運的是,凡是64位版本的Windows、Mac OS X、Linux系統都支持GPT。下邊就是在Windows 7、Mac OS X上創建GTP分區的截圖:
但是這樣創建出來的只是數據分區,而不能作為啟動分區,因為BIOS不支持它。這時候就需要Intel提出的EFI(可擴展固件界面)。Intel-Mac早已普遍使用EFI,但在PC上還是鳳毛麟角。
Intel已經在旗下大多數主板上部署了EFI,但是還存在USB支持不好等很多bug,Intel也正在積極完善。
三、內部硬碟性能
目前硬碟的單碟容量最大為667GB,但希捷這裡使用的還是單碟600GB,因而總共五張碟片,另外緩存容量也只有32MB,比桌面級的2TB少一半。
Barracuda XT 2TB | GoFlex Desk Barracuda XT 3TB (SATA) | GoFlex Desk Barracuda XT 3TB (USB 3.0) | |
持續讀取 | 131.8 MB/s | 121.4 MB/s | 151.9 MB/s |
持續寫入 | 132.9 MB/s | 119.8 MB/s | 151.2 MB/s |
隨即讀取 | 0.29 MB/s | 0.43 MB/s | 0.30 MB/s |
隨機寫入 | 1.3 MB/s | 0.98 MB/s | 0.93 MB/s |
持續讀寫性能在USB 3.0接口下超過了150MB/s,比桌面2TB快了20MB/s左右,但到了SATA 3Gbps接口下就只有120MB/s左右了。隨機讀寫性能因為緩存容量太少而比較慘澹,讀取還可以接受,但寫入都要比桌面2TB慢不少。
四、GoFlex Desk
作為一款外置硬碟,GoFlex Desk單獨售價為320美元,但實際使用中還需要安裝在底座上,可選USB 2.0、USB 3.0、FireWire 800/USB 2.0,售價分別為30美元、40美元、50美元,不過希捷並未提供配備全部三種接口的底座。
AC電源適配器是統一的。硬碟待機功耗在10W左右,測試中滿載最高14.3W。
噪音方面並不算低,但完全會埋沒在風扇裡。環境噪音39.6dB(A)的時候測試結果如下:
1英寸外 | 5英寸外 | |
關機 | 39.4 dB(A) | 39.4 dB(A) |
待機 | 46.0 dB(A) | 40.7 dB(A) |
隨機寫入 | 49.0 dB(A) | 41.0 dB(A) |
希捷隨盤免費附送了三款軟體,其中Dashboard用於顯示硬碟基本信息,還可控制底座上的LED燈來顯示硬碟使用情況。
Memeo Instant Backup(試用版)在後臺運行,自動備份所有非系統或程序文件,包括文檔、圖片、音樂、視頻等等,但不會保存系統、日誌、已安裝程序。當然它會佔用一些CPU資源,比如Core i7-975上大約是10%,低端配置最好禁用。
Paragon NTFS for Mac OS X 8.0.0(單獨售價40美元)用於讓蘋果機訪問NTFS格式分區。
五、USB 2.0/USB 3.0/FireWire 800性能對比
USB 2.0/3.0底座
USB 3.0數據線
Windows 7 | GoFlex Desk 3TB (USB 2.0) | GoFlex Desk 3TB (USB 3.0) |
持續讀取 | 33.1 MB/s | 151.9 MB/s |
持續寫入 | 26.9 MB/s | 151.2 MB/s |
隨機讀取 | 0.30 MB/s | 0.30 MB/s |
隨機寫入 | 0.93 MB/s | 0.93 MB/s |
Windows 7系統下,使用USB 2.0接口時候持續讀寫速度只有30MB/s上下,填滿整個硬碟需要將近28個小時,換成USB 3.0接口則會提升到150MB/s以上,即使這樣仍然得5個半小時。
有趣的是,USB 3.0接口性能還要比SATA 3Gbps接口性能稍好一些,或許是SATA-USB 3.0轉接中的緩衝起了作用。
FireWire 800底座
Mac OS X 10.6.4 Xbench 1.3 | GoFlex Desk 3TB (USB 2.0) | GoFlex Desk 3TB (FireWire 800) |
持續讀取 | 17.0 MB/s | 74.9 MB/s |
持續寫入 | 15.8 MB/s | 47.6 MB/s |
隨機讀取 | 0.68 MB/s | 0.73 MB/s |
隨機寫入 | 1.80 MB/s | 1.78 MB/s |
Mac OS X 10.6.4系統下,USB 2.0接口持續讀寫速度僅為16MB/s左右,FireWire 800也不過讀取74.9MB/s、寫入47.6MB/s。不管是Paragon NTFS格式,還是OS X HFS+格式,測試結果都一樣。
儘管很多主板上的USB 3.0控制器帶寬不是很充足(單向僅為125MB/s),但即便如此仍然要比FireWire 800快很多,Windows 7、USB 3.0是目前的最佳組合。
六、性能VS容量
機械硬碟採用旋轉碟片設計,一個旋轉周期內在外圍覆蓋範圍更大,性能也更好,越往內部性能越差。
持續讀取
持續寫入
兩條曲線都基本正常,不過持續寫入測試中,最後100GB容量驟降至僅僅16.2MB/s,不知道這是3TB硬碟本身的問題,還是這塊樣品的瑕疵。
七、發熱問題
希捷在硬碟盒頂部、側面和底部都設計了通風口,但五張高密度碟片帶來的發熱量還是相當高的。在SATA接口持續寫入的中等負載下,紅外測試裸盤表面溫度為96華氏度(35.5℃),放入硬碟盒後外表面為85華氏度(29.4℃),拿掉底座SATA接口處測得126華氏度(52.2℃)。
通過USB 2.0接口拷貝文件兩個小時後,溫度達到了63℃,已經進入警報範圍,三個小時後再次升至65℃,而測試過程中的最高記錄為69℃(156.2華氏度)。
過高的溫度不僅影響使用壽命,還會傷害性能。USB 3.0接口下,初識寫入速度可達130MB/s,但是溫度升至65℃左右後,驟降至僅僅50MB/s,可能是和高溫下的錯誤率提高有關。
使用HDTach徹夜讀寫測試,第二天早晨發現速度已經降低到不足1MB/s。
該硬碟在普通日常操作下的溫度並不算高,快速拷貝、間歇使用甚至實時小文件備份都不會導致超過50℃,但持續使用下的高溫不免讓我們對其長期可靠性有些擔心。
對此問題希捷解釋說,硬碟溫度只要低於70℃就沒有問題,不過也承認更高的溫度會影響硬碟可靠性。
順便說一句,GoFlex Desk 3TB的質保期為兩年。
優點:
容量超大、外觀精緻、底座功能豐富、性能尚可、USB 3.0接口速度很快、LED指示燈。
缺點:
碟片過多、緩存容量偏小、散熱不佳、長期使用溫度過高、無法直接作為內置硬碟使用。
閱讀更多:默認
相關閱讀:
機械硬碟巨頭轉身: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強到不可思議!希捷酷玩PCIe 4.0 SSD評測
老邁的機械硬碟終於革命!性能輕鬆翻番
機械硬碟沉默中爆發:速度總算追上SSD了
每GB高達2.3元 希捷PCIe 4.0硬碟開賣
最高5GB/s 希捷首款PCIe 4.0 SSD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