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我能把稻草賣成金條,這就是我的能力。
小米有位高管,曾經向雷軍推薦過一個人。這個人接手一家供應商,最初只有900萬美元一年的規模,四年幹到了2億美元。
這人直言,我能把稻草賣成金條,這就是我的能力。
這麼一個「牛人」,雷軍卻拒之門外。在小米創業紀錄片中,雷軍說起這件事,表示自己「不需要騙用戶的人」。
稻草賣成金條,這樣的「殺手鐧」,雷軍看不上,卻有人屢試不爽。
最近的例子,當屬武漢金凰掌門人賈志宏,他被曝出用假黃金,騙來200億貸款。
【1】
賈志宏知名度不算高,但據說靠炒股狂賺十多億,在民間,被一些人當成「股神」。
這一點,沒法確證,媒體直呼,「股神」發家讓人生疑。
不過,真正讓賈志宏「上牌桌」的,還是實業。
上世紀90年代,央行準備和旗下位於湖北的一家制金廠脫鉤,賈志宏瞅準機會拿下,成立金凰珠寶。
在賈志宏手裡,金凰珠寶發展成國內較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作為操盤手,他並不滿足於此,而是推動公司上市,希望到資本市場大肆收割。
2008年,武漢金凰闖蕩深交所,代號「金凰珠寶」。據招股書顯示,2006年,公司黃金首飾銷售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市場佔有率為3.23%,採購商中包括了周大福珠寶金行、謝瑞麟珠寶公司、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等知名零售商。
金凰珠寶設想,募資投產後公司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6.57%,一舉成為行業龍頭。
在此前後,賈志宏兩次向金凰珠寶增資,資金來源都來自炒股的收益。
然而,金凰珠寶的上市被駁回。
媒體分析被否決的原因,特別提到金凰珠寶的增速太過離譜:2006年,公司年銷售量為21千克,銷售額為223萬元;2007年,年銷售量突然猛增到1357千克,銷售額達1.98億元。
一年銷售額暴增90倍,「有突擊踩線IPO門檻之嫌」。
另一個原因是頻繁轉股。2007年8月、9月兩個月內,公司兩名股東賈志宏和陳煒分兩次分別向40餘人轉讓了部分股份,套現超3600萬元。
不難看出,賈老闆去股市收割的衝動早已按捺不住。
【2】
折戟A股後,賈志宏帶領金凰珠寶轉戰美股,2010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黃金首飾行業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
最開始的時候,金價走高,股價也很給力,最高價漲到71美元/股,但此後,一路下跌,截至美東時間2020年6月29日,股價僅剩0.85美元/股,淪為「仙股」。
為何金凰珠寶跌跌不休?主要是業績沒啥亮點,其次,美國股市大多由機構掌控,很難操控股價、內幕交易,美國韭菜不好收割。
在這樣的形勢下,賈志宏一直惦記著A股。
2016年,ST昌魚被某基金舉牌,監管部門發現,還有另外一家公司也是潛在舉牌方,持股超過10%,而且兩家公司持股、任職都交叉在一起,合起來的股數直逼大股東。
最終,舉牌方攤牌,舉牌是為殼而來,背後「提線人」都是賈志宏。因為監管,賈志宏買殼回歸A股的計劃,再遭暴擊。
A股的好處沒撈到,賈老闆沒忘記發揮美股上市公司的門臉作用,憑藉這一點,武漢金凰成為當地政府的座上賓,近年更參與國企混改。
2018年,賈志宏迎來最佳機會。
不是直接上市,而是參與湖北國資委混改標杆三環集團的改制。圍繞三環集團,上市公司寧波華翔提出30億買50%,賈志宏甩出70億買100%的方案,最後,賈老闆的方案被選中,「國企混改」變成了資產售賣,國企秒變民企。
經此一役,武漢金凰不僅拿下三環集團,也間接控制上市公司襄陽軸承,加上美股上市公司金凰珠寶,坐擁海內外三家上市公司。
賈老闆的資本版圖,已然成型。
【3】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黃金版圖」,是由「稻草」填充的。
有一個故事是,賈志宏拿一些黃金做抵押,找小貸公司借了一筆錢,這小貸公司的老闆信佛,去西藏禮佛,直接送了兩根金條。誰曾想,不久接到寺廟電話,質問他:「你怎麼能拿銅塊欺騙佛祖呢?」
這個老闆知道兩個金條是賈老闆抵押的,找了個藉口,把錢款追了回來。
這樣的故事,在業內悄悄流傳,賈志宏要想融資,只得依靠信託公司。事實也是如此,賈志宏收購三環集團動用的70億,有42億元是向外尋求融資而來,東莞信託是其中的融資主力。
為了保障資金安全,東莞信託專門成立了信託計劃,增信做的相當嚴密,包括用Au9999黃金做抵押,人保做保險,設置專崗,盯市操作,還有三環集團99.97%的股權質押、賈志宏名下信通電纜100%股權質押,更有參投的北京兩塊地的收益權。
這麼多保障,誰都覺得很穩妥,然而,賈老闆的公司負債率接近85%,2019年下半年,東莞信託、長安信託等機構給金凰珠寶的借款都出現兌付問題。
機構們雖然著急上火,但不是還有黃金做抵押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想到前面講的「金條禮佛」的故事,問題正出在這裡。2020年2月,東莞信託把賈志宏另一單抵債的黃金,抽出一根金條檢測,發現Au9999黃金是假的,表面是鍍金,內部是銅合金。
5月,民生信託也向法院要求開箱檢測,賈老闆當然試圖叫停檢測,但被拒絕。檢測結果一樣,金條都是假的。
要知道,金凰珠寶和賈志宏用黃金做抵押貸款了200億元,目前還有160億元沒有到期,對應抵押83.03噸黃金,11家金融機構中招,東莞信託、民生信託、恆豐銀行三家,暴雷資金都超過30億,民生信託最慘,40.74億元巨資「入坑」。
民生機構申請保險索賠,被保險公司拒絕,稱不符合索賠要求。更多機構,有苦難言,他們事先都沒有發現黃金有假,掉進了賈老闆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