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蘅苒,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哥舒歌
西鄙人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這首詩大約是在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哥舒翰領兵大破突厥後西北人民為歌頌其戰功而作。
哥舒翰多次擊退吐蕃侵擾,改變了邊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當時就有民謠說:「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
這首詩應該是在民歌基礎上整理的。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表現的便是哥舒的赫赫戰功,即使多年過去,仍然對吐蕃有強大的威懾力。
此時的唐王朝可謂是盛極,讓人不禁想到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悲嘆。
寂靜的夜,蟲鳴都收斂了起來,往日裡總是皎潔的月亮,被藏在了濃厚的雲層後面。
高遠的夜空,一片深沉的黑,北方天空那璀璨的星群格外亮眼。
閃亮的星星猶如青石板上的銀釘,被擺放成了鬥形,鑲嵌在夜空,仿佛是天宮的仙娥遺落了的玉鬥。
曾經,也是這樣的夜裡,高懸在被遺忘的西北邊陲上空的北鬥星,照亮了他追擊敵寇的路,也照進了大唐的史書裡。
月黑風高的夜裡,身著輕甲的將軍手執韁繩,穩坐在奔馳的高頭大馬上,身後是輕裝的士兵。
急行的軍隊正在追擊夜襲的敵人。
倉皇逃竄的入侵者並不知道,他們的身後正是大名鼎鼎的哥舒將軍。
幾息功夫,慌張的敵人便毫不猶豫地鑽進了預先備好的甕裡。
背後的彎刀早已戰意騰騰,甫一出鞘,森森的寒氣便嚇退了眼前的敵人。
那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刀起頭落間,敵人便已經失去了聲息。
精心策劃的偷襲,仿佛一場鬧劇,在強大的武力面前,變得不值一提。
自此後的許多場戰役,吐蕃人都鎩羽歸去。
草原上、沙漠裡,哥舒將軍的名字刻進了西北關外的每一人心裡,甚至每一棵小草、每一顆砂礫裡。
吐蕃人的心裡,這位將軍就像最厲害修羅一樣,有他的戰役就是一場噩夢,只要不睡去便會遠離。
於是,許多年過去,當年能徵善戰的將軍早已葬在了故鄉的墓園,化為了一抔黃土,他的威名卻一直停留在人們心中,鐫刻在每一代人的記憶裡。
胡人不曾忘記,不靠近臨洮的警告深深地烙在腦海裡。
邊陲的百姓的們也不曾忘記,正是有了將軍和士卒們,才有了和平的家園和安定的日子。
人們歌頌他啊,就像永遠明亮的北鬥星一樣,讓迷茫的人們看到未來的方向,給寒苦的生活帶來希望。
在這個英雄缺失的時代,也只有詩歌,能帶給心靈一絲慰藉!
【作者簡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記錄每一個瞬間的美好,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我在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