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4月8日電 4月1日晚,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劉雲浩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本學期第一場「學術人生」活動。劉雲浩教授因在物聯網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當晚,他不僅介紹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成果,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奮鬥歷程。
劉雲浩老師講述人生經歷。趙海湉 攝
活動開場,劉雲浩教授就向大家展示了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動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讓人覺得與眾不同的是,劉老師不僅在學術科研上成績斐然,其傳道授業的能力也非常出彩。一個個複雜深奧的學術問題在他的解釋下變得簡單明了,通俗易懂。
隨後,劉老師講訴了他「百變」的人生經歷。小學時,他就酷愛讀書,練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本科期間,他就讀於清華自動化系,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清史文獻,諸如「雍正之死」等謎團他都有獨到的見解。於此同時,他還與別人合夥開了一家電腦公司,在中關村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劉雲浩特別聰明靈活、有眼光、有能力。」其大學班主任顧涵芬老師如是評價道。
之後, 「任性」的劉老師放棄清華自動化系的保研資格,選擇考到北外高級翻譯學院主修同聲傳譯的經歷。觀眾驚異於「工轉文」的跨越,他卻淡然一笑的表示: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去嘗試不同的角色,一成不變就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是不可能的。
讀研結束,「浩哥」再「變」。他參加了郵電部公文考試,成績獨佔鰲頭,成為了當年部門最年輕的處級幹部,並且首先提出了電子商務運營商的概念,預言郵政的出路必須和電商結合,在當時引起了國務院的重視。幾年後,他又毅然決定出國深造,繼續自己摯愛的科研之路。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劉老師僅僅花了3年9個月的時間讀完了碩士和博士。2004年畢業後,他來到香港科大計算機系任教,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親身去海洋、煤礦、沙漠等惡劣環境採集數據,潛心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
就在科研之路順風順水之時,他又做出讓大家嗟呼的決定——放棄香港科大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重回清華。十六年後再次踏入這片故土,他說想到能夠作為一名清華大學的教授工作,心頭感覺一片火熱。
一雙兒女為劉雲浩老師送上活動紀念禮品。
劉老師的兩位得意門生王繼良和研究生特獎獲得者吳陳沭也來到現場,參與了座談,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精彩故事,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活動最後,劉老師的子女為他送上了活動現場照片作為留念。劉老師也向主辦方贈送一本自己撰寫的《物聯網導論》,並在扉頁上寄語同學:做一個很棒的普通人!
「學術人生」品牌活動以「推崇名師,追求學術,感悟人生,點燃理想」為宗旨,邀請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的著名教授、國內外知名學者等泰鬥級人物與清華學子面對面,通過再現學術大師的治學之路與其人生的不平凡歷程,為同學們樹立起治學與成長道路上的長明燈塔,給廣大同學們帶來成為創新型人才的啟迪與鼓勵。
供稿:校研究生會 學生編輯: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