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利息、利滾利、恐怖催債……
揭秘盤根錯節的校園網貸
2019年末,南充順慶法院開庭審理一起校園貸案件。省高院供圖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智
被「校園貸」看似門檻低、套現快的表象迷惑,有的大學生嘗試貸款,誰知原本借款幾萬元,利息卻像雪球越滾越大,最後竟面臨幾十萬元的高額還款……
無力還款後,面對恐怖催債,受害學生無力招架,甚至萌發輕生念頭。校園貸,給高校帶來了諸多不和諧因素。
但誰曾想到,發放「暴利校園貸」的人,不是社會青年、也不是黑社會,而是同年齡段的大學生……
校園貸究竟是怎麼回事?利滾利達到何種程度?學生面臨怎樣的暴力催債?由封面新聞聯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推出的法治宣傳欄目《看法》第一期,首先聚焦備受社會關注、危害性極大的「校園貸」。
大學生創業
把「高利貸」當作致富門路
今年24歲的小夏、26歲的小陳均為成都一高校學生,而23歲的小劉,是安徽一高校計算機學院學生。
三人通過網絡平臺推送廣告,以「無抵押」貸款為誘餌,採用周息20%-30%以上的超高利息,超出國家允許民間借貸最高年利率的43倍以上,堪稱暴利。
三人通過不特定人放貸,採取預先扣除利息、打雙倍借條,並通過支付寶或銀行卡走虛假雙倍借款流水、籤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互相推送平帳等方式,大肆非法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