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15年中國大學生分期網貸研究報告

2020-11-25 199IT

大三女生唐曉最近成了班裡的紅人。她拿著剛買的iPhone 6在宿舍走了一圈之後,「唐曉是土豪」的說法就傳遍了同學們的社交圈。有人調侃她「有錢任性」,但事實上,這臺iPhone 6是唐曉用網絡分期貸款購買的。

類似唐曉這樣的故事,正在繁衍出更多版本,甚至已經激活了一個新的潛在市場——時下的大學生網絡分期貸款服務,正是為此而生。

年輕大學生熱愛新鮮事物,消費欲望強烈。但有限的收入限制了他們的購買想法,多數學生仍在依靠父母每月輸送的定額生活費來維持日常開支。

網絡分期貸款是解決大學生收入和消費矛盾的最新答案,它未必完全理性,但恰逢其時。貸款方便、還款靈活,壓力也儘量會控制在大學生可承受的範圍。購買iPhone 6的唐曉,在交完首付後,每月只需支付200多元,連續支付18個月後就能還清貸款。如果願意的話,她還可以將還款期限延長到24個月,每月的分攤就會更少。

沒有繁冗的信用認證,無須開具財務證明,多數網絡分期貸款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即可辦理。在眾多商業銀行叫停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之後,它更加吸引大學生群體。

大學生網絡分期貸款,這個面向校園的網絡金融新模式,同樣在接受資本市場的熱捧。去年年底,分期樂和趣分期分別獲得1億美元的B輪融資和1億美元的C輪融資;今年1月,成立不到一年的愛學貸也順利完成了4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市場依舊充斥著太多未知。大學生的整體消費能力如何?未用過的大學生如何看待?面對媒體「高利貸」的指責,服務方又該如何調整費率、平衡雙方?創業者亟需破題。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調查:可以維持生活,難以痛快消費

騰訊科技《企鵝智酷》欄目近日啟動了一項面向普通用戶的調查,共收集到12033份反饋。其中7932份來自在校大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六成多學生的每月生活費在500-1500元以內。其中每月生活費為1001-1500元的學生比例為35.9%,為各項之首。

每月生活費為1501-2000元以及2000元以上的學生同樣不少,他們的比例均為14.3%。相比之下,每月生活費不到500元的學生只有6.3%,是所有比例中的最低。

網絡分期貸款:多數學生知道,但嘗試的不多

調查中,近78%的大學生表示聽過網絡分期貸款。他們主要通過網站廣告、校園海報、媒體報導、同學交流等方式獲取信息。除此之外,傳單等其它宣傳手段也在發揮作用。但整體而言,網絡分期貸款的宣傳途徑分布地較為平均,目前還沒有出現佔據絕對優勢的推廣渠道。

相較於前者的超高比例,真正使用過網絡分期貸款的學生比例僅有21%,且多數人的使用時長在一年以內。除此之外,還有29.5%的大學生表示儘管聽過網絡分期貸款業務,但不願去嘗試。

讓創業者備感欣慰的是,多數學生仍然願意嘗試這項新興業務,他們的比例接近50%。考慮到大學生網絡分期貸款業務誕生不久,最早提供此項業務的分期樂成立至今尚不足2年。這一數據說明,大學生網絡分期貸款市場,可能會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容納更多創業者。

網貸用途:有人拿來買手機,也有人用來繳學費

數碼產品是大學生的主要消費產品,62.2%的大學生利用網絡分期貸款購買數碼設備。它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商品。

除了數碼產品,遊玩、衣物、餐飲等同樣是大學生網絡分期貸款的主要消費內容之一。但和數碼產品相比,它們的比例只有30.5%。這一數據證明,儘管衣服餐飲等生活開支更為常見,但它們的成本相對較低,學生們無需貸款即可支付。

因此,如果分期貸款業務能夠在大學生群體中更廣泛的應用,將為面向年輕人的數碼類產品帶來更大市場驅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還有8.5%的學生表示會用貸款繳納學費。與信用卡相似,辦理傳統助學貸款同樣存在信用認證、出具證明等複雜流程,網貸審核的低門檻和分期償還的特性也吸引到那些無力繳納學費的學生群體。

大學生貸款需求:額度兩極分化,不排斥投資借貸

對於貸款額度,希望獲得2000元以上貸款的比例在大學生群體中最高,達到39.8%。而500元以下的比例則佔據次席,比例為25.5%。這種明顯的「兩極分化」,充分展示了大學生分期貸款需求的獨特性:因為無力獨自承擔貴重消費品的購買,是大學生申請分期貸款的第一動力;同時,對於償還能力的擔憂和經濟狀況,小額貸款是大學生日常消費中更容易接受的選擇。

在調查中,多數學生表示不願太久背負還款壓力。67%的學生計劃在半年內還清貸款,80.58%的大學生表示會在一年內還清貸款。

現有網貸服務中,部分產品還為學生提供了放貸機會。調查中,七成多大學生表示不排斥用餘錢投資網貸,其中35.3%的大學生明確表示會投放網絡分期貸款。不願投放網貸的學生比例只有26.8%。

結語:一個市場激活了一堆市場

從大學生的反饋中能看出,多數學生的生活費可以支持日常開支,但無力購買高價商品——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和消費欲望,又驅使大學生群體對時尚和精緻的商品充滿嚮往。在「矛盾即市場」的驅動下,網絡分期貸款幫助學生解決了高額商品需要一次付清款項的難題,而它需要償還的款項在多次平攤之後,月生活費在千元左右的大學生基本可以輕鬆應付。

快速更新迭代的數碼設備卻能滿足男女學生對新事物的心理期待和購買慾望,因此,調查中數碼產品在學生的購買比例中達到62.2%、遠遠超過其他商品就不讓人感到意外。未來數碼產品預計還將繼續領導大學生分期網貸的消費榜單。

數碼產品的熱銷也加快了分期網貸和電商平臺的合作。分期樂、趣分期均與擁有3C銷售優勢的京東、蘇寧等電商達成合作,京東在今年1月推出校園白條服務,也進入了這個市場——大學生分期貸款市場一旦快速普及,將會促使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年齡下限至少擴展3-4年——這對市場的刺激將是巨大的。

時下校園分期網貸的狀況像極了眾多改變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企業誕生時的狀態:初創公司層出不窮,大型企業蠢蠢欲動。儘管目前多數學生對它的態度依舊相對保守,但沒人敢低估它的未來。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新細分領域,它所抓住的需求痛點,將成為這個領域未來活躍發展的源動力。

自 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速途研究院:2015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
    速途研究院:2015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 年10月15日報告(分析師侯長海)分期消費作為近年來開始興起的一種新型消費模式,逐漸受到大眾認可,年輕一代正是其主力軍。
  • 獨家盤點:中國P2P網貸行業十二年大事記一覽
    自2007年中國首家網貸平臺誕生,作為海外「舶來品」的P2P網貸,至今已在國內跌跌撞撞走過了12年,迎來屬於自己的「本命年」。12年間,以網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既有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高光」時刻,也出現了「e租寶事件」等負面案例,而持續開展的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則有望將行業從「牛鬼蛇神」並起的混戰時代,帶進規範發展的「正規軍」序列。
  • 2020-2026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消費金融市場高速增長。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從**年到**年,其交易規模從60億元增長到43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17.5%。
  • 東評丨被網貸「綁架」的年輕人
    被吐槽之餘,網貸正在「綁架」年輕人的問題更值得關注。「手機號就能借款、萬元日息低至一瓶水、還不上可分期……」極具誘惑的誇大宣傳正誘導年輕人打開過度借貸的「潘多拉魔盒」。一組登上微博熱搜的數據顯示,全國有1.75億「90後」,其中只有13.4%沒有借錢,而86.6%的「90後」都接觸過信貸產品。超前消費、超額消費已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 又一網貸爆雷!這些年,折戟網貸的VC們……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10月,拍拍貸獲得紅杉中國千萬美元級投資,成為中國首家完成A輪融資的網貸平臺。在隨後的2014年和2015年裡,紅杉中國都對拍拍貸追加投資,連續三輪投資後,紅杉中國成了拍拍貸最大的機構股東。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王愷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互金這種組織方式代表的方向,即解決了中國金融在結構性上供給不足的問題,服務的用戶是無法通過主流銀行借到錢的個人。
  • 網貸天眼3月網貸評級綜合實力TOP50排行榜
    《網貸天眼 2 月網貸行業報告》數據顯示,P2P網貸行業成交額為1159. 51 億元,環比 1 月下降19.60%,貸款餘額為10585. 14 億元,環比下降3.94%。本月明顯受春節影響,導致新增放款業務的比例也有所下降,成交餘額均下降。預計年後 3 月會迎來一波小高潮。
  • 途牛:2015年準大學生出遊分析報告
    6月19日,途牛旅遊網發布了《準大學生出遊分析報告(2014-2015)》,從旅遊目的地選擇、旅遊主題偏好、平均旅遊產品消費等角度,並結合2015年暑期預訂數據,分析了準大學生出遊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女生更愛出遊,95後全面攻佔移動端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近幾年,通過旅遊放鬆身體與精神的準大學生出遊人次呈現增長趨勢,2014年準大學生出遊人次同比2013年增長185%。2015年截至目前準大學生出遊人次相比2014年同期增長428%。
  • 2015年2月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研究報告
    圖1   2015年2月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布    戴爾品牌關注排名重回前三47款    ZDC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2月中國筆電市場在售產品數量為2297款,較1月減少47款。1)品牌類別    國際品牌在整體市場佔據一定品牌優勢    2015年2月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上,從品牌歸屬地的角度來看,國際品牌在整體市場所佔優勢並不明顯,消費者關注度為56.4%。
  • 2020年版中國P2P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截止**年底,中國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超過3829億元。**年網貸行業成交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是**年的2.39倍。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P2P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運營穩健平臺一方面接受各方資本洗禮,另一方面加速創新力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業務,行業巨頭逐漸顯現。而運營不規範的平臺正在接受嚴峻考驗,逐漸脫離競爭行列,新一輪倒閉潮勢必加速這一進程,優化網貸運營大環境。**年網貸行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預計將會繼續延續。
  • 中國網貸:一場反人性之弱的戰爭
    這兩大人性最弱的點,本來是相互矛盾制約的,但中國網貸的野蠻期卻同時滿足人性的兩大弱點,蒙蔽了理性的判斷。2016年開始,由政府主導進行了一場清理中國網貸之亂,更是一場反人性之弱的戰爭。2018年,中國網貸將逐漸進入理性發展。
  • 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
    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中國電影產業的改革與發展」成果。尹鴻孫儼斌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常務副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孫儼斌,北京印刷學院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後。
  • 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年1~**月份,合計中藥類、西藥類、醫療器械類的商品進口額同比增長12.65%,而出口額同比反增長4.97%。我國雖然有6500多家藥廠,但大部分藥企停留在大宗原料藥、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上。截至**國際上醫藥公司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平均水平在8%,而我國僅僅不到2%。
  • 中國氟製冷劑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
    《中國氟製冷劑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氟製冷劑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氟製冷劑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氟製冷劑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   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耘耕教授介紹了《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的調查研發以及創作過程。
  • 搜狗「一點分期」被指年化利率70% 客服稱是正規平臺
    在近日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報告裡,搜狗就披露了貸款業務的數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搜狗通過公司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擴展小額消費貸款,待收餘額為3393萬美元。搜狗貸款業務數據來源:搜狗2018三季報自去年底搜狗旗下 「一點借錢」暫停「現金貸」業務後,搜狗斬獲網際網路小貸牌照,上線了 「一點分期」APP。
  • 陳懷宇:國際中國社會史大論戰——以1956年中國歷史分期問題討論為...
    會議的主題是中國歷史分期問題,中國學者介紹了基於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分期理論,適逢歐洲學者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也熱衷於經濟社會史研究思路,遂引發了國際大論戰。參加學術交流方面,萊頓會議期間,翦伯贊做了兩場報告,分別是《新中國歷史、考古、語言學研究工作概況》、《十八世紀上半期中國的社會經濟性質》(62),周一良的報告是《新中國關於亞洲國家歷史的教學與研究》。
  • [年報]拓爾思:2015年年度報告摘要
    拓爾思 公告編號:2016-016 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北京2015年12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5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今日在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15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全方位對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進行調研和展示,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城市發展難題進行開創性的探索。
  • 人類行為學之大學生假期行為活動研究報告
    引論:百年難得一遇的最長假期的到來,正是研究此類生物的最佳時機。材料:在假期之前(以大遼大1月24日世界最晚放假為準)我們隨機取等量8隻體格大小相近,無病態,生理狀況平穩。未做任何處理的大學生(其中性染色體為xx的4隻,xy的4隻)。
  • 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金融界熱議最多的就是"網際網路金融",而網際網路金融背後的實質,則是"大數據金融".如果沒有大數據技術的支撐,所謂網際網路金融業難以快速、持續的成長。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大數據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移動金融的興盛與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