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盤點:中國P2P網貸行業十二年大事記一覽

2021-01-11 和訊網

自2007年中國首家網貸平臺誕生,作為海外「舶來品」的P2P網貸,至今已在國內跌跌撞撞走過了12年,迎來屬於自己的「本命年」。

12年間,以網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既有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高光」時刻,也出現了「e租寶事件」等負面案例,而持續開展的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則有望將行業從「牛鬼蛇神」並起的混戰時代,帶進規範發展的「正規軍」序列。

在12周年之際,網貸之家梳理了期間行業發生的重要大事件,一起回顧中國網際網路金融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1

中國第一家網貸平臺的成立

(2007.06)

2017年6月,中國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在上海成立,主打的是做純信息中介(純信用無擔保),標誌著線上借貸平臺正式落地中國。十年之後的2017年11月10日,拍拍貸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總市值40億美元。

在拍拍貸之後,P2P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諸多平臺相繼湧現,影響範圍不斷擴大。不同特色的P2P也開始陸續誕生,如開創本金墊付模式的紅嶺創投、開創風險備付金模式的人人貸、首家銀行背景的P2P平臺陸金所等,陸續出現。

從2012年開始,國內P2P行業進入爆發期,平臺如雨後春筍大量成立,平臺數量迅速從2011年的50家增長到2012年200家左右,並在隨後的3年迎來爆發式增長,至2015年年底大幅度增至3433家,較2012年增長增長幅度超過20多倍。

不過,從2016年1月開始,網貸平臺數量轉而下降,並在2018年「雷潮」過後急速減少,到2019年7月底,正常運營平臺數已降至不足800家。

2

餘額寶誕生(2013年6月)

2013 年 6 月 ,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網際網路基金產品——「餘額寶」,短短5個月後,「餘額寶」用戶資金規模突破1000億大關,到2017年初突破1萬億元。此後,經歷了數次限額、限購,並陸續接入其他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供用戶選擇,至2018年年底已對接20隻貨幣基金。

2013年,「餘額寶」猶如一聲驚雷,徹底點燃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熱情,引來諸多的跟隨者紛紛涉獵。同年10月,「百度理財」平臺正式上線,騰訊理財通、微信「紅包」也於之後的2014年1月相繼上線。此外,一些大型銀行紛紛著手布局網際網路金融,設立直銷銀行。

可以說,「餘額寶」的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真正意義上的「元年」。而此後P2P平臺也迎來了爆發性增長,至2015年底,平臺家數達到歷史峰值3433家。

3

網際網路金融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3月)

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這是網際網路金融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標誌著網際網路金融進入決策層視野,也標誌著網際網路金融將正式進入中國經濟金融發展序列,並有望得到名正言順的市場定位和決策層重視。

4

十部委聯合發布網際網路金融「基本法」

(2015年7月)

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央行頒發的第一份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文件,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基本法」。

《指導意見》給予網絡借貸明確定位:個體網絡借貸機構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網絡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明確從業機構應當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

5

「e租寶事件」爆發

(2015年12月)

打著「網絡金融」旗號e租寶,在上線僅一年多時間融資規模達700多億元後轟然倒下,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區……2015年的12月3日,e租寶深圳分公司突然被經偵突查,40餘人被警方帶走調查。

隨後e租寶位於廣東東莞、佛山、安徽、上海等地的多處辦公地點接連被警方查封,負責人相繼被捕……e租寶出事震驚了全社會,引發網貸行業汙名化,行業聲譽降至冰點。而「e租寶事件」爆發,也助推網貸行業進入了長達數年的「嚴監管」時代。

6

P2P網貸上市第一股

(2015年12月)

2015年12月18日,宜信公司旗下在線P2P網貸平臺宜人貸在紐交所敲鐘上市,標誌著中國P2P網貸行業IPO第一股誕生,也成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第一股。

業內人士分析,宜人貸的成功上市對國內P2P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為國內眾多平臺樹立了目標和發展方向。隨後,包括信而富、和信貸、拍拍貸、微貸網等在內的眾多國內P2P平臺,先後成功登陸美股上市。

7

四部委聯合出臺

P2P網貸管理暫行辦法

(2016年8月)

2016年8月24日,原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四部委聯合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P2P網貸行業首部業務規範政策正式面世。《暫行辦法》除了界定網貸內涵、監管體制、業務規則等主要內容外,還劃定了P2P網貸不得觸碰的「13條紅線」。

為避免對行業造成較大衝擊,《暫行辦法》作出了12個月過渡期的安排,在過渡期內通過採取自查自糾、清理整頓、分類處置等措施,進一步淨化市場環境,促進機構規範發展。

8

互金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線

(2017年6月)

2017年6月5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網際網路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強化了網貸機構信息披露的社會監督機制,有利於促進網貸機構規範開展信息披露,依法合規經營。此外,該平臺提供監管部門對互金平臺統一監測和社會公眾對互金平臺數據統一查詢的入口,可實現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和穿透式監督管理,將有力支撐網際網路金融摸排和查處。

9

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正式形成

(2017年8月)

2017年8月25日,原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自此,P2P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悉數落地。該信披指引與2016年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體系。

10

「現金貸」整治開啟(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1日,國家互金專項整治辦、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辦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141」號文),將現金貸業務納入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範疇,統籌開展對現金貸業務的規範整頓工作。「141」號文的發布標誌著監管對現金貸業務的整治拉開大幕,對其健康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1

網貸「雷潮」爆發(2018年6月)

2018年6月中旬,唐小僧平臺「爆雷」,引燃了P2P網貸行業的新一輪動蕩。此後,數百家問題平臺在2018年6月至9月短短數月內集中爆發風險,一時間「雷潮」席捲整個P2P行業。「雷潮」也加速了平臺的淘汰,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由2018年6月時的1959家,截至2019年7月底已降至787家,期間降幅超過6成。

12

P2P老賴信息納入徵信

(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據人民銀行透露,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的系統,有助於對於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在授信方面給予制裁,形成有效的失信懲戒。

13

「團貸網」事件爆發(2019年3月)

2019年3月28日,「團貸網」事件爆發。根據警方通報,團貸網實控人唐軍、張林自動投案、公安部門對團貸網以涉嫌非吸立案,唐軍、張林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根據警方最新通報,截至7月30日,該案累計追繳凍結涉案資金56.38億元人民幣、涉案股權和股票帳戶一批,查封扣押涉案房產50套、土地2塊、飛機2架、汽車49輛及物品一批。

14

首提網貸「監管試點」

(2019年7月)

2019年7月,據媒體報導,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全面分析了當前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形勢,首提在2019年四季度進行「監管試點」,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15

寫在最後

從2007年至今,國內網貸行業完整了經歷了一個12年輪迴,從最開始的寥寥數家平臺,到之後的草莽輩出、群雄混戰,並在數次「雷潮」及強監管的態勢下,進入到了規範發展的新時期,平臺之間「優勝劣汰」的趨勢愈發明顯。

未來,相信在「監管試點」依然保留的背景下,伴隨著不合規業務的逐步出清,網貸行業終會在監管的精心呵護下度過當前的陣痛期,迎來穩定運行的明天。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p2p理財公司排名:2017年十大安全的P2P平臺排名
    2017年4月P2P網貸行業車貸業務成交量TOP50   p2p網貸平臺排名:4月上海網貸行業報告  =====閱讀全文=====  4、投哪網  投哪網於2012年上線運營,是全國最大的車貸直營平臺,註冊資金10000萬元,有用戶資金存管,存管機構為廣發銀行,2016年加入中國互金協會,歷史平均收益8.44%,在行業收益中屬中上水平。
  • 悟空理財等多家網貸平臺起「風波」 P2P行業加速出清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多家網貸平臺起「風波」P2P行業加速出清本報記者 薛瑾實習記者 王方圓 近期,玖富旗下悟空理財出現大面積回款逾期,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且在網際網路投訴平臺收到不少消費者投訴。「8月底到期的錢,現在(10月14日)一直顯示回款中,向客服反映也沒有解決辦法,只是一直讓人等待。」
  • 反思P2P:從遍地開花到完全歸零|p2p|lendingclub|p2p平臺|網貸
    隨著英美P2P創新浪潮傳入中國,2006年宜信首先實踐,2008年拍拍貸首創國內小額信貸網站。這一階段業務模式以信息中介模式存在,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臺發布借款信息,投資人自行選擇投資。據零壹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末,我國網貸平臺數量大約在60家左右,活躍的平臺只有不到20家,平均月成交金額為5億,有效投資人約為1萬人左右。
  • 網利寶提醒投資人:不要急著否定P2P,先看清這兩大趨勢
    隨著近幾年P2P的火熱,越來越多投資人了解到p2p理財的優勢,從p2p投資中收穫頗豐,另外還有一部分投資人,仍然持觀望態度。到底P2P能不能投?未來行業將會怎麼發展?網利寶提醒投資人:不要急著下結論,先看清下面兩大趨勢。
  • 綠麻雀P2P網貸系統:投資平臺分散力度有訣竅
    分散投資風險一般是指要把資產放到不同的投資渠道中,一般是股票、基金、債券、信託、股權、銀行理財、銀行活期等各類投資渠道搭配組合進而分散風險,分散投資這絕對是正確的,但是在P2P投資中綠麻雀P2P網貸系統不建議大家這樣做。    為什麼這麼說?
  • 2011年中國品牌大事記盤點
    編者按:「中國品牌大事記」是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的常規研究項目。從2008年1月起,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開始對當月發生的中國品牌大事進行觀察、梳理和總結,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國品牌大事記」,並授權合作媒體對外發布。
  • P2P盤點:遭遇水逆的2017年過去,新的一年會好嗎?
    又到一年歲末時,又到了進行盤點的時刻。2017年,P2P行業經歷了什麼,2018年,P2P行業又將迎來什麼?不知你信不信,答案或許就在本篇文章裡。2016年末,筆者曾對P2P行業進行盤點,斷言道展望2017年,「亂」字漸去、「變」字當先、「難」字依舊。隨著網貸新規落地,網貸行業的亂象將慢慢銷聲匿跡,投資者購買網際網路理財產品遇雷的概率將大幅下降。
  • 李庚南:P2P網貸歸零之後我們需要反思什麼?
    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財經》(博客,微博)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顯然,運營平臺歸零並不等於完全市場出清,不意味著風險歸零。在做好P2P網貸善後的同時,我們更需認真反思。
  • 2020年版中國P2P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截止**年底,中國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超過3829億元。**年網貸行業成交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是**年的2.39倍。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P2P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截至**,運營穩健平臺一方面接受各方資本洗禮,另一方面加速創新力度,開發新產品、拓展新業務,行業巨頭逐漸顯現。而運營不規範的平臺正在接受嚴峻考驗,逐漸脫離競爭行列,新一輪倒閉潮勢必加速這一進程,優化網貸運營大環境。**年網貸行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預計將會繼續延續。
  • 又一網貸爆雷!這些年,折戟網貸的VC們……
    據不完全統計,在網貸行業經歷2018年的史上最嚴峻考驗之時,有超50家風投機構紛紛折戟其中,其中不乏IDG、軟銀中國、經緯中國等知名風投機構。紅杉資本▲▲▲雖然厚本金融在紅杉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版圖上留下了一個小遺憾,但從紅杉中國的整個網際網路金融布局來看,還是相對成功的。
  • P2P網貸收購產業鏈 為什麼會突然集中爆發P2P平臺暴雷事件
    在這輪雷暴中,浮出水面的不僅僅是逾期、自融、假標、惡意逃廢債等以往司空見慣的違法違規行為,一條以自融方式收購網貸平臺隨後脫手的黑色產業鏈,也開始顯露出冰山一角。(馬春園)  近期,P2P網貸行業十分不平靜,行業洗牌加劇。一方面,全國P2P平臺「雷」聲不斷,網貸之家也捲入其中;另一方面,多家P2P平臺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
  • 新版支付寶可以打「借條」 或欲試水P2P網貸
    不過儘管客戶褒貶不一,部分業內人士還是十分欣賞支付寶的創新,他們認為「朋友」板塊一方面實現了支付寶從支付工具向社交平臺的轉變,另一方面「朋友」中的借條功能具備P2P網貸平臺的基礎要素,從中可以看出支付寶意在借貸服務領域有所布局,未來這或許就是支付寶再度創新的伏筆。
  • P2P網貸投資相關「近義詞」 小心走入誤區
    現在網貸行業都盯著監管下發存管細則,按照監管的意思,資金必須由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第三方存管,之前的監管辦法明確表示(銀行)「不對網貸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若因委託人故意欺詐或數據發生錯誤導致的業務風險」,「存管人不對網貸資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證和承諾,不承擔資金管理運用風險,投資人須自行承擔網貸投資責任和風險」。
  • 「爆雷」消息頻出 網貸行業遭遇「雷雨天氣」
    這讓備案延期之後就死氣沉沉的網貸行業忽被切換至「雷雨天氣」,每天都能傳出新平臺「爆雷」的消息。短短一個月,40多家平臺相繼「爆雷」唐小僧運營公司為資邦元達(上海)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在「爆雷」之前,其最被外界所知的,是一家有「央企背景」的平臺。
  • 中國網貸:一場反人性之弱的戰爭
    這兩大人性最弱的點,本來是相互矛盾制約的,但中國網貸的野蠻期卻同時滿足人性的兩大弱點,蒙蔽了理性的判斷。2016年開始,由政府主導進行了一場清理中國網貸之亂,更是一場反人性之弱的戰爭。2018年,中國網貸將逐漸進入理性發展。
  • Lending Club及P2P行業發展分析
    Part 3 中國P2P行業發展歷程2007年,我國誕生了首家網貸平臺,P2P網貸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金融被引入中國。從誕生到發展,再到消亡,P2P行業的發展吸引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也為我國監管層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提供了經驗教訓。
  • 【生意社2014年鋼鐵行業盤點】之國際礦業大事記
    點評:此禁令是印尼於2009年所批准的採礦法的一部分,旨在鼓勵本國工業發展,提升原材料出口價值。此禁令對中國影響很大,因為中國嚴重依賴印尼進口礦石以生產含鎳生鐵。  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年會召開  2014年3月2日至5日,第82屆加拿大勘探開發者協會年會(PDAC大會)在多倫多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部分P2P網貸從業人員有點費解,給借款人放款後為何換來的是舉報
    在P2P網貸行業,部分網貸從業人員對於借款者的想法與做法有點費解,甚至說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為過,其主要原因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部分工作崗位壓力本來就較大,同時整個公司內部制度的規章制度並不是一個普通職員所能左右的,但在日常工作當中要負責的工作事項似乎跟網貸機構的價值觀存在衝突,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崗位有催收員
  • p2p全部清零,投資者的回款問題不解決,後果將會怎麼樣?
    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對外表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實質性進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到今年11月中旬已完全歸零」。從2007年6月國內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成立算起,P2P行業從無到有,到遍地開花,再到「雷聲滾滾」,終於清零落幕,前後只不過短短13年。P2P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和民間借貸的一種形式,興起於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場化進入深水區與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在監管層對金融創新的疏忽、民間借貸線上化等作用下,一時間混得風生水起。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報告首先介紹了風電塔架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風電塔架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風電塔架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風電塔架市場競爭格局及風電塔架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