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爆雷」消息頻出 網貸行業遭遇「雷雨天氣」)
一個月「爆雷」超過40家,專家建議投資人避開高返利平臺
自端午假期800億元平臺唐小僧突然「爆雷」開始,「四大高返」平臺的最後一家聯璧金融也被正式立案。這讓備案延期之後就死氣沉沉的網貸行業忽被切換至「雷雨天氣」,每天都能傳出新平臺「爆雷」的消息。
短短一個月,40多家平臺相繼「爆雷」
唐小僧運營公司為資邦元達(上海)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在「爆雷」之前,其最被外界所知的,是一家有「央企背景」的平臺。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央企背景」是指2017年1月時,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被瑞寶力源集團有限公司戰略重組,而瑞寶力源的「央企」背景是其背後母公司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但中國瑞寶在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之後,已經變成民營企業,而非其宣傳的所謂「央企」,即唐小僧在運營期間一直涉嫌虛假宣傳。同時涉嫌虛假宣傳的還有其上線銀行存管事——截至唐小僧「爆雷」時,其依然未上線銀行存管系統。
在民間著名的「四大高返」平臺(即高額返利平臺,分別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聯璧金融)中,錢寶網和雅堂金融早已出事,而隨著唐小僧的「爆雷」,聯璧金融也被正式立案,「四大高返」平臺「全軍覆沒」。
但可怕的是,這似乎只是一場「爆雷」潮的開始。近幾日裡,又相繼傳出了米袋計劃、花果金融、湖商貸等多家平臺疑「爆雷」的消息。據深圳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自6月份以來,目前已有超過40家平臺「爆雷」。其中大多為民營系網貸平臺,另有2家國資參股及2家控股平臺。
截至記者發稿時,最新傳出「爆雷」消息的為鹽商集團,旗下關聯平臺為旺財貓及壹理財。其存管銀行新網銀行向記者確認,上海經偵已介入,並已應要求凍結旺財貓存管帳戶。
備案延期、流動性緊張是「爆雷」的主因
為何業內會突然掀起一股「爆雷」潮?開鑫金服戰略顧問凌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原因是在監管政策逐步完善下,網貸平臺的套利空間越來越少,那些打著網貸幌子,幹著自融、非法資金勾當的平臺靠著「擊鼓傳花」維繫下去的難度越來越大。此外,6月底是原先備案的最後期限,一些平臺沒有腳踏實地做業務,把全部希望押在備案上。隨著備案延期,缺乏業務支撐就難以為繼了。他認為,雖然備案延期了,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6月份依然是個「坎」。
新聯在線CEO陳智誠則指出, 「任何一個銀行都撐不過擠兌」,雖然P2P無法與銀行相提並論,但由於行業剛性兌付的存在, P2P從來都是對流動性高度敏感的行業。在宏觀金融形勢收緊的大環境下,平臺的資產兌付壓力就偏緊張。而唐小僧等平臺的相繼「爆雷」,廣泛影響了投資人對平臺的信任感,「落袋為安」的心態在此時發酵。部分投資人投資意願減弱、提現意願增強,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平臺的流動性壓力。同時承受著來自資產端與資金端的雙重流動性壓力,導致部分平臺因無法承受兌付壓力而「爆雷」。
應避開高返利、背景不強和有線下門店的平臺
「誠然,金融行業都有波峰有低谷,這次P2P行業密集『爆雷』本質上是流動性緊張的一個體現,但這並不代表P2P行業不具投資價值,更不代表P2P行業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陳智誠指出。
「事實上,現在『爆雷』的平臺都稱不上真正的P2P,也早有預兆——如沒有銀行存管、信息披露不透明、資產去向不清晰等等,幾乎都以高利息、高返利吸引投資人冒險嘗試。而真正的優質平臺,無一不是嚴格遵循監管規定,具備合規條件。那些頂風作案的違規平臺早『爆雷』比晚『爆雷』好。而經歷這場雷暴之後,行業的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最終結果必將是良幣驅逐劣幣,留下愈加健康透明的投資環境。」桔子理財總經理弓晨也指出。
「因此,作為投資者來說,這時候更需要擦亮眼睛。」凌衝向投資人支招道,一是要避開高返高收益的平臺,目前網貸行業年化收益在9%左右,如果超過10%就需警覺;二是避開不知名的小平臺,一般來說,真正有國資、銀行背景的平颱風控能力會更強一些,安全係數也高很多;三是避開有線下門店的平臺,從善林到中融民信,線下理財最近屬於高危領域,普遍存在信息不公開透明,資金去向也不明的問題。
在近日舉辦的「網貸神州行」深圳站論壇上,網貸之家CEO湯迪濤也提醒投資人,對於一直虧損,且虧損幅度不斷加大的平臺要小心。但只看平臺是否盈利也遠遠不夠,需要更深入地去觀察盈利數據的可信度,追蹤盈利數據是否異常,還要注意平臺的營收和利潤之間的關係是否符合常規邏輯。他指出,「沒有單一的指標能絕對保證一個平臺的安全,不管是上市控股還是別的背景,都不能代表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