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P2P網貸從業人員有點費解,給借款人放款後為何換來的是舉報

2021-01-09 誠說風雲

在P2P網貸行業,部分網貸從業人員對於借款者的想法與做法有點費解,甚至說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為過,其主要原因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部分工作崗位壓力本來就較大,同時整個公司內部制度的規章制度並不是一個普通職員所能左右的,但在日常工作當中要負責的工作事項似乎跟網貸機構的價值觀存在衝突,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崗位有催收員。另外,部分P2P網貸從業人員有點費解,具體表現為給借款人放款後為何換來的卻是舉報?

其實,網貸行業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行業,而且每家網貸機構存在問題各不相同,其中部分網貸高利貸砍頭息現象屢禁不止,但內部從事人員卻統一聲稱收取的所有費用均為合理,並且在對新員工培訓期間輸入類似的觀點,同時強調每一筆貸款收取的費用均為合理與必須的費用,因為多數從業人員盲目聽從以及執行,因此,會出現給借款人放款後換來的是舉報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網貸貸款利息以及綜合費用較高所造成的,但從事人員並不認為自家放款平臺貸款利率較高,或者存在違規收取費用的行為,於是跟借款人在認知上產生分歧,雙方均不理解對方,從而有點費解。

其次,從較為客觀角度來說,面對部分網貸貸款綜合費率較高的現象,其實部分P2P網貸從業人員也不想借該類貸款,因為他們深知一筆小額貸款的成本有多高,同時跟銀行貸款利率以及綜合費用形成較為鮮明對比。當然,在部分網貸從業人員看來,無論貸款利率以及綜合費用多高,只要在借款人急需資金的情況下放款,給予對方資金上的「支持」,那麼對方應該就應該心懷感激,或者可能會更加依賴與信任該放款機構,但因為借款人卻以高利貸或其他名義進行舉報,從而讓從業人員有點始料未及,所以,才會感到有點費解,也會具有這種「給借款人放款後為何換來的是舉報」等不成熟的問題。

總的來說,P2P網貸行業的高利貸以及砍頭息等亂象一直是被禁止的,而借款人舉報或者投訴通常均有一定的理由,否則很難出現頻繁或多次投訴某網貸的現象,當然,網貸從業人員有點費解的問題其實是對借款人沒有深入了解的結果,其次,可能會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所規定的條例不太了解, 因此,盲目認為給借款人放款不應該遭遇不公平的對待,假如貸款利率以及收取的綜合費率均是受法律保護的,那麼確實應該如此,反之如果放款平臺存在高利貸砍頭息等現象,那麼就算給借款人放款最後可能換來依然是舉報,只因高利貸等現象是被禁止的。

相關焦點

  • 反思P2P:從遍地開花到完全歸零|p2p|lendingclub|p2p平臺|網貸
    (2)2007-2015年,快速發展:1)次貸危機爆發後,銀行信用收緊,大量無法獲取貸款的高風險借款人轉向P2P。2)超寬鬆貨幣政策對衝經濟下行,部分資金湧向P2P,推動其高速發展。3)監管加強,遏制亂象,促進有效競爭。
  • 新版支付寶可以打「借條」 或欲試水P2P網貸
    而讓官方十分傲嬌的社交功能也並未引起期待中的廣泛好評,反而遭到了部分用戶的調侃和不滿。比如其新增的「朋友」板塊,被笑稱為實名「約炮」神器。不過儘管客戶褒貶不一,部分業內人士還是十分欣賞支付寶的創新,他們認為「朋友」板塊一方面實現了支付寶從支付工具向社交平臺的轉變,另一方面「朋友」中的借條功能具備P2P網貸平臺的基礎要素,從中可以看出支付寶意在借貸服務領域有所布局,未來這或許就是支付寶再度創新的伏筆。
  • 5萬變83萬,凌晨3點選擇燒炭結束生命,細數被網貸害慘的年輕人
    一個新事物的產生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爭議,據有關數據報導, P2P網貸這一兩年發展近乎到了瘋狂地步。截止2014年底,全國約有正常運行的P2P平臺1575家,投資者100多萬人,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僅2014年新上線的網貸平臺超過1000家。我們不知道完全合規合法的網貸有多少,但是我們知道這幾年網貸已經害慘了很多還不上錢的年輕人。5萬變83萬?
  • 信陽市民網貸後「失聯」 網貸公司電話「轟炸」其朋友圈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亮信陽市民:朋友欠債,自己卻被電話「轟炸」12月16日,信陽市民孫女士向東方今報·猛獁新聞爆料,稱朋友在網上借貸後玩失蹤,借貸公司就天天給她打電話,她不堪其擾。孫女士介紹,自己於12月7日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話那頭問她是否認識一個叫虞某敏的人,當時她沒多想就說認識。
  • 悟空理財等多家網貸平臺起「風波」 P2P行業加速出清
    出現「風波」的網貸平臺不止悟空理財一家。日前,鳳凰金融突然下架理財產品、中止向出借人兌付本息,引發出借人恐慌;由於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問題,愛錢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此前,團貸網、人人聚財等平臺也出現了集中的兌付困境。近年來,隨著監管對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的重視,P2P行業加速出清,「倒下」的不乏曾經紅極一時的頭部平臺。
  • Lending Club及P2P行業發展分析
    Lending Club和Prosper均採用了後者,首先由借款人向Web Bank這一第三方銀行提出貸款申請,並提供自身的資產和收入證明以進行信用評估,隨後Web Bank在審核完成並發放貸款的過程中轉讓貸款所有權給網貸平臺;平臺則負責對接放款人,發布各類借款需求,對借款人的各類信用信息和貸款用途進行完整披露,供放款人和投資者進行選擇併購買收益權憑證,完成這一轉化過程。
  • 偷漏稅——網貸的潛藏風險 - 金評媒
    該公司採取隱瞞利息收入的手段進行偷稅,在帳簿上不列、少列利息收入,從而少繳流轉稅及附加稅費,在稽查人員的縝密調查下補繳了稅款、罰款和滯納金。網際網路金融稅收徵管中存在對部分企業檢查力度不夠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平臺偷漏稅問題被龐氏騙局等嚴重得多的道德風險所掩蓋。
  • 授信評估花樣繁多 網貸公司智融集團欲赴美上市
    ,通過如此種種做法來判斷貸款質量的中國網貸公司智融集團(SmartFinance)有意赴美國上市,並向銀行諮詢了相關事宜。  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正以人工智慧來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智融集團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大陸缺乏信用記錄的人士不在少數,使得面向這些人群放款風險更高。而與此同時,中國對個人信息共享的擔憂沒有其他國家那麼濃厚。通過非傳統的指標,這些初創企業希望撬開這樣一個新生市場,同時實現盈利。網貸公司信而富已於本月在美國上市。
  • P2P GAME OVER!5000家P2P三年歸零 那些離開的人如何...
    頭部企業強者恆強,助貸也不易   儘管經歷了至暗時刻後,部分在美上市網貸平臺的業績曙光已現,但數位金融科技平臺方面人士對轉型後面臨的挑戰仍然謹慎樂觀。   在他們看來,一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辦法、網絡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等嚴合規高壓下,機構資金方對於金融科技平臺的合作也日益趨嚴;二來,目前銀行等機構方與平臺方的合作,大多是上述平臺人士介紹的第二種模式,即優先/劣後結構(提供一筆風險準備金作為劣後出資部分)+融資擔保的模式,這對於平臺方的資本實力、風控及運營等技術能力都提出了高要求。
  • 獨家盤點:中國P2P網貸行業十二年大事記一覽
    2餘額寶誕生(2013年6月)2013 年 6 月 ,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網際網路基金產品——「餘額寶」,短短5個月後,「餘額寶」用戶資金規模突破1000億大關,到2017年初突破1萬億元。明確從業機構應當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
  • 網貸逾期後收到催收簡訊,說要「走流程」,這是啥意思?
    本期話題:網貸逾期後收到催收簡訊,說要「走流程」,這是啥意思?有一個讀者借了網貸逾期之後接到了催收人員發來的簡訊,對方在簡訊裡面說要走流程,那麼這個走流程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實這裡說的走流程就是要開始爆通訊錄了,借款人在申請網貸的時候往往都會授權平臺讀取自己的通訊錄以及通話記錄,而網貸逾期之後,這些信息都會被催收人員拿到,之後他們會把這些作為威脅的把柄。如果借款人不還款,他們就會一直撥打通訊錄的電話,並對他們進行騷擾,讓他們給你施加壓力,更有甚者,還會P圖群發、散播謠言詆毀借款人等。
  • p2p理財公司排名:2017年十大安全的P2P平臺排名
    =====推薦閱讀=====  【p2p理財公司排名】4月互金平臺移動影響力百強榜   2017年4月P2P網貸行業車貸業務成交量TOP50   p2p網貸平臺排名:4月上海網貸行業報告  =====閱讀全文=====
  • 網貸天眼3月網貸評級綜合實力TOP50排行榜
    《網貸天眼 2 月網貸行業報告》數據顯示,P2P網貸行業成交額為1159. 51 億元,環比 1 月下降19.60%,貸款餘額為10585. 14 億元,環比下降3.94%。本月明顯受春節影響,導致新增放款業務的比例也有所下降,成交餘額均下降。預計年後 3 月會迎來一波小高潮。
  • 任澤平:短期我國P2P爆雷風險較大
    由於我國網貸行業準入門檻低,在金融創新的大環境下快速湧入,監管規範後,網貸行業經歷由亂而治的過程,大量違規平颱風險暴露,繼而出現捲款跑路等行為,這一階段跑路行為佔問題平臺比例達65%,網貸平臺迎來第二次清理。
  • 揭秘網貸催收:跟蹤定位、發騷擾鈴聲、爆通訊錄
    記者說曾在調查公司從業過,陳經理頓時來了興趣,要求記者講述一次自認為比較成功的討債經歷。她提醒記者,較之傳統的上門討債,現在技術手段更多,方式方法變化很大。小王說,後臺每天都會將借款到期的人員名單等相關資料整理出來,上傳到電腦,分配到催收人員手中。記者看到,電腦裡有一份當天剛逾期的借款人員名單,包括姓名、聯繫電話、手續費等。記者發現,借款人的金額其實都很小,最大一筆也就3000元。借款時間雖只有一個星期,但手續費卻高得驚人。
  • p2p全部清零,投資者的回款問題不解決,後果將會怎麼樣?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年全球及中國P2P網貸行業研究及風險預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P2P網貸停業及問題平臺超過850家,整體涉案金額超過8000億元,波及用戶規模超過1500萬人。這些P2P平臺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高大上的自我包裝。營造平臺財力雄厚、實力強勁的假象,以高額收益誘引投資人投資。
  • 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 多地完成網貸「清零」任務
    6月24日,山東青島公布了第一批13家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的P2P網貸機構名單。兩天後,新疆也公布了第四批次清退機構名單,目前新疆已累計清退27家P2P網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是此輪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主方向。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此前明確,要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 多地完成網貸「清零」任務 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
    兩天後,新疆也公布了第四批次清退機構名單,目前新疆已累計清退27家P2P網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是此輪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主方向。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此前明確,要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數據顯示,專項整治以來,全國累計有5000多家P2P網貸機構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