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變身「鋰電」後的前景並不光明

2020-12-05 證券之星

在上半年成功剝離以「杉杉」為品牌的全部服裝業務以後,杉杉股份(600884.SH)已從「西裝第一股」徹底轉型為鋰電池材料的專業供應商。藉助動力電池板塊近期的強勢表現,站在風口上的杉杉股份一個多月以來股價上漲近20%。

杉杉股份剛剛披露的三季度業績超出預期。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3.53 億元,同比增長13.47%,環比增長18.34%;歸母淨利潤1.78 億元,同比增長158.22%,環比下降3.40%;扣非歸母淨利潤0.96 億元,同比增長84.06%,環比增長53.77%。

社保基金的增持也利好杉杉股份。據三季報數據,杉杉股份十大流通股東中,新進全國社保基金四一四組合,持股4599.94萬股。第二季度,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八組合的資金進駐杉杉股份,持股4528.33萬股。三季度增持5000.73萬股,增持排名第七。

加上杉杉股份收購LG偏光片資產,打造「鋰電」+「偏光片」雙引擎業務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中信證券、信達證券、財通證券、中銀證券等多家券商表示看好其未來發展,紛紛給予「增持」評級。

杉杉股份真的適合長期持有嗎?

睿藍財訊注意到,杉杉股份近兩年的股價經歷多次起落,整體未構成上升趨勢,反映出市場投資者對公司發展並不樂觀的判斷。研究人員通過梳理這家公司的業務數據後認為市場的判斷有其合理性,杉杉股份未來成長空間不大,業績難有爆發點。

服裝業務已完成剝離,全「鋰」以赴

上世紀90年代,西裝品牌杉杉紅遍大江南北。1996年,杉杉股份登陸A股,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家服裝業上市公司。但是在今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將所持杉杉品牌公司合計 6,416.54 萬股股份(佔其總股本的 48.1%)轉讓,完成了其起家的服裝業務的剝離。據2020中報,杉杉服裝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21,476.97 萬元,同比下降46.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27.68 萬元,同比下降 871.58%。

為落實公司聚焦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儘管「有感情」,但杉杉股份終究還是作別過去,全面轉型鋰電材料供應商,鋰電材料業務是公司當前的核心業務及主要業績來源。

鋰電池行業競爭加劇,毛利率被不斷壓縮

杉杉股份是國內唯一涵蓋正極、負極和電解液三大鋰電材料的生產企業,但是這種「開花」式的布局導致了杉杉「樣樣做,樣樣都不精」的尷尬。

杉杉生產的鋰電材料主要應用於小動力數碼類鋰電池產品,但是這些下遊產品行業基本已達到飽和,雖然杉杉已逐漸向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風口靠攏,但是近幾年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行業銷售毛利率被不斷壓縮。

鋰電業務的競爭力並不明顯

杉杉股份雖然在 2019 年度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上正極榜單第一、負極榜單第三,電解液榜單第四。但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近幾年正負極業務的銷售毛利率出現大幅下降,而正極可比公司當升科技、負極可比公司貝特瑞的毛利率卻是穩步上升的。

業績上下波動過大

由於鋰電業務佔比較高,導致杉杉股份主營業收入受下遊需求情況影響很大。

從年報數據看,2015-2019年,杉杉股份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7.58%、11.09%、

51.07%、7.05%、-1.9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90.81%、-52.24%、171.42%、24.46%、-75.81%。從以上數據來看,除了2017年營收增速、歸母淨利潤增速大幅上升外,其餘四個年度的業績上下翻飛、波動很大。

為了降低鋰電材料市場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提高持續經營能力,杉杉股份開始在平板顯示領域進行業務布局。

今年6月,杉杉股份首次公告,擬以7.7億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

「雙引擎」給杉杉帶來不小的償債壓力

自轉型鋰電材料領域後,杉杉股份在建工程連年增加,同時應收帳款已連續14年增長(目前 32.22億),資本開支大、回款不暢,公司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收購LG偏光片業務,更加重了杉杉的財務負擔。

據近日披露的三季度報,目前杉杉股份持有貨幣資金30.59億元,流動負債合計約86.44億,其中短期借款就高達42.13億,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30.29億,總負債達111.96億,而回顧杉杉近幾年淨利潤,最高時即2018年也僅有3.16億元,2019年甚至為-2.09億元。

股票減持變現,籌備定增融資,有多缺錢?

8月12日,杉杉股份發布減持公告,通過集中競價出售所持有的寧波銀行、洛陽鉬業股票,減持合計超過12億元。

而正在籌劃的定增事項,也備受市場質疑。

根據定增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對象為杉杉集團、朋澤貿易及鄞州捷倫。其中,鄞州捷倫擬出資5億元,杉杉集團與朋澤貿易擬出資26.36億元。朋澤貿易參與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資金來源於其控股股東杉杉集團,鄞州捷倫參與認購的資金來源於其控股股東杉杉控股。

也就是說,杉杉股份的大股東杉杉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基本包攬了此次定增。按照發行基準價格80%,即6.34元的定增價,以及上市公司目前12.72元的股價計算,杉杉股份大股東及其關聯公司在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參與增發的浮盈已超過100%。這一數據特別需要投資者謹慎對待。

LG偏光片業務產能利用率呈下降態勢

據公開資料顯示,杉杉股份此次收購的LCD偏光片業務和相關資產具體包括:北京樂金100%股權、南京樂金、廣州樂金、以及中國臺灣樂金的LCD偏光片業務和韓國梧倉工廠LCD偏光片資產以及相關智慧財產權。

而韓國梧倉工廠的兩條2300mm產線已於今年停產,交易完成後,杉杉股份擬將其遷至江蘇省張家港市重新建廠、投產。也就是說,即便此次交易完成,遷至張家港市的兩條產線或需一段時間才能釋放產能。

並且,據購買報告書顯示,公司前端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呈下降態勢。2018年、2019年、2020年Q1,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3.24%、81.01%、63.94%;對應毛利率為10.03%、14.38%、15.98%,可比公司三利譜(002876.SZ)同期數據為18.06%、16.67%、14.36%,雖然LG偏光片毛利率整體呈持續上升態勢,但能為杉杉股份帶來的淨利潤有限,難以緩解目前較為沉重的財務壓力。

大客戶銷售佔比超八成,業績增長難有爆發點

此次杉杉股份收購的LG偏光片業務下遊客戶主要是京東方、LG Display、華星光電等。2018年、2019年、2020年一季度,LG向前五名客戶銷售佔比分別為85.02%、82.52%、85.03%,較三利譜、深紡織A等可比公司高出二十多個百分點,或不排除依賴大客戶銷售風險。

加上偏光片的下遊是液晶面板,近年來隨著液晶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市場飽和,以及穿戴式產品、智能家居等行業仍處在產業初期,未來偏光片業務是否能為杉杉業績帶來爆發式增長值得懷疑。

相關焦點

  • 釐清業務板塊「聚焦鋰電」 杉杉股份收購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再跨界
    而在更早2月,杉杉股份作價1.68億元轉讓所持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杉杉品牌」)的48.1%;今年5月,杉杉股份更名、換帥等一系列動作都向外界傳遞聚焦鋰電材料的決心。如今杉杉股份又將LG偏光片70%股權納入囊中,新走馬上任董事長的李智華又會下一盤怎樣的棋?
  • 杉杉股份擬「改名」 全力聚焦鋰電池材料業務
    4月27日,杉杉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將公司中文名稱「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杉杉鋰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SHANSHAN LITHIUM INDUSTRY CO.,LTD.」。鑑於鋰電池材料業務已構成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同時考慮公司「聚焦鋰電」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為進一步突顯核心產業競爭力,提升公司所屬行業辨識度,公司擬對公司名稱進行變更,變更後的公司名稱與公司主營業務相匹配,突出公司核心業務,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戰略定位和未來發展規劃。
  • 鄭永剛重掌杉杉股份 專注鋰電、偏光片
    杉杉股份昨晚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召開董事會,選舉杉杉企業創始人鄭永剛擔任新一屆董事長,莊巍擔任副董事長,原董事長李智華專任公司總經理。  「該項任命表明,作為杉杉股份實際控制人,鄭永剛將親自操盤上市公司,其發展重點是鋰電池材料和新收購的偏光片業務。」有市場人士稱,按照鄭永剛經營實業的歷史和其強勢的個性,其執掌公司後有望對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 杉杉股份擬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 再次跨界布局新材料
    杉杉股份擬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繼成功轉型新能源領域後再次跨界布局新材料——「常青樹」,關鍵在「青」不在「常」 作為曾經的中國西服第一品牌,杉杉選擇在行業上升期、企業巔峰期轉型布局新能源領域,並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其正在進軍素有「光學行業晶片」之稱的偏光片領域。
  • 杉杉股份:擬以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部分偏光片業務及資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杉杉股份擬以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部分偏光片業務及資產6月9日晚間,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杉杉股份」,600884)發布公告稱,擬收購LG化學旗下在中國和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
  • 韓方政府技術管控限制消除,杉杉股份將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
    8月14日,經過韓國政府相關部門決議,LG化學偏光片生產技術不涉及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不涉及不可出售的技術。這意味著杉杉股份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掃除了政府技術管控的限制。今年6月9日,杉杉股份曾發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稱擬作價7.7億美元收購韓國LG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70%股權。
  • 杉杉股份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獲韓國政府批准
    同時,在此次交易完成後的三年內,上市公司將收購LG化學在新合資公司中的剩餘30%股份。由於顯示面板產業屬於韓國的優勢產業,TFT目前被韓國指定為國家核心技術,而偏光片是TFT-LCD面板的關鍵原材料之一。因此,對於此次收購,韓國政府方面認為需要進行審查。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將決議LCD偏光片技術是否與第八代或更高代TFT(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製造技術相關聯。
  • 杉杉股份漲停!擬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 券商:高端偏光有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杉杉股份漲停,總市值182億元。消息面上,杉杉股份昨日公布,根據上市公司與LG化學、中國樂金投資、南京樂金、廣州樂金、北京樂金、臺灣樂金籤署的《框架協議》,LG化學將在中國境內以現金出資設立一家持股公司(「持股公司」)。
  • 杉杉股份55億買下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自1996年A股上市以來由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服裝企業轉型為新能源產業領軍企業,現有業務覆蓋鋰離子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包括鋰離子電容、動力電池PACK)、能源管理服務和充電樁建設及新能源汽車運營等新能源業務,以及服裝、創投和融資租賃等業務。
  • 豪擲7.7億美元收購LG偏光片 杉杉鄭永剛再跨界
    6月10日,杉杉股份發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稱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杉股份)擬通過對持股公司增資的方式取得持股公司70%股權(持股公司是 LG 化學在中國境內新設的一家公司),並通過持股公司間接購買 LG 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 LCD 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70%的權益。
  • 杉杉服裝業務大滑坡 折射多元化陷阱?
    同很多企業一樣,杉杉也未能逃過行業大勢,存貨較去年的8.15億元增加6.23%。庫存增加後,企業處理庫存的壓力更大,降價促銷勢必對利潤產生影響。   七匹狼公司證券部門代表陳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電商業務對存貨控制的貢獻很大。上半年,匹狼電子商務共實現網絡銷售約0.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7.50%。
  • 資訊:杉杉股份擬收購LG 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行業格局或將洗牌
    長期以來,LCD偏光片生產主要由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主導,我國臺灣和大陸廠商跟隨,但這一格局被杉杉股份打破。6月9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SH)公告擬出資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
  • 杉杉股份(600884.SH):擬收購LG化學旗下相關區域的LCD偏光片業務及...
    格隆匯 9 月 14日丨杉杉股份(600884.SH)公布,根據上市公司與LG化學、中國樂金投資、南京樂金、廣州樂金、北京樂金、臺灣樂金籤署的《框架協議》,LG化學將在中國境內以現金出資設立一家持股公司(「持股公司」)。
  • 2018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排名
    2017年12月,長遠鋰科完成股改,五礦資本將其持有的長遠鋰科100%股權轉讓至中國五礦集團旗下寧波創元建合投資和五礦股份及其子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高效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生產,主要產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驅體、多元正極材料、鈷酸鋰等鋰電正極材料和鎳氫電池正極材料,擁有鋰電多元材料前驅體和多元鋰電正極材料完整產品體系。
  • 面板摺疊:「韓退中進」背後,京東方、TCL與杉杉的隱憂
    2) LG:計劃在2020年關停韓國本土3條基本全部的TV面板產能,關停產能達到240K,只有一條產線為蘋果供IT面板暫時保留;且LG旗下優質的偏光片資產將全部出售給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將在下一章節談到。與韓國廠退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雙雄的逆流而上,收購和擴產都不落下。
  • 杉杉股份擲54億收購關鍵資產 中國LCD偏光片將告別卡脖子
    杉杉股份計劃拿下LG化學相關業務,將對中國偏光片產業及下遊的液晶面板產業產生深遠影響。先買70%,3年後全控公告顯示,杉杉股份擬通過對LG化學在中國境內新設的一家持股公司增資的方式取得其70%股權,並通過該持股公司間接購買LG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以及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本次交易基準購買價為7.7億美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
  • 鋰電萬裡行湖南篇——第四站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SMMSMM11月19日訊:鋰電行業,在經歷2020年上半年的行業降溫,產業鏈上的客戶群,如前驅體、材料、電池、汽車等下遊企業與上遊鎳鈷鋰原料生產企業之間已橫亙著一層厚厚的迷霧…目前疫情後市場,補貼退坡、全球貿易等諸多因素影響,後期行業又該如何在
  • 百利科技中標湖南杉杉8億動力鋰電池三元材料建設項目訂單
    打開APP 百利科技中標湖南杉杉8億動力鋰電池三元材料建設項目訂單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1-01-16 10:41:36
  • 【年終盤點】2018年鋰電行業十大最具影響力新聞(上篇)
    2018年,本來如日中天的沃特瑪轟然倒下,令人唏噓;寧德時代的上市鐘聲響起,宣告鋰電獨角獸正式登陸創業板……2018年,鋰電行業每天都有新鮮事在發生,為此,根據事件的影響深度,OFweek鋰電網盤點了鋰電行業十大新聞,每條都可以說是鋰電行業的頭條。(限於篇幅大小,本次先放五大新聞讓讀者嘗鮮。)
  • 諾德股份將見證中國鋰電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摘要 諾德股份作為高工鋰電十周年慶典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冠名贊助商,將見證中國鋰電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其中,諾德股份作為高工鋰電十周年慶典暨2020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冠名贊助商,將再一次見證中國鋰電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此外,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鬱弼將在年會上做主題演講。 諾德股份表示,公司研發的4.5μm超薄鋰電銅箔能實現負極生產時不打皺、不斷箔、均勻塗覆、負極材料粘結強度合格、界面接觸電阻合格等,還可滿足經濟規模條件下連續化合格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