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略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今天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課題——溶液,先來學習一下溶液的形成(板書:溶液的形成)。
一、導入
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實驗。把一堆蔗糖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用玻璃棒進行攪拌,過了一會發現,這些蔗糖固體不見了?哪去了呢?被水溶解了。
同樣,如果你將食鹽放到水中,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我們也可以看到食鹽被溶解了。
二、新課講授
好,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下溶液的定義(板書:一、溶液的定義),到底什麼叫溶液呢?指的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我們來看它的特徵(板書:二、溶液的特徵):均一性、穩定性(板書:均一性、穩定性)。均一性是指在溶液中各部位的性質,比如說濃度、甜度都是一樣的;穩定性就指只要水分不蒸發,溫度不改變,溶質不會從水裡自己跑出來。
我們再看三溶液的組成(板書:三、溶液的組成),溶液由兩部分組成:一種叫溶質(板書:溶質),什麼叫溶質呢?被溶解的物質就是溶質(板書:被溶解的物質)。比如說剛才蔗糖被水溶解了,所以蔗糖就是溶質;一種叫溶劑(板書:溶劑),什麼是溶劑呢?能溶解溶質的物質(板書:溶解溶質),比如說我們剛才把蔗糖投入了水裡,水把蔗糖溶解了,那麼水就叫做溶劑。
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甚至可能是氣體。比如說我們剛才那個蔗糖是固體的,有沒有液體的呢?像我們的白酒,我們知道白酒中有水,有酒精,其中的水叫溶劑,酒精叫溶質。那有沒有氣體呢?當然有了,比如說我們的稀鹽酸溶液,就是把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得到的溶液。我們已經知道了,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那麼溶液的質量等不等於溶質的質量加溶劑的質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板書:四、m溶液=m溶質+m溶劑)。那麼溶液的體積呢?溶液的體積並不等於溶質的體積加溶劑的體積(v溶液≠v溶質+v溶劑)。為什麼呢?分子間有間隔啊。一般來說溶液的體積會略小於溶質和溶劑的體積之和。
我們再來看看溶質和溶劑的確認(板書:五、溶質和溶劑的確認)。咱們有一些一般的經驗,大家把它記到課本上
第一點氣體和液體、固體形成溶液的時候(板書:氣+液+固):氣體、固體一般是溶質,比如說硫酸銅固體投入水中,形成了硫酸銅溶液,硫酸銅固體當作溶質,水作溶劑;
②液體和液體形成的溶液中(板書:液+液),量多的叫溶劑,量少的叫溶質;若溶液中有水,則水是溶劑。
③未指明溶劑的溶液中,通常溶劑是水。比如我說氯化鈉溶液,這裡面就告訴你,溶質是誰啊?氯化鈉。那這裡面溶劑是誰呢?沒有指出溶劑的時候,默認是水。還有一些指明溶劑的,比如說,碘酒,這說明碘溶在了酒精裡,這時候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
好了,來看這個實驗,第一支試管中有一些水,加入了碘,第二支是汽油,也加了碘,第三支是水,加高錳酸鉀,第四隻是汽油加高錳酸鉀。最終出現了怎麼樣的現象呢?我們來看第一個碘加到水裡,基本上沒怎麼溶,第二個碘加到汽油裡,碘大多數都溶了,第三個高錳酸鉀加入水中,溶解了,第四個高錳酸鉀加到汽油裡,沒怎麼溶。
那我們來對比一下一和二,這說明什麼呢?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如果我們來對比一下一和三,這是因為什麼呢?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上這些題目會做嗎,和你的小組成員商量一下吧。
四、小結
簡單小結一下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主要認識了一下,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溶液的特徵,均一和穩定性,以及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它的溶解性是不一樣的,不同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性也是不一樣的。
五、作業
可以同學們把本節課的知識點形成思維導圖,發到班級微信群共享。
好了,今天這幾課我們就上到這裡,同學們下節課再見。
板書: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義
二、溶液的特徵
均一性、穩定性
三、溶液的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溶解溶質的物質
四、
m溶液=m溶質+m溶劑
v溶液≠v溶質+v溶劑
五、溶質和溶劑的確認
溶質 溶劑
氣+液+固 氣+固 液
液+液 (水) 量少 量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