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美的工匠:何為中國式「工匠精神」

2020-11-23 南方網

  南方網訊 「工匠精神」這個詞從亮相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起,立即躋身網絡熱詞。中國式工匠精神是什麼?在強國林立的國際市場中,面對瑞士、日本等公認的「工匠精神」先進國家,中國應該拿出怎樣的核心競爭力?3月31日,美的集團在廣東順德召開「大國工匠,美的故事」活動,美的傑出工匠代表集體亮相,講述他們昔日鮮為人知的創作故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張文魁、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孫愛群、美的集團副總裁王金亮等也道出了他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共同為實現製造強國的中國夢出謀劃策。

「煮飯哥」黃兵

  水滴石穿,讓時間磨礪出真正的鋒芒

  作家格拉德維爾曾提出一個「一萬小時天才」的概念,意為任何人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可以從平凡變為超凡。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美的集團副總裁王金亮對此深有體會,美的專注白色家電領域36載,擁有過萬名科研人員,這個人員數量甚至比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還多,近三年專利申請總量2423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8634件,相當於愛迪生一生發明專利數量的7倍。如此巨大的創作動力,是靠龐大的工匠群體支撐的。「許多美的科技明星、工程師,都是從青澀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行業頂級專家。常有人說,日本、瑞士的工匠一輩子一個工作,只幹一個事業。而我自豪地說,在美的,為中國家電製造業熱情貢獻,堅守本職崗位的工匠非常多,這不是個例,而是一個群體、一種現象。」

  亮相的美的科技明星們也印證了這個說法,像瘋狂「煮飯哥」黃兵入職美的已經12年,奪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變頻空調「一晚一度電」項目帶頭人李金波幹了15年,連他本人都笑稱「從小鮮肉熬成了大叔」。黃兵認為時間是一個工匠潛心研究最重要的積累,像他為了開發鼎釜IH智能電飯煲,兩年內煮完了兩噸米,就是為了不斷地煮飯測試、驗證,發現其中的規律——單是為了試驗內鍋的塗層,就要在實驗室中至少煮上千鍋米飯。多年的煮飯經驗,練就了他的「聞香奇技」:一鍋飯好不好,需要優化哪個參數,他用鼻子一聞就知道。這些自然脫離不了他十多年來的「內功修為」。由此來看,工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融會貫通,才能把中國用戶的需求做透

  同樣是追求極致,美的認為中國式工匠精神和日本有巨大的不同:日本工匠往往勤於做深,將一個產品鑽研得非常深入。但中國的環境往往複雜多變,針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做透」就變得非常關鍵。黃兵在介紹他創造IH電飯煲的過程中就提到,做出讓中國消費者滿意的電飯煲需要克服重重難關:交流電電壓經常波動、不同地域食用米種不同、各地海拔高度與氣壓條件變化大、中國用戶希望電飯煲不僅能做飯還要煮粥煮湯等多功能……這些難題,就連日本電飯煲專家都從未遭遇過。美的生活電器有一位名為趙國堯的瘋狂煮夫,憑著超凡的毅力自己打造了一副「大米地圖」,記錄各地不同米種的特點,如果沒有刻苦鑽研的工匠精神,就難以洞察中國消費者的真正需要。把產品做到極致,才能讓一件件原本冰冷的家用電器產品有了不同色彩的生命。

  開放思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以及網際網路對傳統產業的顛覆與重構,企業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孫愛群在會上表示,面對先進設備全面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極速普及的市場環境,工匠精神不應理解成簡單機械的重複勞作,更需將品質的極致追求貫徹到產業創新之中。

  作為一名跑了幾十年兩會的資深媒體人,孫愛群對「工匠精神」的與時俱進有著別樣的感受。從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的佛山手工藝聞名海內外,到上個世紀80年代順德「工業立市」,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為代表的改革開放第一代創業家「工匠精神立廠」,中國製造名牌紛紛誕生。現在105國道經過順德的路段,集中了廣東省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國馳名商標,堪稱中國製造的星光大道。時至今日,世界邁向工業4.0時代,順德製造再次迎頭趕上,這裡的機器人產業集群開始形成,「無人車間」、「智慧工廠」、創客空間,從奇思妙想走向現實。而美的作為製造業龍頭率先扛旗,積極介入機器人產業開創第二跑道,開始智能製造,打造全球創新中心、開放美創平臺,提倡「內生式創業」……這一些系列的大動作的基礎是「美的工匠」的崛起。

  現在,美的集團提出「雙智戰略」,即希望從智能製造、智慧家居兩方面的布局,讓美的從家電製造商轉型成為國際化的智慧生活運營商。王金亮向記者講述了美的智慧家居戰略的構想:通過協議開放,未來各個企業之間將是完全開放的狀態,彼此打破孤島、語言互通、協議互認,聚焦用戶場景設計智能產品,完成消費者的智慧家庭夢想。這意味著,從物聯網到生態計劃再到服務聯網和服務運營,美的將正在構建「用戶與智慧生活」的強力連接。「像高通、華為、博世、希克斯、科大訊飛、BAT等等,都是推動美的智慧家居的『朋友圈』。」

夏倫熹博士

  自主創新,挺起中國製造脊梁

  曾經擁有一臺日本電器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夢想,而現在,中國家電企業已經將日本家電巨頭併入麾下。這在數十年前,又有誰敢想像?然而在美的人看來,實現製造強國的中國夢,全靠腳踏實地的打拼,正因為美的從未放棄對夢想的堅持,打響自主創新的品牌,才贏得對手的尊重。

  美的中央空調夏倫熹博士的經歷,正是新一代中國工匠的寫照。身為空調製冷業頂級專家的他是改革開放第一代留學生,參與過NASA項目,在美國特靈空調總部工作了20多年。但是夏倫熹以錢學森先生為榜樣,心懷回國報效的熱枕,放棄國外優厚的工作,選擇美的重頭開始。在夏倫熹回歸中國之前,中國製造在中低檔的家用空調已贏得一席之地,但大型中央空調市場仍由國外品牌統治。尤其是離心壓縮機的製造,都掌握在美國特靈、約克、開利、麥克維爾這四大企業手中,國內沒有能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央空調企業。

  在夏倫熹的帶領下,美的中央空調團隊集中攻堅,自主研發出超高效雙級壓縮降膜離心式冷水機組,經專家鑑定,其能效COP7.1達到世界最高先進水平。現在巴西奧運會場館百分百使用美的中央空調,並應用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非洲運動會、歐洲青年奧運會等多個國際重大工程,在國內,北上廣深地鐵、全國50%高鐵站項目、北京首都T3航站樓,甚至浙江秦山核電站均用上了國產的美的空調。

  供給側改革要求企業必須大力發揚「專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國企業更應該發揚「中國式的大國工匠精神」。在這個浮躁的現代社會,當眾多企業津津樂道大幹快上和跨界打劫的時候,社會反而越來越認同「匠心之道」。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副總裁袁利群分享了美的供給側改革經驗,以「工匠精神」推行精品工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袁利群兩次握手,當面給予美的充分肯定,說「你們的品牌打響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就是因為需求變了,供給側還沒跟上。「工匠精神」是一種把消費者擺在首位的精神,只有秉承這樣的理念,才能造出精品,滿足市場的真正需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指出,雙中高是必由之路,總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也是當今企業推進供給側改革,從數量擴張走向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

  從年報看,美的成績也是驚人的: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84.41億元,實現淨利潤127億,同比增長21%。從1999年的營收57.899億到2015年的1384.41億,美的16年複合增長率21.94%,這在已經紅海競爭的家電業中尤為亮眼。在美的年報致股東信中,有這樣的描述:「歷史證明,凡是成就大事業者,都是因為夢想,都是理想主義的成功。美的所有員工的夢想合集,決定了美的未來能夠走多遠。2016年,美的因夢想而無所畏懼!」

  「不忘初心,為中國人營造生活的幸福感,『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如果要為中國式工匠精神下定義,美的人這個矢志不渝的追求或許就是最好的註腳。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位於青島市上海路6號青島工人文化宮院內,總面積約2100平方米,包括序廳、尾廳和工業之基、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三大主題展廳以及勞動體驗區等主要區域,主要展示了郝建秀、許振超等98個勞模工匠和以援鄂抗疫英雄為代表的8大勞模群體先進事跡,並編印了《勞動鑄魂》主題畫冊,拍攝《我和我的時代》主題影片,深入闡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工匠精神是金融產業的金字塔尖
    簡言之,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一種專注,是一份堅守責任。事實上,各行各業都需要「工匠精神」,被視為「高大上」的金融行業,是否更需要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且聽金融專家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所所長任志宏、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是如何看待「金融業是否需要工匠精神」的。
  • 弘揚工匠精神 成就中國「智」造
    原標題:弘揚工匠精神成就中國「智」造 「『連鋼創新團隊』的工匠精神、拼搏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力量。」在看完「連鋼創新團隊」的故事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半導體量子點量子晶片研究方向帶頭人郭國平給記者發來了這樣一段文字。
  • 伍氏大觀園:「工匠精神」為紅木產業注入靈魂
    值得一提的是,伍氏大觀園倡導並堅守的「工匠精神」,在以中國傳統雕刻工藝為核心價值的紅木文化產業中,樹立了一種在經營理念上回歸傳統的樣本。而這種回歸,也是一種轉型的力量。  經驗:  探索傳統技藝人才的培育方式  2015年12月27日,由中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授予的市級紅木雕刻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落戶位於大湧鎮的僑發集團伍氏大觀園。
  • 求是網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並向全黨全國發出號召,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鐵路「工匠精神」在絲路古道傳承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見證西部鐵路改革發展變化,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組織、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發現最美鐵路·重走絲綢之路」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採訪團一行走進銀川工務段和銀川電務段,實地探訪堅守在絲路古道上的鐵路工匠達人,體驗鐵路專家高精技術。
  • 2017考研英語作文範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   審題及提綱   圖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奮力打磨寶劍的工人,這把劍上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而磨刀石上則寫著「工匠精神」,加之圖畫的標題,我們可清晰得知圖畫所要揭示的寓意,即:中國企業需發揚「工匠精神」,這樣才能變「中國製造」為「中國質造」,使中國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行文時可考慮圍繞「工匠精神」這一主題詞展開論述,同時應注意聯繫實際。
  •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折射著各行各業一線勞動者的精神風貌,為各個專業領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精神動力。近年來,「科研人員、企業家也應有工匠精神」的說法非常普遍,工匠精神日益成為各行各業從業者共同遵守的職業信條和行為操守。開啟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貢獻智慧。執著專注。
  •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近年來,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製造」已經逐步佔領了很多國際市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弘揚工匠精神,那麼這個工匠精神從何而來呢?作為六經之首的《易經》有句話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皿」則本義是指物品,繼續延伸為工具。在《莊子·天道》中的「輪扁斫輪」的故事,面對齊桓公的生死問答,輪扁作出了「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期間」精彩回復,可見輪扁在製作車輪時候並不是機械式的工作,通過不斷地思考體會,掌握了製作車輪的精妙技巧,也充分體現了輪扁作為一個車輪工匠的鑽研精神。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多語種版《大國工匠》帶你感受航天精神
    那麼「天問一號」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這首詩表達了中華民族千年來對於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以及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中國航天科技的不斷創新,背後少不了這樣一群大國工匠們,他們「心懷夢想,心平手穩,焊接飛天神箭」。我們負責紀錄片《大國工匠》法語、英語等版本的譯製任務。
  • 聚焦「三項工程」 彰顯工匠精神
    「預熱」片;在2020廣播影視業創新年會中獲「創新力節目」獎;在2020「TV地標」中國電視媒體暨「時代之聲」全國廣播業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獲年度優秀紀錄片獎。本季12集內容分為三個篇章,映照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以「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刻畫可親可敬的技能人才形象,展示廣東技能人才發展優異成果,充分體現了「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 張傳超:「工匠精神」是供給側改革的「新動能」
    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報告裡,立即引起了委員代表和網民的熱議。1月份李克強總理在一次會議上提到,中國製造了世界上最大產量的鋼鐵,卻造不出一粒小小的原子筆「珠珠」。看似簡單的「珠珠」刺痛了總理的心,也刺痛了全體國民的心。我們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工業體系,卻在很多產品上面嚴重依賴進口,為何?
  • 星河灣——不止是傳奇,更是令人嘆服的工匠精神!
    星河灣——不止是傳奇,更是令人嘆服的工匠精神! 星河灣自成立以來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以「中國人居品質教科書「著稱至今二十多年,從奠基廣州到布局全國從感動中國到蜚聲國際星河灣一直秉持初心和理想不斷自我升級精工磨礪
  • 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西華師範大學 聆聽勞模致敬工匠匠心築夢...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聆聽勞模故事,致敬工匠精神,11月19日,「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大國工匠」潘玉華、「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曾正超等3位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宣講員走進西華師範大學,現場講述了他們匠心築夢的故事,在學校師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崇尚勞模
  • 傳承工匠精神 守望教育初心
    在這26年裡,他始終堅持真幹、實幹、苦幹、能幹,不斷克服身患疾病帶來的困難,創辦並建強了學校機械專業實訓教學基地,不僅個人從一名普通的實訓教師逐步成長為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技能大師,還培養和帶領著一支「金牌」實訓教學團隊,在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開展技能攻關技術革新、傳承新時代工匠精神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 南京:氣象觀測預報員秀出絕活展現工匠精神
    11月19日下午,由江蘇省南京市總工會、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五批「南京工匠」選樹啟動儀式暨氣象觀測預報員入圍選手絕技絕活競賽(展示)活動在南京市溧水區氣象局舉行。自2016年以來,南京市總工會確定在全市每年選取10個行業工種,用10年時間選樹命名100名「南京工匠」。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40名「南京工匠」脫穎而出。從他們身上,折射出南京工人階級的志向和胸懷,體現了創新創造、追求卓越的南京城市精神。來自南京氣象行業的10名選手參加氣象觀測預報員絕技絕活競賽(展示)活動。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工匠精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工匠精神 2019-06-04 15:15 來源:
  • 【企業追蹤】央視《工匠精神》紀錄片開機儀式走進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當天泉州市鯉城區宣傳部、鯉城區區委區政府、金龍街道書記等領導、泉州電視臺等媒體、中央電視臺《工匠精神》相關負責人以及300多名漢威員工出席開機儀式。據了解,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入選中央電視臺《工匠精神》紀錄片的企業,同時根據《工匠精神》紀錄片「一個行業選擇一家優秀企業」的原則,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也將是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設備製造行業唯一入選的企業。
  • 福州航空榮獲福建民航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最佳實踐獎」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11月19日,福建民航崗位技能總決賽暨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活動總結表彰在泉州舉行。海航集團旗下福州航空榮獲福建轄區「最佳實踐獎」;福州航空維修質控班組長詹正明榮獲福建省「金牌工人」榮譽稱號,所在班組獲得福建省總工會頒發的「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