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是一項全球性的攝影比賽,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舉辦,作為攝影界的盛事,每年都會有全世界數萬名攝影師通過它來展示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今年是第31年,全球總冠軍的得主是中國90後戶外攝影師儲衛民。
儲衛民說:「這個獎讓我感受到了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的影響力,除了媒體報導,也獲得了一些商業合作邀請。有了這份專業的認可,增加了自己的自信,更激勵我去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
努力尋找的人生道路
1990年,儲衛民出生於重慶,在這座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的城市裡,他從小就對自然充滿了好奇,礙於生活的循規蹈矩,讓他並沒有多少探索外面世界的機會。
2011年,正在上大學的褚衛明拿著辛辛苦苦攢下的幾千元錢,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臺單眼相機。要知道在那時候,他走過最遠的地方,也只是從重慶到西安。而讓儲衛民的人生真正發生變化的是他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去德國做交換生。
「我大學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攝影是一直以來的愛好。當時去歐洲有了第一次長途旅行,也是第一次體驗戶外旅行。」儲衛民說,「去國王湖的時候是冬天,有很深的積雪,我當時沒有戶外裝備,就穿著一條牛仔褲,一雙普通的鞋子,背著一個書包在那邊徒步,我的腳都溼透了,但是景色確實非常震撼,我在阿爾卑斯山看到很多人,從學步的孩童到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都在戶外徒步。那種氛圍讓我感動,我感覺走進自然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這徹底激發了我對戶外旅行的熱情。」
就這樣,儲衛民發現攝影是一種很好的分享旅途中所見所思的方式,便漸漸的把旅行和攝影這兩個愛好結合了起來。在瑞士少女峰下的山間小屋,他看到了筆直陡峭的艾格北壁,也認識了一對德國老人,即便年過六旬,仍然行跡於山野;在挪威布道巖下的青年旅舍,他不僅拍到了雄奇壯觀的呂瑟峽灣,也知道了一群極限跳傘家,用危險卻特別的方式,努力表達生命的多彩……
一邊是生活,一邊是興趣,大學畢業後,儲衛民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
儲衛民說:「那段時候,我下班到家、周末休息就會鑽研攝影技術,在網上找各類教程,也買了許多專業參考書,自己慢慢會發一些照片到網上,逐漸去積累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合作的資源。每次年假,我就計劃去一些『非熱門』國家或地區,比如說巴基斯坦、印尼等地拍攝,積累自己的作品集。」
而在與自然的一次次邂逅之後,褚衛民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最大的危險,就是因為害怕冒險而不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虛度一生!
2017年夏天,儲衛民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成為一名職業的旅行攝影師!此時的他心想:年輕的時候可以試錯,應該勇於去嘗試不同的道路,追尋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後,主要拍攝雪山、極地等戶外景觀,以及這些景觀中的原住民和探險者。
《格陵蘭的冬天》獲得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總冠軍,城市類一等獎
「把更美的中國分享給世界」
「2012年開始,我就開始參加國家地理的攝影比賽了,2012年和2016年都獲得了一個入圍獎,但沒有獲得大獎。其實每年都參與比賽,就是為了逼迫自己去做一個總結,看看自己過去一年中拍的最好的、最有特點的照片是什麼樣的。也去看看別人拍攝的照片是什麼樣的」。褚衛民說。
在褚衛民的理念中,他認為好的攝影師要有個性,不能人云亦云,別人去拍哪兒怎麼拍,自己也跟著去簡單的模仿。現在是一個同質化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特色,拍出來的照片也是沒有靈魂的。當然攝影師也需要去發掘大家比較關注的,或有可能關心的一個點,從而作品才會引起共鳴,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2016年,褚衛民看到了荷蘭攝影師Max Rive拍攝的一組格陵蘭峽灣照片,又閱讀了探險家Willem Vandoorne和Joery Truyen在那裡的探索報告,整個人完全被那裡獨特的景觀震撼住了。
第二年8月,褚衛民第一次踏上了這片北極的土地。他前往格陵蘭南部峽灣的無人區,通過徒步、划船等方式進行了兩個月的探索。
2018年秋天,褚衛民再一次探索了格陵蘭南部的無人之境。褚衛民和隊友又造訪了另外一個格陵蘭南部的小漁村Narsaq Kajulleq,遠處雨中的山峰好像變成了一幅中國的水墨畫。他被這些北極漁村與世隔絕的感覺所深深吸引。在與小漁村居民的不斷往來中,他又對格陵蘭獨特的村鎮、建築和文化產生了興趣。因此在2019年的時候,託馬斯決定先把自然風景放一放,專門去拍攝格陵蘭的當地社區,這也是他的第三次格陵蘭之旅。
也就是這一趟,褚衛民在Upernavik小鎮拍下了那張獲獎照片。
Upernavik是格陵蘭第13大的小鎮,一共有接近1000名居民,這裡也是周邊9座村莊的中心,整個小鎮修在一座海島上,沿著山坡而建,因此上窄下寬,看起來就像一棵聖誕樹一樣。小鎮的最高點就是一條跑道,可以起降小型客機。以前這裡的人們,會把房屋塗成各種顏色,以區分房屋的功能甚至是屋主的職業。比如商業建築是紅色的,漁民的房子是藍色的。
在寒冷的冬季,當大海和地面都被白茫茫的冰雪覆蓋,這些房屋就成了200多萬平方公裡的北極土地上唯一的色彩。褚衛民幾乎走遍了這裡所有的大街小巷。然後在一個靠近機場的山坡上,發現了這個充滿趣味和層次感的拍攝視角。特別是晚上亮燈後,更是顯得夢幻。只是僅僅拍攝建築,總覺得少了些生氣,於是他在寒風中一直耐心地等待。功夫不負有心人,活動的居民們出現了!
褚衛民一邊用手按住快門,一邊也在欣賞著此刻獨特的感覺。畫面中一邊是厚厚的積雪和一片白色的大地,甚至連遠處的大海也變成了冰原。而且夜晚的藍色調讓這裡顯得愈發寒冷。但是街上的路燈,屋子裡的燈光以及路上的一家三口,又讓人感覺到了分外的溫暖。
褚衛民說:「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當地人可以戰勝這麼殘酷的自然環境,在這裡生存繁衍,那是家庭以及社區的緊密團結。」
這一次的獲獎,無疑讓褚衛民對於未來更加自信,他說:「我想做的不是拍攝那些被點讚被轉發的美圖,而是通過攝影把更美的中國分享給世界!將中國真正的模樣展現到世界面前。特別是中國的自然風光,特殊地貌,包括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的青山綠水,自然雄奇,都值得和全世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