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已經落下神壇,走入人間的太和殿廣場,格局恢弘依舊,卻多了些和藹可親。我還看到了故宮剛剛開放不久的慈寧宮、壽康宮,其中的春夏秋冬,居然如此魅力無限……」最近,一本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作序的畫冊《看見,不一樣的故宮》在網上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單霽翔從未見過這位攝影師,也沒見過這些照片,他在序中直截了當地說,自己本不願為一本以「故宮」為主題的畫冊作序,但翻看過畫冊後,改變了主意,「我被眼前這些有關故宮的照片所打動。」
朱紅色的宮牆,金色的琉璃瓦,照片裡,高高在上的皇宮不再那麼神秘高冷,而是在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的陪伴下,變得鮮活而又溫暖。
讓人驚訝的是,這本畫冊的作者蘇唐詩並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他只是身在河南小城的一名老警察,而他當初拿起相機的原因也不過是想緩解一下工作壓力。
在出版這本畫冊之前,蘇唐詩已經在拍攝古建築方面小有所成,他的攝影道路上,也鮮明體現著警察職業特有的專注和堅韌。為了拍攝不一樣的故宮,他可以在火車上一站就是五個小時,在凌晨排隊只為第一個進院,可以從早守到晚,只為拍一樹花開;在五臺山顯通寺,為了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他在香爐腳獸旁趴了近1個小時,連燃著的香火掉落衣服上也渾然不覺……
在他看來,中國古建築講究的與自然之間的互動與有序,也與公安工作追求的公平、秩序、和諧有許多相似之處。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蘇唐詩才會說:「拍故宮是我熱愛的事。」
人是要有些興趣愛好的,比如蘇唐詩這位「業餘攝影師」,因為熱愛,拍出了不一樣的故宮,不僅自己從中獲得幸福,而且還把這種幸福和美,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當然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愛好與職業合二為一,比如有民警將自己對於數學的愛好融入自己的工作中,每找到一條線索,就等於找到一個通向正確答案的公式。有民警喜歡玩樂高,案件進行到死胡同時,拿起樂高玩具,在拼接的過程中,案件的點、線、面漸漸變得清晰明確,繼而有了突破的方向。再比如被稱作警界「神筆馬良」的張欣,把自己畫畫的愛好變成了模擬畫像的特殊本領,從警36載,參與偵破全國刑事案件1.1萬餘起,製作人像1.3萬餘張,破獲刑事案件800餘起。「一來是工作需要,每天都有大量的兄弟公安機關求助;二來也是自己喜愛,沉浸其中就是最大的快樂。」張欣的話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因為熱愛,所以不以為苦,因為熱愛,所以毫不計較,因為熱愛,一件事可以做到極致,而將熱愛做到極致就會收穫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