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科學

2021-02-11 逐夢尋緣

以下,是為了關注我的人,也為了自己,通過查閱無數資料,與切身體會,真正悟到的真諦,希望能夠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

人,吃飽喝足便能感知幸福嗎?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單位時間的報酬不斷提高(比如:第一天一小時五美金,第二天一小時八美金.)

問題:可以待幾天?

裡面有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自動調節的燈光,冰箱裡有各種各樣的水果,柔軟的席夢思,每天只需要吃飯睡覺就能掙錢。

第一位測試者進去之前說要在裡面待一個月,如果是你,你覺得你可以在裡面待多長時間?

結果:第一位測試者在進去之後只待了3天就已經崩潰了,出來之後說腦袋要爆炸了。最後一個人也只待了一個禮拜。在他們出來之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的智力已經受到影響。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優越的物質生活並不能真正給我們幸福,幸福是一個人內心的東西,與其說追求幸福,不如說幸福是我們"創造而來的"

人的幸福究竟來自哪裡?

真實而持久的幸福源自人的美德

     在《真實的幸福》中,塞利格曼教授專門強調了美德對幸福的重要作用,這裡的美德是廣義上的。塞利格曼教授和他團隊一起,研究了世界3000年歷史的各種不同文化後,歸納了六個接近幸福且放之四海皆準的美德: 智慧與知識、勇氣、仁愛、正義、節制、精神卓越。一般印象中,美德與幸福好像關係不大,或許,你可能覺得毫無聯繫甚至離譜。但實際上,美德才是一個人獲得真實而持久的幸福的源泉!

想一下,那些幸福卓越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美德,h或許,他們有社會智慧,或許他們有勇敢與勇氣,又或許,他們仁慈,慷慨。或許,你會說,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美德,但為何還有很多人沒能獲得持久的幸福,其實,理由很簡單:生命最大的成功在於建立並發揮你的道德優勢。每個人擁有著都不同的美德與素質,充分發揮他們才能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朋友,真正的幸福是要積累換來的,當你因為自己的良好素質而獲得某項成就或者別人誇讚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從心底裡洋溢出來的幸福。由於「跑步機效應」,也許,這幸福並不能持續很長時間,但你充分發揮的良好美德一定會再次讓你再一次感受到這種幸福!美德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但當你嘗到這些美德和優秀的素質帶給你的愉悅感之後,那會激勵你繼續堅持下去的。其實,「有苦才有甜」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孕育著深刻的真理啊。

如何真正做到獲得持久的幸福?

抓住現在的幸福

讓自己處於愉悅狀態,尤其是高層次的愉悅,可以獲得深層滿足感。愉悅的最佳狀態是「心流」狀態。什麼是心流?簡單地說:心流便是十分投入地做一件事情。

「心流」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自我培養習得。打網球、智慧交談、閱讀哲學、下象棋、畫畫、彈鋼琴之類的愛好有助於培養「高心流」狀態,像看電視、打遊戲、沉迷社交網絡等做法則不利於培養「心流」狀態。心流與培養美德的關係也很簡單:心流是培養美德的途徑。

影響幸福的範圍主要有兩個因素:

(1)遺傳。遺傳是幸福的恆溫儀這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因素,然而,這也不是決定性的,因此,我們不要過度糾結於此,亦不要糾結於過去啊,著眼當下,才是我們要做的事。

(2)跑步機效應。「幸福的跑步機」會使你很快適應好事情,有時候我們會特別高興或特別悲傷,但它會慢慢把我們拉回原來的狀態。我們以為中了樂透大獎的人一定很幸福吧?但一個研究追蹤了22名中樂透大獎獲得者,結果發現,這些人的幸福指數最終都回到原來的水平附近,獲獎並沒有使他們比控制組的人更幸福。同樣,出了車禍或意外事故的人,一開始可能悲傷透頂,但慢慢也會回到正常情緒水平。因此,富貴是會帶給人幸福,但是,幸福是短暫的,長久的幸福還要靠內心的素質與美德來支撐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真正擁有美德並把它發揮到極致的人,也許正在快樂地對我們微笑吧,微笑的同時,他們應該也很忙碌吧!且不論美德的社會價值,單是為了我們自身的福祉,美德就值得人人重視。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幸福如皮,美德似骨。」

真實而持久的幸福,需要美德來挺立!

相關焦點

  • 科學給我們真相,品牌給我們幸福
    科學以揭示真相為一大目標,所以科學最大的敵人往往是精神世界的宗教,偉大的科學巨人往往是與宗教鬥爭的英雄科學演繹出層出不窮的產品,似乎是推動世界前進的不可替代的力量,人類為此總是盲目地對科學樂此不疲。然而,科學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是整體的焦慮。
  • 「幸福科學教」符合邪教的三條標準
    基於種種「不凡」的能力,大川一直在「幸福科學教」教派中充當精神「救世主」的角色。說他是「膜拜對象」或「擁有超凡魅力的領導人」,簡直有低估之嫌啊。第二個標準:一個強制性勸誘或者「思想改造」的方式「幸福科學教」有著什麼樣的教義,如何對信徒進行「思想改造」,暫時因資料不齊而無法妄下定論,但我們可以從一些側面發現端倪。
  • 《幸福的科學》:積極教育提升學業成績與人生幸福感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王馨悅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慶玲) 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中心積極教育課題組組長曾光博士在其新書《幸福的科學》發布會上表示,心理學應該關注幸福、愉悅、心理、健康等,同樣的積極範式轉移進入到了教育學的領域,發生在教育學的就積極教育。
  • 《科學》子刊:想要幸福,多幹家務
    《科學》子刊:想要幸福,多幹家務 2020-12-04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探究幸福 1】南希·伊特考夫:奇妙的幸福科學
    心理學的目標一直針對弗洛伊德所說的「普遍痛苦」。你認為弗洛伊德用「普遍痛苦」指稱什麼?伊特考夫想要說明的痛苦與幸福的關係是什麼?如果你能讓別人少痛苦一點,但為什麼這不一定等於他們幸福就多一點?3.根據伊特考夫的說法,人什麼時候最幸福?這說明什麼是增加幸福感最有力的辦法?
  • 幸福是什麼?幸福源自哪裡
    人們開始追問:過去我們得到一飯一粟,就感覺幸福滿滿。如今,面對便捷的生活方式,充盈的物質環境,卻怎麼也找不到幸福的感覺?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幸福是什麼?幸福源自哪裡?如何獲得幸福?今天的【弘壹問道】,通過量子和能量的角度,為你解答。
  • 金振民:科學開拓地下空間,打造安全幸福的城市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這樣勉勵追求科學的青年人。10月18-19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將在浙江溫州舉辦。人類的未來是何模樣?還有哪些科學真理亟待青年人去探索?
  • 金振民:科學開拓地下空間,打造安全幸福的城市
    「科學的未來只能屬於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這樣勉勵追求科學的青年人。10月18-19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將在浙江溫州舉辦。人類的未來是何模樣?還有哪些科學真理亟待青年人去探索?
  • 幸福五元素,來測測你的幸福指數
    你幸福嗎?對你來說,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如何可以增強幸福感?新冠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關於幸福的問題。單身在上海,平時工作,周末跳舞,父母偶爾從家鄉來探望,沒有房貸,每年去旅行,日子好像過得還不錯,但總覺得少了什麼。
  • 超越「物質主義幸福觀」的幸福追尋
    然而幸福並不等同於物質佔有,單純的物質主義幸福觀是對人類幸福實踐的片面理解,並非是哲學範疇內特別是唯物主義哲學意義上的幸福觀。  物質主義幸福觀以物質佔有多少作為幸福衡量標準,人們通過物質欲望的滿足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以至於「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
  • 山能棗礦七五煤業公司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幸福生活」宣傳
    7月21日,山能棗礦七五煤業公司開展主題為「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幸福生活」宣傳月活動。活動現場,公司武裝保衛科及警務助理工作站的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條幅、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幹部職工講解了什麼是邪教、邪教的主要特點、邪教的基本特徵和邪教的危害性等內容,倡導職工反對邪教、破除迷信、不聽謠、不信謠、不傳謠,崇尚科學、傳播文明。
  • 關於幸福的名言:關於幸福的名言精品
    ——愛因斯坦  3、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森村誠一  4、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羅蘭  5、凡是創造自己幸福的人,應該做全體工人和農民的幸福的匠人和創造者。當他成為一切人幸福的匠人時,他就會成為自己自身幸福的匠人了。——加裡寧  6、幸福來自成就感,來自富有創造力的工作。
  • 幸福是相對的嗎,比幸福更重要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Pixabay金錢為何買不到幸福你可能沒聽過布裡克曼,卻已經知道這樣一個論斷:無論是幸運中了彩票的人,還是不幸遭遇事故的人,儘管在短期內他們會感到極其幸福或不幸,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的幸福感都會回到原先的水平。
  • 相似的夫妻比較幸福,還是互補的夫妻更容易幸福?
    一位單身的朋友問我:「如果要婚姻幸福的話,找伴侶是找跟自己相似的人比較好呢?還是差異性大一些、可以互補的伴侶比較好?」其實這個還真的沒有什麼標準,每對能結婚的夫妻,真的能讓關係長久,生活幸福,不管是相似性比較多的夫妻,還是差異性大可以互補型的夫妻,都各有幸福或失敗的案例。在親密關係裡,並非大家喜好一樣、三觀類同,就一定能幸福長久,很有可能因此嫌棄對方單調乏味;而互補型的夫妻,到最後可能都只想對方來配合自己,而無法容忍對方的唱反調和不理解。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千百年來,關於幸福的思考一直是哲學家和詩人的命題,而近幾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也加入了關於幸福的討論,從科學的角度揭開了幸福面紗的一角。
  • 如何真實的實現幸福的自我
    ,因為科學、哲學和宗教信仰都是能量的表現。因此有科學上的發現和哲學上的領悟。我們應該持續關注那些能夠使自己產生健康和諧和富有的事物之上。幸福生活就是表達生命意義,和諧而富有建設性的表達幸福中的自我,我們能做幸福快樂的事,。
  • 與數學「結緣」 為幸福奠基
    這種倡導「理性」的文化,可以成為一所學校的文化之根,讓「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的教育行動更加沉穩、更有力量。    在張景中院士等教育專家的指導下,學校的數學教學改天換地,「數學文化」也穩步滲透到其他課程和教學;學校還提出「景行教育」的思路,統領德育、環境教育等……一個洋溢科學精神、充滿人生智慧、揮灑青春活力的優質教育品牌「景中」,開始為人所知、受人矚目。
  • 所謂的幸福是什麼,到底幸福的模樣是什麼
    所謂的幸福是什麼,到底幸福的模樣是什麼「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幸福嗎?追求不同,心境更不同,無論事實是怎樣的,苟同不苟同,我不敢下定論! 高官厚祿,豪宅豪車,山珍海味,錦衣綢緞…………甚或帥哥靚女,幸福嗎?
  • 點點「幸福碼」 點亮幸福夢
    他趕緊打開手機中的「幸福碼」程序,不同於之前發布求助,這回他想通過這個平臺表達感謝。  「幸福碼」是今年玉環市整合多方救助資源,創新推出的助困平臺。相依為命的奶奶在去年不幸離世,一直發憤苦讀的小陳沒有消沉,今年如願考上了大學。但煩惱也接踵而至:雖然有政策幫扶,但家境困難的他,生活費仍有缺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通過「幸福碼」發布信息尋求幫助。
  • 《幸福之路》:讓幸福有跡可循
    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羅素說到幸福,每個人都心之所向。在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遭遇磕磕碰碰,而幸福是這一切磕碰後我們所希望獲得的最大「獎品」。每個人尋取幸福的方法不同,且幸福的標準也不同,在眾說紛紜的社會中,找到一條通往幸福最簡單的路,就是閱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