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羅素
說到幸福,每個人都心之所向。在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遭遇磕磕碰碰,而幸福是這一切磕碰後我們所希望獲得的最大「獎品」。每個人尋取幸福的方法不同,且幸福的標準也不同,在眾說紛紜的社會中,找到一條通往幸福最簡單的路,就是閱讀「幸福」。
很多人認為哲學書枯燥難懂,羅素的《幸福之路》便是反例,可以說,這本書相當於通向幸福的說明書。《幸福之路》作者是羅素,一位著名的哲學家,而譯者是傅雷,一位傑出的翻譯家,兩大巨頭的結合,使書籍的可讀性與可理解性大幅上升。
其實,讀書很大部分是在讀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對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也更加了解自己心裡的想法。羅素的《幸福之路》其內核只有一個,那便是:不要過度自省,要將內心的熱情向外投射。
在書中前半部分,羅素列舉了人們為什麼不幸福的原因,比如,過度競爭、嫉妒、憂慮、煩悶、被虐狂、輿論恐懼等。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每個人都想獲得成功,但由於競爭激烈,大家也不想被社會淘汰、被他人超越,這樣往往會形成過度競爭的態勢。
成功勢必能給我們帶來短暫的幸福,但成功並不會一直在身邊,因為一切都在變化。在這樣的過程中,很多人又會對他人的成功產生嫉妒情緒。
憂慮也是很多人生活中常有的,總是處在焦慮中會讓生活變得不順利。而煩悶,也就是無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對外界事物的關注而沉溺自我之中。
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受到不公正對待,這就是「被虐狂」的想法。此外,輿論對一個自尊心不健全的人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是不快樂的來源。
在知曉了這些不幸福的來源之後,羅素當然給出了尋找幸福的方法。
首先,我們說說壞情緒的罪魁禍首——煩悶和憂慮。人生在世便會有煩悶和憂慮之處,它會擾亂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情緒,那我們該如何解決它呢?
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煩悶和憂慮,羅素是這樣認為的:當我們對煩悶和憂慮無計可施的時候,就不便去思考了,要尋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再將這個問題想得明白通透。往大了說,我們面對的這些,放大到整個宇宙中看,僅僅只是渺小的塵埃罷了。
是啊,很多問題,我們仔細回想,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我們擁有的糟糕情緒,對方也未必不會擁有,不管我們是否在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會煙消雲散。
情愛,是世間永恆的話題。面對情愛,要保持怎樣的態度呢?關於這一點,羅素將情愛比作航船,他提到:最好的情愛,相當於一個人航行安全時的感覺,較次的情愛相當於船破以後逃生者的感覺。最好的一種溫情,是雙方互受互惠的,彼此很歡悅的接受,很自然的給予。我們可以想像,以這樣的態度去愛一個人,會有一種淡淡的快樂,像兩個人一起成長,一起守護,多麼自然而然,多麼令人歡愉。
如果把感情比為天氣,那種爭吵式的感情可以說是狂風暴雨,而羅素提到的情愛,宛如春日裡的暖陽,恰到好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最關鍵的——幸福的要素和幸福的秘訣。
幸福有很多種,可能是為了獲取豐厚的金錢,也可能是為了維持一段良好的關係,但是歸根到底,我們的生活方式必定源於我們自己的深邃的衝動,也就是說,幸福是我們發自內心地對人和事的渴望和關切,這就是幸福的要素。
那幸福的秘訣又是什麼呢?羅素提到:要儘可能擴大自己的興趣,且要儘量友善地對待他人。簡而言之,就是要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真正做到卻未必容易,需要我們去調控自己的情緒,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和的內心。沒錯,平和很重要,幸福的生活,大多都有賴於恬靜和平和。
羅素的《幸福之路》可謂教科書一般,本書並沒有很高深的學說,而是羅素將自己的經驗和觀察通過通俗易懂的言語歸納並表達出來。這本書不僅給了大家啟發,也手把手在教大家如何擺正心態去面對人性劣根性以及如何去擁抱幸福。
如果你還在迷茫,還想問幸福在哪裡,那趕緊親自看看這本關於幸福的說明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