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發明家》
時光網訊一個從史丹福大學輟學的年輕女創業家,是如何能把美國前任國務卿、多位資深調查記者、以及來自政商兩界的中投資家唬得一愣一愣的,砸下巨額投資的? HBO即將推出的最新紀錄片《發明家》,由紀錄片大師阿萊克斯·吉布內執導,在今年聖丹斯影展首映大獲好評,這部電影記錄的故事還將被翻拍成由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劇情片。
日前在美國電視評論協會冬季大會上,吉布內導演與兩位受訪者Tyler Shultz與Erika Zhang現身接受採訪,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
《發明家》講述了不久前在美國矽谷引發熱議的年輕女創業家伊莉莎白·福爾摩斯的故事,她用個人魅力以及眾多支持者的影響力,成功吸金成立生物科技公司Theranos,理念是打造一項革命性的血驗技術,只輕戳手指尖取得幾滴血就可進行測試。最後卻被揭穿是個騙局,霍爾姆斯已經半上市的發明產品從未經過驗證核可。
《發明家》跟隨者著福爾摩斯從發跡到衰落的人生故事,分析她背後的行為動機。吉布內採訪了兩位Theranos前任員工Tyler Shultz與Erika Zhang、《滴血成金》作者John Carreyrou等人。吉布內試著聯繫福爾摩斯接受採訪,但從未獲得回應。
阿萊克斯·吉布內是一位多產的紀錄片導演,他的作品《屋內聰明人》、《剛左之父:亨特·湯普森的人生和作品》和《傑克老大和美國金錢》等等,都在探討有趣或有爭議性的人物。
吉布內說,他邊製作《發明家》同時,邊挖掘出許多讓他難以置信的事情經過,其中不乏投資上百億美元的投資人,「但是沒有一個投資者檢閱過任何一份財務報告,這點讓我驚訝的到下巴差點脫臼。」
舉例而言,紀錄片中有一片段串連了福爾摩斯在不同的場合重複同樣的故事,但每次都帶有同樣的情緒感染力。吉布內說:「由此可見,領導者講故事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也是愛迪生的專長。順帶一提,這也是賈伯斯的專長,他是一個很有力的講故事大師,像他的產品發布會都是講故事的最佳典範。」
「不過問題是,與賈伯斯和愛迪生不一樣,福爾摩斯的產品並不管用,但故事確實精彩,」吉布內接著說。
導演阿萊克斯·吉布內(左)與《發明家》主創現身聖丹斯電影節
接受《發明家》訪問的,還有富比世雜誌的資深調查記者Roger Parloff,他與其他幾位記者是把福爾摩斯推進鎂光燈下的有力推手,同樣也被霍爾姆斯哄得一愣一愣的。這點吉布內也訝異不已,「我想伊莉莎白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說故事者,每個人都聽信於他。這讓我驚訝不已。」
吉布內通過與Roger Parloff談話,認為他一開始會有興趣報導福爾摩斯的故事與理想,主要因為福爾摩斯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創業家,靠自己想出傑出的點子,同時也很堅毅、夠吸引人得以實現理想。不過發現受騙後,「可以感覺到(Roger Parloff)誤信他人的痛苦與苦悶,他受騙的憤怒非常明顯,我認為也是片中非常動人的時刻。」
吉布內分析,福爾摩斯之所以能夠把更年長、更有社會歷練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身邊政商兩界支持者的聲譽,其中更包含美國前國務卿George Shultz,也就是Tyler Shultz的祖父。霍爾姆斯更聘請了金牌律師David Boise,他是目前性侵醜聞纏身的前好萊塢大亨哈維·韋恩斯坦的律師團隊之一。
福爾摩斯打造的這股影響力像滾雪球一般不斷擴張。吉布內說:「她身邊有一群有名望的支持者,建立了信用。David Boise作為律師,另一個信用保證。接著記者審視這個狀況心想,'哇,很可信。 '他也上過富比世雜誌封面,也接受紐約客雜誌專訪。」
「但從沒有人停下腳步反思一下,質疑這些人真的值得信任嗎?」導演吉布內另一部作品《阿姆斯特朗謊言》,同樣也探討說謊背後的動機。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共通點。
除了心理因素之外,這些人都很有技巧地推動與落實他們的理念,「共通點就是聘請非常令人畏懼的金牌大律師。蘭斯阿姆斯特朗也是,福爾摩斯有David Boies ,霍爾姆斯很妥善的運用這位大律師,以及保密協議,就像Harvey Weinstein一樣。」
「保密協議如果用在濫用人權或是詐騙上,是非常危險的,尤其又有律師隨時待命準備好要控告揭發真相的人,這著實是濫用司法系統,但總是都被以'保護客戶'的名目所允許。
伊莉莎白·福爾摩斯
紀錄片《發明家》中則是聚焦在背後的心理學上。導演吉布內說:「《發明家》著墨在詐騙的心理學,還有自我欺瞞的背後心理理論,這是我特意安排的。」片中邀請到心理學家Dan Ariely講解兩項重要的骰子實驗,點出多數民眾在多數情況下不願意說謊,但如果說謊是能達到有社會貢獻、高尚情操的結果,則是徹底相反。
吉布內說:「就像警察稱之為'高尚至腐敗,'當人們認為自己有正當高尚的理由時,他們感到一股權威與做壞事的許可,只要達到高尚的結果,追求的過程中坐下的壞事都可以一筆勾消,靠說謊取得利己的方式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可以深信自己在說實話,同時心裡清楚知道自己在說謊,這背後的心理學讓我很感興趣。」
「我想我們都想相信伊莉莎白·福爾摩斯很想要推銷的這個故事,(記者們)也很想報導,」吉布內說。
紀錄片也採訪了福爾摩斯的前任員工Tyler Shultz與Erika Zhang。他們認為霍爾姆斯的獨特個人魅力,也是深深吸引投資者信任的元素。 「好像她遊走在的是一個事實扭曲的空間,」Shultz說,「當你和伊莉莎白講話時她全神貫注,讓你感覺當下你是最重要的,感覺自己是達成這個偉大遠見的重要環節,這遠見還是出自她的想法。」
Erika 張則形容福爾摩斯非常有獨特魅力,有些很吸引人的特質與理念。大家都體會過抽血的那股痛覺,要能輕戳一下指頭就抽血進而減少疼痛,這個理念非常吸引人。還有價格透明化,你離開醫師診所就知道要付多少錢,這點也很吸引人。 「所以這是第一次有人挺身而出,挑戰大家都很不滿的醫療系統。這些元素結合起來,不僅是他的個人特質,還有他對醫療系統的理念。」
該公司的兩位員工曾在事發時事業與個人生活都面臨許多威脅,所幸能夠全身而退。 Tyler Shultz離開福爾摩斯的公司後,回到史丹佛大學加入一位曾是他大學教授的實驗室,兩人也聯合創業。 Erika Zhang 則是到香港的投資公司任職。
《發明家》將在3月18日在HBO放映。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